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坤

作品数:22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军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理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5篇复合材料
  • 15篇复合材
  • 6篇夹芯
  • 5篇夹层板
  • 5篇层板
  • 4篇舰船
  • 4篇复合材料夹层...
  • 3篇动力学
  • 3篇有限元
  • 3篇正交
  • 3篇芯板
  • 3篇夹芯板
  • 3篇加筋
  • 3篇固有频率
  • 2篇动载
  • 2篇动载荷
  • 2篇载荷
  • 2篇载荷作用
  • 2篇增强复合材料
  • 2篇粘弹性

机构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海军工程大学
  • 2篇海军驻上海江...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2篇杨坤
  • 19篇梅志远
  • 8篇李华东
  • 2篇罗忠
  • 2篇周晓松
  • 2篇吴梵
  • 2篇周浩
  • 1篇丁德勇
  • 1篇王晓强
  • 1篇王凯歌
  • 1篇朱锡
  • 1篇谭大力
  • 1篇邱家波
  • 1篇张伟
  • 1篇陈亮
  • 1篇王凯歌

传媒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海军工程大学...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舰船研究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材料工程
  • 1篇船舶力学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2012年船...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夹芯复合材料T型接头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复合材料夹芯板结构非平面内连接要求,提出一种夹芯复合材料T型接头结构形式及其真空辅助成型制备方法。针对T型接头弯曲试件和剪切试件,分别开展三点弯曲试验和剪切试验,分析该型接头制备工艺稳定性、极限承载能力和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T型接头所采用的制备工艺稳定性较好;该接头弯曲刚度为1.44 kN/mm,极限弯矩达到1.15 kN·m;剪切刚度为230 N/mm,极限抗剪弯矩高于348 N·m。结构主要破坏模式:1)弯曲试件:梯形过渡区拐角处出现初始损伤,接头强度失效模式为梯形过渡区复合材料表层与填充芯材界面剥离;2)剪切试件:楔形搭接区端部初始剥离,继而45°增强层与夹芯板条界面剥离,最后,梯形过渡区复合材料表层与45°增强层和填充芯材之间界面剥离,结构崩溃破坏。
陈亮杨坤
关键词:夹芯复合材料T型接头力学性能破坏模式
正交加筋复合材料夹层板弯曲问题求解
正交加筋均质芯材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并采用δ函数描述其非连续性,复合材料面板采用Kirchhoff薄板假设,以面板面内位移和结构整体横向位移为响应函数,通过能量原理推导了正交加筋芯材复合材料夹层板的静力学平衡方程.考虑...
吴梵杨坤梅志远李华东
关键词:夹层板复合材料结构静力学
文献传递
FRC/钢燕尾槽单向连接结构强度特性及损伤机理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C)与钢结构的紧密坚固连接要求,提出并设计了FRC/钢结构燕尾槽单向嵌入式胶接连接结构形式.初步设计的连接结构试件单向面内抗剪极限强度试验测试结果显示:由于层间剪力引起的自由端效应影响,FRC/钢燕尾槽连接结构的初始损伤将最先出现在自由端部,导致连接结构紧密性连接要求不能得到满足,而槽体连接区内纤维的层间分层和拐角区树脂基体的挤压损伤以及上下层间界面剥离构成了燕尾槽单向连接结构抗剪承载时的典型损伤及破坏模式.为此,提出了自由端部增强改进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Abaqus/Standard)对改进前、后两种连接结构界面应力分布特性进行分析,改进结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单向燕尾槽连接结构层间界面应力分布更趋合理,自由端部分层初始损伤得到有效抑制,燕尾槽单向连接结构能在有效保证水密性要求的前提下,使抗剪极限强度提高约61%.
梅志远谭大力杨坤
关键词:复合材料连接技术
正交加筋复合材料夹层板弯曲问题求解被引量:4
2013年
正交加筋均质芯材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并采用δ函数描述其非连续性,复合材料面板采用Kirchhoff薄板假设,以面板面内位移和结构整体横向位移为响应函数,通过能量原理推导了正交加筋芯材复合材料夹层板的静力学平衡方程。考虑四边简支边界条件,采用双傅立叶级数位移函数求解了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面板正交加筋均质芯材夹层板受均布载荷作用的弯曲响应,通过将夹层板的位移和应力响应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文中求解方法的正确性。
吴梵杨坤梅志远李华东
