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春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发病
  • 4篇发病率
  • 4篇肝炎
  • 4篇病毒
  • 3篇毒性肝炎
  • 3篇染病
  • 3篇法定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疫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1篇药物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疫情分析
  • 1篇治疗药

机构

  • 5篇赤峰学院

作者

  • 5篇杨丽春
  • 2篇李冬莲
  • 2篇李国军

传媒

  • 3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09年至2013年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的灰色关联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2009年至2013年全国法定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情况,科学评价病毒性肝炎中占主导作用的肝炎类型,为肝炎预防与控制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探讨2009年至2013年期间各肝炎类型与总病毒性肝炎之间的关联度,研究影响法定病毒性肝炎总发病率的主要类型。结果在2009年至2013年期间,乙肝发病率曲线与病毒性肝炎总发病率曲线的发展态势最接近,关联度值为0.91;其次是未分型肝炎,关联度值为0.87。结论乙肝发病数决定病毒性肝炎总发病数,是其预防与控制的重点,同时,在实际中,以发病率指标的控制决策基础上建议引入灰色关联分析进行系统分析。
杨丽春
关键词:发病率灰色关联分析
2004~2012年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了解我国近9年法定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及流行特点,科学评价肝炎流行状况,为今后肝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Excel2003和Origin7.5软件对2004~2012年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传染病病例进行回顾统计和分析。结果:2004~2012年我国共报告法定病毒性肝炎发病数13 501 863例,年均发病率为112.960/10万,死亡数9 225例,年均死亡率为1.007/10万,在5种类型肝炎中,乙肝发病数最多,共11 088 434例,占病毒性肝炎传染病总数的82.125%。其次为丙肝发病数1 097 768例,占8.130%。每年3月和11月发病率较高,死亡率比上一年降低几率较多且幅度较大。结论:乙型肝炎发病数远远高于其它类型,仍是今后病毒性肝炎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其次丙肝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防治不容忽视。
杨丽春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传染病发病率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长期存在且不断复制易影响人体健康,适宜的干扰素、核苷类似物、中草药等药物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因人体功能不同临床表现多样,但总的疗效显著。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使用对患者具有护肝降酶、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就此,本文探讨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阐明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发展趋势。
杨丽春李国军李冬莲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2007—2011年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资料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及流行特点。方法对2007—2011年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传染病病例进行回顾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我国共报告法定病毒性肝炎发病数6 948 438例,在五种类型肝炎中,乙肝发病数最多,共5 673 039例,占81.645%。结论乙肝发病数高,仍是今后病毒性肝炎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杨丽春李国军李冬莲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传染病发病率疫情
2009~2012年我国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了解我国近4年法定丙类传染病疫情流行特点,科学评价丙类传染病流行状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Excel2003和Orig in8.5软件对2009~2012年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病例进行回顾统计和分析.结果:2009~2012年期间,法定丙类传染病发病数达到12 555 262例,最高发病率为283,59/10万(2012年),最低发病率为177,16/10万(2009年),其中手足口病居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首位,共报告6 788 046例,年均发病率为126.67/10万,占丙类传染病总数的54.066%;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位居其次,发病病例共报告3 144 811,年均发病率为58.499/10万,占丙类传染病总数的24.099%.在每1年,随季节增加,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先增加后降低,主要发生在第二季度.手足口病死亡数共报告2 359例,占丙类传染病死亡总数的91.43%,远远高于其它丙类传染病死亡数.大多数丙类传染病发生在5、6月.结论:手足口病数远远多于其它类型,仍是今后丙类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其次手足口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防治不容忽视.
杨丽春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