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萍

作品数:44 被引量:333H指数:12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浮游
  • 13篇浮游动物
  • 9篇象山港
  • 7篇群落
  • 6篇养殖
  • 6篇异养细菌
  • 6篇生态分布
  • 6篇环境因子
  • 5篇典范对应分析
  • 5篇细菌
  • 5篇磷细菌
  • 5篇海域
  • 5篇
  • 5篇长江口
  • 4篇氮磷
  • 4篇养殖技术
  • 4篇水产
  • 4篇水产养殖
  • 4篇水产养殖技术
  • 4篇沉积物

机构

  • 40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宁波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4篇厦门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
  • 3篇浙江省海洋水...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温州市海洋与...
  • 1篇浙江省海洋监...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作者

  • 44篇杜萍
  • 30篇曾江宁
  • 27篇陈全震
  • 20篇刘晶晶
  • 17篇寿鹿
  • 15篇徐晓群
  • 15篇廖一波
  • 12篇江志兵
  • 9篇朱旭宇
  • 6篇黄伟
  • 5篇汤雁滨
  • 4篇徐旭丹
  • 4篇高晓辉
  • 3篇黄逸君
  • 3篇沈李东
  • 3篇骆鑫
  • 2篇杨辉
  • 2篇王桂忠
  • 2篇高瑜
  • 2篇赵永强

