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旸

作品数:56 被引量:766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17篇经济管理
  • 4篇水利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悬沙
  • 13篇悬沙浓度
  • 11篇长江口
  • 10篇输运
  • 7篇再悬浮
  • 7篇旅游
  • 5篇海岸
  • 5篇沉积物输运
  • 4篇水动力
  • 4篇沉积物
  • 3篇悬沙输运
  • 3篇游客
  • 3篇有机质
  • 3篇水沙
  • 3篇最大浑浊带
  • 3篇浑浊带
  • 3篇边界层
  • 3篇ADCP
  • 2篇演示仪
  • 2篇沙脊

机构

  • 53篇南京大学
  • 5篇香港理工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徐州师范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江苏省地质调...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辽东学院
  • 2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国家海洋技术...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海洋沉积与环...
  • 1篇长江水利委员...

作者

  • 56篇杨旸
  • 23篇汪亚平
  • 21篇高建华
  • 11篇高抒
  • 11篇王爱军
  • 8篇张捷
  • 5篇史春云
  • 4篇潘少明
  • 4篇李明亮
  • 3篇张宏磊
  • 3篇石勇
  • 3篇李东义
  • 3篇陈坚
  • 2篇刘月
  • 2篇程岩
  • 2篇吴丹丹
  • 2篇贾建军
  • 2篇吕艳美
  • 2篇葛晨东
  • 2篇李占海