关键词:夹层板复合材料
水下夹芯复合空腔结构声学特性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建立了水下夹芯复合空腔结构入射声波模型,运用刚性管中声波传播特性和声固耦合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声学特性有限元计算方法。通过与钢制和橡胶中间层解析解,以及单层夹芯复合结构和夹芯舵结构传递矩阵法、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对均质层的有效性。通过与经典文献周期空腔覆盖层结构空气背衬和水背衬条件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本文计算方法与经典方法吻合较好,同时兼顾了结构整体弯曲振动对声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周期阵列边界条件对夹芯复合空腔结构的声学特性影响,补充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罗忠杨坤
关键词:空腔声学性能计算方法
深水静压环境中夹芯结构PUEPM芯材蠕变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弹性力学分析,将深水静压环境中夹芯结构芯材力学状态与加套筒静压实验中芯材的力学状态进行对比,提出研究深水静压环境中夹芯结构黏弹性芯材蠕变特性的套筒实验方法;针对三种不同配方的聚氨酯改性环氧基微珠增强吸声体(Polyurethane Modified Epoxy Resin Sound Absorption Materials,PUEPM)芯材开展准静态套筒压缩实验和加套筒蠕变实验,得到了芯材的蠕变性能。结果表明:玻璃微珠含量较低,短切纤维含量较高的分层PUEPM芯材具备较好的蠕变性能;玻璃微珠含量越大,芯材变形回弹性能越好;B型PUEPM芯材具备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杨坤梅志远李华东
关键词:夹芯结构套筒
复合材料夹层梁动力响应的传递函数法求解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哈密顿原理推导了黏弹性复合材料夹层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及其边界条件表达式,引入状态向量,建立了复合材料夹层梁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采用分布参数体系传递函数方法得到了系统动力学响应封闭解.分别对采用常复模量和频变复模量模型黏弹性芯材复合材料夹层梁进行了频响特性算例验证,两者均符合较好,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最后讨论了芯材采用常复模量与频变复模量模型建模对结构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了表层厚度、铺层角度对结构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
杨坤梅志远李华东
关键词:复合材料夹层梁黏弹性频率响应传递函数法
夹层平板动力学固有特性的数值仿真分析
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针对夹层复合材料平板,研究了上下表层铺层角度、芯材性能以及夹层板板中穿透型开孔的开孔尺寸,开孔位置等相关因素对夹层板固有频率及固有振型的影响规律,结合夹层板动力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文中认为...
杨坤梅志远
关键词:固有频率数值仿真有限元软件动力学理论船舶结构力学
正交加筋复合材料夹层板的自由振动求解被引量:1
2014年
均质正交加筋芯材基于一阶剪切理论,采用δ函数描述其非连续性;复合材料面板采用Kirchhoff假设,以上、下面板面内位移和结构整体横向位移为响应函数,通过哈密顿原理推导了正交加筋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动力学控制方程.采用级数解的形式近似求解了四边简支正交加筋复合材料夹层板的自由振动问题,通过夹层板固有频率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考虑复合材料面板的阻尼损耗,讨论了面板厚度、筋材薄壁厚度、高度、加筋间距对夹层板固有频率和结构损耗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面密度相同时,改变筋材薄壁厚度或加筋间距对结构固有频率值无影响.
杨坤梅志远李华东
关键词:复合材料夹层板损耗因子
粘弹性复合材料夹芯板稳态响应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芯材用Kelvin粘弹性本构模型,推导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动力学方程;运用模态正交原理,以Navier完备解形式求解四边简支正交对称铺层层合板稳态响应;给出固有频率和结构损耗因子的解析解。通过固有频率有限元解对比验证数值计算的可靠性。分析芯材剪切模量与芯材厚度对结构固有频率及损耗因子影响。探讨稳态响应的收敛性,得到结构稳态响应振幅与频率的关系。分析芯材损耗因子对结构稳态响应影响。结果表明,芯材剪切模量存在最佳设计值;结构首阶模态特性主导结构的稳态动态响应。
杨坤梅志远李华东
关键词:复合材料夹芯板粘弹性KELVIN模型稳态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