传媒

  • 6篇生态学报
  • 4篇海洋学研究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水产学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第五届浙江省...
  • 1篇首届海洋女科...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5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夏、冬季浮游病毒丰度分布被引量:7
2011年
应用荧光显微计数法,对2006年夏季和2007年冬季长江口浮游病毒丰度(virusdirect count,VDC)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夏季该海域VDC在2.22×106~9.97×107个.ml-1,高值分布在近海B区(122.5°-123.5°E)的表层海域;冬季VDC在1.99×106~2.66×107个.ml-1,高值分布在近岸A区(120.5°-122.5°E)海域,且由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夏季VDC与浮游细菌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关系密切,与营养盐相关性不显著(P>0.05);冬季VDC与浮游细菌、营养盐含量关系密切,与叶绿素a含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夏季VDC显著高于冬季(P<0.01),且两季的分布特征存在不同,此种差异主要与浮游细菌、浮游植物等病毒寄主的分布有关,冬季的营养盐含量也是影响其浮游病毒分布的重要因素.
刘晶晶曾江宁杜萍陈全震
关键词:浮游病毒长江口夏季
椒江口春、秋季浮游动物分布特征及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2
2011年
2009年5月和10月对椒江口(121.35°E~121.85°E,28.50°N~28.80°N)浮游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生物量和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动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鉴定到14大类50种,卡玛拉水母(Malagazzia carolinae)为绝对优势种,秋季鉴定到14大类73种,优势种分别为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 pauper)、中华胸刺水蚤(Centropages sinensis)和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多样性指数为秋季(2.59)高于春季(1.82),生物量和丰度为春季(972.66 mg/m3和1 743.54 ind/m3)远高于秋季(65.30 mg/m3和31.94 ind/m3).总生物量和丰度的空间分布由优势种决定,春季高值区出现在咸淡水交汇的出海口处;秋季有沿河口向外递增的趋势.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营养盐、盐度和溶解氧为影响春秋季椒江口浮游动物分布的环境因子;浮游动物群落存在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异质性;各物种适宜的生态环境不同.与类似河口的现状相比,椒江口的浮游动物种类丰富,可能与影响该河口的水团多样有关;与历史资料相比,椒江口4、10月份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丰度及优势类群保持相对稳定.
杜萍徐晓群刘晶晶曾江宁陈全震寿鹿廖一波周青松
关键词:浮游动物环境因子优势种典范对应分析
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制度的转型发展--从海洋保护区走向海洋生态红线区被引量:43
2016年
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态学认知的提高使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制度成为必然。总结了中国海洋保护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发展海洋生态红线的必要性、区划原则、概念及组成体系;提出海洋保护区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可分别籍空间统一性、决策统一性、工作内容与管理要求的一致性相关联,海洋保护区的核心、关键和重要因素与海洋生态红线的范围划定、宏观应对策略制定、微观管理规定一一对应。对海洋保护区管理向海洋生态红线区划与管理的转变给出了若干建议,认为海洋生态红线区划指标体系可以参照海洋保护区绩效评估、保护区选划与评估指标;并从海洋生态红线的尺度,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格局-结构\过程-机理,复杂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红线的结合,海洋生态红线基点观测等方面对海洋生态红线的研究和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
曾江宁陈全震黄伟杜萍杨辉
关键词:海洋保护区生态管理
8月长江口外低氧高发海域异养细菌及氮、磷细菌分布
2009年8月15日~8月28日,对长江口低氧高发海域的异养细菌(Heterotrophicbacteria,HB)、无机磷细菌(Inorganicphosphatebacteria,IPB)、有机磷细菌(Organic...
杜萍刘晶晶曾江宁陈全震江志兵朱旭宇
关键词:长江口低氧区异养细菌磷细菌
中国海洋保护区规划原则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促进中国海洋生态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国内海洋生态形势的分析,提出中国海洋生态保护目标与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结合国内外海洋保护区研究与实践经验,提出中国海洋保护区规划工作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功能一致性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预防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杜萍徐晓群高元森曾江宁
关键词:海洋保护区效益最大化
夏季长江口浮游细菌和浮游病毒的分布特征及环境制约因素被引量:8
2011年
应用荧光显微直接计数法,研究了2006年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细菌、浮游病毒数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它们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浮游细菌数量为(6.92×105~5.54×106)个/mL,浮游病毒数量为(2.22×106~9.97×107)个/mL。浮游细菌和浮游病毒数量的平面分布特征较一致,均为近海过渡区(B)〉近岸混水区(A)〉远岸清水区(C);在垂直分布上,表层和10 m层的浮游细菌和浮游病毒数量均高于底层。(2)浮游病毒分布、表层浮游藻类生长以及10 m层水温变化是影响浮游细菌分布的重要因素,远岸表层浮游细菌分布还可能受硝酸盐浓度限制;营养盐供给及浮游细菌、浮游藻类的生长则成为影响浮游病毒分布的关键因子,温、盐变化对浮游病毒分布的影响不显著。
刘晶晶杜萍曾江宁陈全震寿鹿廖一波江志兵王琪
关键词:浮游细菌浮游病毒环境因子长江口
沉降物捕获装置及生物原位培养装置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沉降物捕获装置及生物原位培养装置。沉降物捕获装置,包括主固定器、横杆、支架、安装架和捕获器;主固定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万向旋转吊环,主固定器能够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横杆的一端与主固...
廖一波寿鹿汤雁滨杜萍高晓辉
象山港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中长期变化被引量:6
2018年
为更好地了解象山港海湾浮游动物群落的现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分别于2015年1、4、7、10月在象山港海域进行了25个站位的4个航次生态综合调查,结果表明:4个航次共鉴定出98种浮游动物和20类浮游幼体,优势种共21种,无4季共有优势种。浮游动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平均丰度(ind/m3):夏季(186.2±96.4)>春季(152.6±112.1)>秋季(56.8±30.2)>冬季(15.4±22.2);平均生物量(mg/m3):春季(90±75)>夏季(52±24)>秋季(26±19)>冬季(14±11);平均多样性指数:秋季(2.305±0.370)>夏季(1.908±0.449)>春季(1.622±0.578)>冬季(1.348±0.474)。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春、夏和秋季3个季节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区域性差异,港口部和口外部海域的群落聚类明显,与其他群落之间相似度最低。分析象山港近35年的浮游动物历史数据表明,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下降可能与陆源排污、水产养殖污染和滨海电厂建设等人类活动有关。
骆鑫曾江宁曾江宁徐晓群
关键词:象山港浮游动物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
2015年春、秋季瓯江口鱼卵和仔稚鱼生态分布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解瓯江口海域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分布现状,分别于2015年4月和10月在该海域开展生态调查。春、秋两季共采集到鱼卵42粒,仔稚鱼295尾;共鉴定出鱼卵和仔稚鱼16种,分别隶属于8目14科15属,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春季鱼卵、仔稚鱼物种数和丰度均远高于秋季。春季鱼卵优势种为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秋季为舌鳎属未定种Cynoglossus sp.;春季仔稚鱼优势种为鮻Liza haematocheila、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和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秋季为侧带小公鱼属未定种Stolephorus sp.。瓯江口海域春季鱼卵和仔稚鱼的丰度高值区均位于大门岛周围,该海域应在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时予以考虑,秋季则相对分散在较外侧海域。春季仔稚鱼数量分布与盐度和营养盐有极显著相关性。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该海域的鱼卵、仔稚鱼物种及数量均在发生变化,数量略呈下降趋势。与浙江近岸其他海域相比,瓯江口海域的鱼卵、仔稚鱼数量偏低。
杜萍黄伟徐旭丹骆鑫陈全震曾江宁寿鹿
关键词:鱼卵仔稚鱼物种组成生态分布
镉对厚壳贻贝急性毒性及对其鳃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研究选用东海区常见种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开展了镉作用下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的实验研究。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了2.92、3.34、3.81、4.36、4.98 mg/L 5个Cd^2+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镉对厚壳贻贝24、48、72、96 h LC50(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85(4.30-5.47)、4.15(3.77-4.57)、3.55(3.25-3.89)、3.10(2.81-3.42)mg/L。厚壳贻贝于不同亚致死浓度镉(0.194、0.388、0.775mg/L)溶液中连续暴露8 d,结果显示,暴露初期鳃组织中SOD、CAT、GSH-Px的活性随镉浓度升高而升高,整个暴露期间三者均呈先升后降的规律。厚壳贻贝鳃中SOD、CAT、GSH-Px对水环境中镉反应敏感,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可尝试将三者共同作为指示海洋重金属污染的指标。
彭玲曾江宁陈全震黄伟杜萍
关键词:厚壳贻贝急性毒性LC50抗氧化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