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鹏 作品数:15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下泪小管断裂吻合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11年 眼睑内眦部的裂伤常合并泪小管断裂,尤以下泪小管常见,为眼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在修复眼睑裂伤的同时,应一期手术吻合泪小管,否则可导致永久性溢泪。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关键是找到泪小管的鼻侧断端,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8年12月先后进行36例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分别采用直接断端寻找及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和猪尾针辅助断端寻找及硅胶管置人两种手术方式,对两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杨华鹏 崔瑞 张智敏关键词:泪小管断裂 硬膜外麻醉导管 硅胶管 苯丁酸氮芥联合中药治疗顽固的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目的:观察苯丁酸氮芥联合中药对顽固的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片1-1.2mg/(kg. d),逐渐减量应用,治疗组采用苯丁酸氮芥0.1mg/... 杨华鹏文献传递 显微镜下裂孔定位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2010年 术中裂孔定位、封闭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成功的关键。自2003年以来,我院开展了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现报道如下: 杨华鹏 张智敏 崔瑞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显微镜直视 裂孔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冷凝治疗 曲安奈德在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疗效 2016年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21眼)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术中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4 mg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患者术后均获随访3~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恢复、眼压变化、视网膜复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一次性手术16眼(76.19%)视网膜解剖复位,5眼二次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眼压升高,后趋于稳定,末次随访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例出现一过性高眼压,6例白内障加重。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网膜复位率高,可有效改善视力。 杨华鹏 张智敏 崔瑞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曲安奈德 玻璃体内注射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比较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联合下睑缩肌腱膜缝合术和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03—2014-03间收治的186例(232眼)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和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90例(112眼),采用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矫正。观察组96例(120眼),采用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联合下睑缩肌腱膜缝合术矫正。比较2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1 a的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观察组治愈率(93.7%)高于对照组(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眼轮匝肌缩短术联合下睑缩肌腱膜缝合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远期疗效优于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 杨华鹏关键词:老年性下睑内翻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1月 DME 患者52例(68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36眼)行黄斑格栅样光凝,观察组25例(32眼)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再于注药1周后行黄斑格栅样光凝。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CMT)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BCVA(0.23±0.17)较术前明显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0.1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CMT 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 CMT 小于对照组[(310.52±49.36)μm 比(389.74±131.6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术后视力恢复更显著,黄斑水肿吸收效果更明显。 杨华鹏 张智敏 崔瑞关键词:格栅样光凝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白内障伴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干眼症的高危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伴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术后发生干眼症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白内障伴PACG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开展手术治疗,术后依据3个月内是否发生干眼症将其分为发生组33例和未发生组59例,通过查阅病例资料及电话随访等方式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程、体重指数、切口长度、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术中超声能量释放总和、术眼显微镜下暴露时间、睑脂黏度、结膜松弛分级、睑板腺功能障碍、玻璃体积血、用眼卫生情况等基础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白内障伴PACG患者手术治疗后干眼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92例患者中,发生干眼症的患者有33例,发生率为35.87%。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术眼显微镜下暴露时间、睑脂黏度、结膜松弛分级、睑板腺功能障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210、21.874、7.908、15.721、11.246,P<0.05)。合并糖尿病(OR=17.086,95%CI=5.782~50.485)、术眼显微镜下暴露时间≥20 min (OR=9.008,95%CI=3.394~23.912)、睑脂黏度≥3级(OR=3.504,95%CI=1.437~8.546)、结膜松弛分级≥2级(OR=6.192,95%CI=2.421~15.839)、睑板腺功能障碍(OR=12.391,95%CI=2.518~60.978)是影响白内障伴PACG患者手术治疗后干眼症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OR>1)。结论:合并糖尿病、术眼显微镜下暴露时间≥20 min、睑脂黏度≥3级、结膜松弛分级≥2级、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影响白内障伴PACG患者手术治疗后干眼症发生的高危因素,需早期识别高危群体,做好防治措施,以降低患者干眼症发生率。 楚启萌 崔瑞 杨华鹏关键词: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干眼症 曲安奈德在玻璃体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辅助玻璃体切除手术标记残余玻璃体皮质、玻璃体后皮质及视网膜前膜的应用,以及同对照组比较术后视力及眼压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方法:对2004-01/2008-01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52例53眼,其中治疗组28眼术中玻璃体腔内注入TA,对照组25眼未用TA。术后平均随访6mo,观察两组视力及眼压的变化,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2mo眼压:≥21mmHg分别是11%和9%,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的变化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可以清晰标记残余玻璃体、玻璃体后皮质及视网膜前膜,提高手术效率,没有发现与TA有关的副作用。 杨华鹏 崔瑞 张智敏关键词:曲安奈德 玻璃体切除 硅油填充眼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经透明角膜切口和经睫状体平坦部置灌注管分别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2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方法:对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28例(28眼)经透明角膜切口(Ⅰ组)行联合手术,对21例经睫状体平坦部置灌注管(Ⅱ组)行联合手术。结果:Ⅰ组中有18例?64%?最佳矫正视力达0.2~0.5;7例(25%)视力为0.02~0.1;3例(11%)视力为光感~数指(包括2例视网膜脱离复发者?。Ⅱ组中13例(62%)最佳矫正视力达0.2~0.5;5例?24%?视力为0.02~0.1;3例(14%)视力为光感~数指?包括2例视网膜脱离复发者?。结论: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并发后发性白内障及硅油乳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提高视力的方法,经透明角膜切口行此手术简化了手术步骤,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杨华鹏 张智敏关键词:透明角膜切口 硅油取出 人工晶状体 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9月256例(256眼)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出现继发青光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256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53例(53眼)。其中,39眼用抗炎及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用药后眼压为9.0—30.5mmHg(1mmHg=0.133kPa);8眼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后眼压为9.0~19.5mmHg;6眼行硅油部分取出手术治疗,术后眼压为8.6~20.2mmHg。结论本组病例继发青光眼发生率为20.7%,可能的原因有术后眼部炎症反应、巩膜环扎、晶状体切除、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硅油填充过量及硅油进入前房,药物和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眼压。 杨华鹏 张智敏 崔瑞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