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晗旭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主义
  • 4篇哲学
  • 4篇文化
  • 3篇政治哲学
  • 3篇马克思主义
  • 2篇一国两制
  • 2篇中国文化
  • 2篇他者
  • 2篇两制
  • 2篇国家认同
  • 2篇国文
  • 1篇当代中国文化
  • 1篇电影
  • 1篇学理
  • 1篇言说
  • 1篇人性
  • 1篇人性基础
  • 1篇人学
  • 1篇人学理论
  • 1篇社会批判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6篇深圳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6篇杨晗旭
  • 4篇徐海波
  • 3篇何宝峰
  • 2篇李桂红
  • 1篇田启波
  • 1篇尹玮煜

传媒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2篇理论月刊
  • 2篇石家庄学院学...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求实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电影评介
  • 1篇新乡教育学院...
  • 1篇网络财富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论坛”暨“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会议综述
2010年
2010年3月26日。由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论坛”暨“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吸引了近50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参加。学者们围绕当代中国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杨晗旭何宝峰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文化论坛
人的现实性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出发点
2013年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本质论。但在从事实证研究以后,马克思开始把关注点转向人的存在问题。他始终没有放弃人的本质论,而是把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存在论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探讨"人的现实性"。忽视这一出发点,事实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功能,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尹玮煜杨晗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哲学对国家的改造——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政治哲学
2013年
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认为国家需要哲学的改造和引导,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并"合乎人性"。为了证明哲学在改造国家中的重要任务,马克思反驳了基督教国家负有教育人民责任的看法。马克思揭示了哲学在人类解放中的意义,与现实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紧密联系。
杨晗旭
关键词:《莱茵报》时期政治哲学
面向实在界——齐泽克激进主义生态观被引量:2
2016年
"实在界"是拉康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脱离语言符号秩序的存在,是客观世界背后存在着的一个抽象本质。齐泽克重新阐发了拉康的这一概念,并用其分析生态问题,认为全球的生态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自始至终都伴随的危机。在他看来,生态危机的出现是与实在界相遇的体现,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人们赋予实在界太多的意义导致对生态危机的误认。要走出这种误区必须进行"二次启蒙",澄清认识上的问题。齐泽克主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彻底反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变革解决生态问题。
何宝峰杨晗旭
关键词:生态问题
国际秩序的未来与中国文化的复兴
2008年
西方文化促进了国际秩序的不断改善,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我们应当发挥中国文化的独有优势,对国际秩序加以改造,使之更为公正合理。
杨晗旭李桂红
关键词:国际秩序中国文化西方文化
香港民粹主义的泛滥与核心价值观的式微被引量:3
2017年
香港越来越"民粹化",其自由、民主和法治观念日益遭到削弱,香港主流意识形态已被民粹政治绑架。民粹主义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表面相似,实际上是反对自由和多元价值和反民主的社会思潮。民粹主义"他者即恶"的"对抗性思维"正在蚕食香港的自由和包容。香港的极端民主派和本土派不断利用民粹主义谋取自身的民意支持,冲破法律底线。当前正蜕变为"港独"运动,对香港法治构成严重威胁。香港民粹主义泛滥有着特殊的历史境遇和经济根源以及社会根源,需要引起重视,重新建构香港社会已有的核心价值观。
杨晗旭徐海波
关键词:民粹主义核心价值观
试析香港国家认同的困境——从被言说的“他者”到“伪主体”被引量:15
2015年
英国殖民者最初将"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殖民逻辑带入香港,逐步将包括香港人在内的"中国人"视为"他者",从而确立了具有殖民主义色彩的"伪主体"意识。"伪主体"意识是港人国家认同困境危机的根源。在香港回归后,由于后殖民主义文化渗透,该症候非但没有消除,反而得到了强化。根据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必须用反思性"自我"消解"伪主体",才能使香港真正走出国家认同困境。在操作层面,就是要发扬香港(中国)文化上的包容传统,防止文化和价值观上的一元化(西方化)倾向,掌握香港完整历史(而非将殖民历史看成是香港的全部历史)的自我书写权。
杨晗旭徐海波
关键词:一国两制国家认同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双重维度被引量:2
2013年
霍克海默的哲学和社会批判理论存在双重维度:一是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延续了马克思、韦伯、卢卡奇的现代性批判传统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批评性研究,这反映了霍克海默对后工业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变化的感受力;一是对实证主义的哲学方法及一切传统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激烈批评,这反映了对后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解力。这两重向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了西方左派理论演进的两条主线。因此霍克海默是二战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代资本主义批判的开启者。
何宝峰杨晗旭
关键词:霍克海默双重维度
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社会批判内涵被引量:1
2013年
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蕴含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马克思首先借鉴了人本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确立了实践哲学关于人的现实本质及其生成过程,又通过异化劳动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现实本质的否定。实践哲学是马克思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出发点,但实践哲学的这一重要内涵却长期遭到忽视。
杨晗旭
关键词:实践哲学社会批判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两者的结合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通变”,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和“结合”...
杨晗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文化结合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