传媒

  • 5篇南京大学学报...
  • 5篇第四纪研究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海洋科学
  • 3篇地球化学
  • 3篇海洋学报
  • 3篇旅游学刊
  • 3篇海洋通报
  • 2篇沉积学报
  • 1篇市场与人口分...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桂林旅游高等...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海岸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外偏离—份额分析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评被引量:156
2007年
文献调查显示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在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等诸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且有效的应用,并出现了各种拓展模型的探索、论证与应用。然而直到目前国内仍主要停留在对传统的相对静态模型的应用。本文在回顾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偏离—份额分析及其重要的拓展模型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综述,对模型的内涵与应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史春云张捷高薇杨旸
关键词:偏离一份额分析动态模型
辽东半岛东岸泥区有机碳来源及其对流域和海岸环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对北黄海中北部31个表层样和LD柱样中的沉积物总有机碳、总氮、碳稳定同位素、氮稳定同位素和木质素的测定,分析了该区域有机物的来源、分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和流域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辽东半岛东岸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物整体上以海源为主,陆源有机物则主要来自近岸中小河流的输入。C/N比值、沉积物干样中的木质素含量Σ8值和有机碳中的木质素含量Λ8值均呈现出随离岸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表明陆源有机物含量由陆向海逐渐减少;受C_(4)植物的影响,δ^(13)C值在辽东半岛东岸泥质区的近岸地区更加正偏。木质素参数S/V比值、C/V比值和木质素酚类单体植被指数(I_(LPV))进一步表明,陆源有机物主要来自被子植物的草本组织和木本组织。LD柱样的参数变化显示,1780年以前,辽东半岛东岸泥质区沉积环境稳定,人类活动干扰较少,且沉积物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海源有机物的贡献;1780–1865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径流输入的陆源碎屑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导致有机物含量呈现出相同的变化;1865年以后,由于养殖和港口建设等经济活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来自海源有机物的贡献增加,进而造成有机物含量上升。此外,木质素降解参数(Ad/Al)_(S)和P/(V+S)显示研究区木质素经历了较高程度的氧化降解和去甲基或去甲氧基降解。
莫力佳石勇高建华盛辉刘胜璟汪亚平杨旸陈一宁
关键词:柱状样木质素
双色激光偏振演示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色激光偏振演示仪,它包括两个不同颜色的激光发生器、偏振片、反射镜、分束镜、转台、手摇柄、观察装置以及透明介质片;装置中,光束始终传播在同一水平面上,各偏振片、反射镜、分束镜、透明介质片的光学表面与该水平...
杨旸潘永华周进王思慧
文献传递
南黄海废黄河口近岸海域近底部悬沙输运观测被引量:2
2019年
2016年11月及2017年2月,在南黄海废黄河口近岸海域投放海底三脚架进行全潮座底观测,获得了大、中、小潮期间的水位、近底部流速和悬沙浓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海域潮流显著地受沿岸地形影响,流向与岸线大致平行,落潮流流向以NNW向为主,涨潮流流向以SSE向为主,具有往复流性质;落潮历时长于涨潮历时。研究区是南黄海近岸海域的高悬沙浓度中心之一,底部悬沙浓度通常都维持在500mg/L以上,高悬沙浓度出现的时刻略滞后于涨、落急时刻;大风浪可以导致悬沙浓度急剧升高,对悬沙浓度的影响在短时间尺度内可显著超过潮汐作用。研究发现,该海域的悬沙浓度变化可以通过将一个完整潮周期划分为4个时段:涨潮前期(加速)、后期(减速)和落潮前期(加速)、后期(减速)来讨论。在中潮落潮期间、小潮涨潮后期及落潮前期,悬沙浓度与潮流流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在此阶段悬沙浓度的变化主要受再悬浮作用控制;其他阶段,悬沙浓度与流速的正相关性不显著,悬沙浓度的变化可能与平流输运作用有关。悬沙在大潮期间向东净输运,在中潮期间向西南净输运,在小潮期间向东南净输运。总体上看,废黄河口海域沉积物以向南输运为主,表明这里是江苏中部海岸的重要物源。
鲁号号杨旸唐杰平陈德志徐尧吴自银范海波汪亚平
关键词:悬沙浓度再悬浮
多米诺效应环境风险评价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现代化工业的大规模升级,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安全危机,多米诺效应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威胁之一。早期多米诺效应研究较少,一般的风险评价只关注单一事故,连锁事故的影响被严重低估。20世纪70年代以来...
杨旸
关键词:多米诺效应蒙特卡洛模拟决策支持系统环境安全
浅海悬沙浓度观测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在动力和沉积条件复杂的浅海海域获取水-体的悬沙浓度有多种方法,目前较先进的主要是声学和光学浊度测量方法,但均需通过现场采集水样进行浊度标定;水样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抽滤法和沉淀干燥法。根据2010年3—4月在厦门九龙江口获取的光学(OBS、LISST-100X)和声学(ADCP、ADP和ADV)浊度数据,以及现场同步水样,对这两种获取悬沙浓度的方法进行了比较;2011年2—3月在长江口北支获取水样,分别使用抽滤法和沉淀干燥法获取悬沙浓度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声学和光学方法都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同一观测层位,光学与声学仪器的相对误差均较小;由于声波在水体中传播距离较远,声学方法可获得沿水深的整个剖面的信息,因而比光学仪器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测量范围。对比发现,抽滤法获得的悬沙浓度数值略低于沉淀干燥法获得的结果,可能与沉淀干燥法难以洗净盐分有关。
魏晓汪亚平杨旸陈坚高建华王爱军李东义胡国栋
关键词:浊度悬沙浓度长江口北支
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月湖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及其演变被引量:6
2014年
潟湖海湾可以保存环境演化和人类活动的良好记录,碳氮元素含量及同位素特征可用来有效地反演这些演化。对位于山东半岛的月湖柱状样和沿岸表层样总有机碳、总氮、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分析表明,陆源物质对月湖沉积物和有机质的贡献很小,其沉积物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维管植物大叶藻和各种海洋藻类。在2002年前大约140 a的沉积历史中,大叶藻对沉积物有机质的贡献比例呈上升趋势,其中在约1930年和1980年有两次明显的上升,前者可能因为种群的快速繁育,后者则可能是1979年口门筑坝后由于湾内环境恶化,大叶藻开始大量死亡的表现。月湖海洋藻类的有机碳埋藏通量在沉积记录中保持相对稳定,而大叶藻则增加了一倍,但两者都有一定程度的波动。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演变(如沙嘴生长、口门缩小)和人类活动(如筑坝、修筑虾池)对月湖生态环境及有机碳埋藏的影响在沉积物中有清晰的记录。
赵宁杨旸高建华刘毅飞蔡廷禄贾建军
关键词:大叶藻海洋藻类有机质
杭州湾北部潮流深槽区细颗粒物质输运与再悬浮过程被引量:14
2008年
于2005年5月大潮期间在杭州湾北部潮流深槽区的4个站位进行潮周期观测,获得了流速、悬沙等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水沙通量和再悬浮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深槽区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潮差自湾口向湾内方向增大;悬沙的组分以粉砂为主,分选较差,偏态以负偏为主,这些特征与底质一致;深槽中部和东部的悬沙沿岸线向湾内方向输运;深槽西部和东部外侧的悬沙输运方向与余流方向一致,分别向湾内和南部输运;除转流和流速加速初期外,垂线流速分布符合Kármán-Prandtl模型,摩阻流速与垂线平均流速变化趋势一致。计算得到的表观粗糙长度在涨落潮时段的水流加速或减速阶段都呈增大趋势,且数值较大,这难以把它简单地归结为床面形态的作用,表观粗糙长度的变化趋势可能是高悬沙浓度和浓度成层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这一假说的验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现场观测和机制分析。计算所得的再悬浮发生的周期性与实测悬沙浓度的周期性相符,而且最大悬沙浓度的出现滞后于最大再悬浮通量,说明再悬浮作用对水层中悬沙浓度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杨旸高抒汪亚平
关键词:悬沙输运再悬浮边界层过程
围垦工程影响下的淤涨型潮滩演化:以江苏弶港潮滩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通过对受到围垦工程影响的江苏弶港海岸两条潮滩剖面的多期高精度实测高程及沉积物粒度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淤涨型潮滩剖面对围垦工程的响应特征及剖面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在物源充足的淤涨型潮滩围垦,可导致沉积物在围垦堤附近海域快速堆积、沉积物粒径变细;离海堤越远,沉积速率及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变化越不显著。围垦堤附近海域是潮滩低能区,沉积物在此汇聚,造成潮滩剖面凸点的向岸迁移及双凸型剖面的塑造。另外,大型潮沟及其迁移也是影响剖面发育的重要因素。未来需结合海平面变化,研究围垦背景下的长周期潮滩演化趋势。
李明亮杨磊龚绪龙薛文勇杨旸石勇汪亚平
关键词:围垦工程沉积物输运沉积速率
长江口枯季水动力悬沙特征与再悬浮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2004年2月13~22日枯季大小潮期间在长江口北港、口门及口外进行了水动力、悬沙浓度和盐度的全潮观测,并列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对研究区域的再悬浮/沉降通量进行计算。进向讨论长江口枯季水动力和再悬浮特征.结果表明,长江口外以潮流作用为主,但流速、悬沙浓度和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仍与径流作用有关,观测期间再悬浮现象不显著,北港内及口门处,径流作用较强,盐度较低,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当流速较大时,底部再悬浮作用显著.计算结果表明,再悬浮通量的数量级为10^-3~10^-6kgm^-2s^-1,沉降通量为10^-9~10^10kgm^-2s^-1.
杨旸汪亚平高建华贾建军王爱军
关键词:悬沙浓度再悬浮长江口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