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力
- 作品数:1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峡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蜈蚣肠道共生菌来源的吩嗪类化合物分离与鉴定
- 2017年
- 动植物共生菌是药物发现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获取结构新颖且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本文利用划线分离方法从蜈蚣肠道中分离获得一株共生菌WG4(未鉴定),经土豆液体发酵培养,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浓缩,获得次级代谢产物浸膏。浸膏经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反复纯化,获得3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和低分辨质谱测试,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吩嗪(1)、吩嗪-1-甲酰胺(2)和吩嗪-1-羧酸(3)。据文献报道,吩嗪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虫、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本实验证实了动植物来源的共生菌具有生产药源化合物的潜力。
- 胡飞飞刘发贵薛艳红杜维力郭志勇陈慧平邹坤邓张双
- 关键词:蜈蚣共生真菌吩嗪
- 酵母发酵生产辅酶Q10提取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辅酶Q10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中,能与酶蛋白形成复合物以发挥酶学活性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目前广泛应用于医药、日化、保健、食品等不同领域。辅酶Q10来源丰富,其中酵母是其工业生产的主要来源之一。广受关注的酵母发酵生产辅酶Q10的提取分离手段不断革新,产量不断增加,处理方式更加环保,应用日渐拓宽。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酵母发酵生产辅酶Q10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酵母菌种的类型与优化、辅酶Q10提取检测方法、工业生产放大工艺以及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各个影响因素,并对酵母发酵生产辅酶Q10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施亚群杜维力姚鹃李啸李知洪邹坤邓张双
- 关键词:辅酶Q10分离纯化
- 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中包含乳酸菌和复合酵母,所述复合酵母包含克鲁维酵母、产酯香酵母和谷胱甘肽酵母。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菌剂按一定比例投入到植物提取物中,赋予植物提取物特有的酯香...
- 谈亚丽熊涛李知洪李啸杜维力
- 文献传递
- 富含麦角甾醇的菌株及其联产麦角甾醇和浸出物的方法
- 富含麦角甾醇的菌株及其联产麦角甾醇和浸出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含麦角甾醇的酵母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菌株为酿酒酵母ER18(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ER18),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
- 谈亚丽熊涛李知洪李啸杜维力余奎唐德松朱美吉
- 文献传递
- 一种循环多管进料的气升式发酵罐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多管进料的气升式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其在罐体(7)上设有出气口(1)、进料口(2)、进气口(3)和出料口(5),在该发酵罐内底部设有气体分布器(4)、在该发酵罐内顶部设有CIP喷淋球(6),其中,出...
- 李啸李知洪谈亚丽李建华杜维力张小龙吴晓峰
- 文献传递
- 液体酵母组合物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酵母组合物。该液体酵母组合物包括:活性酵母、加工助剂和液体介质,加工助剂包括食品胶和/或多糖。液体介质的加入能够为活性酵母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其在液体酵母组合物中的活性。含有食品胶和/或多糖的...
- 杜维力俞学锋李知洪刘玲彦杨华
- 酵母产还原型谷胱甘肽制备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还原型谷胱甘肽质量浓度测定技术,研究了温度、pH、溶氧和外源抗氧化试剂对酵母源富还原型谷胱甘肽溶液的稳定性影响;借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了还原型谷胱甘肽的降解产物;同时,把外源抗氧化剂的添加引入酵母产还原型谷胱甘肽制备工艺中,进一步探索了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降解规律.结果表明:低pH值(pH 2.0)、低温(4℃)和无氧条件有利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保藏;在酵母产还原型谷胱甘肽制备工艺中添加亚硫酸钠和二硫苏糖醇有利于阻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氧化进程,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质量浓度稳定.
- 邓张双黄蓉刘秀继李知洪李知洪姚鹃李啸杜维力龚大春
- 关键词:酵母还原型谷胱甘肽稳定性抗氧化剂
- 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中包含乳酸菌和复合酵母,所述复合酵母包含克鲁维酵母、产酯香酵母和谷胱甘肽酵母。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菌剂按一定比例投入到植物提取物中,赋予植物提取物特有的酯香...
- 谈亚丽熊涛李知洪李啸杜维力
- 红豆杉内生真菌Fusarium solani B2-1萘酮类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从红豆杉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Fusarium solani B2-1,经大米固体发酵以后,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萘酮类次级代谢产物1~4,鉴定为Dihydronaphthalenone(1)、5-Hydroxydihydrofusarubin C(2)、镰红菌素(3)和Chrysanthones B(4).其中,化合物4为首次从镰刀霉属(Fusarium)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具有微弱的抑制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 ATCCBAA-535增殖活性,浓度为10μg/mL下的抑制率分别为27.6%、25.0%、28.4%和24.4%.
- 施亚群罗丹李佳涂璇郭志勇杜维力罗晓刚邓张双
- 关键词:红豆杉内生真菌结核病
- 半伏小薄孔菌Antrodiella Semisupina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 2020年
- 多孔菌半伏小薄孔经土豆液体发酵培养后,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次级代谢产物1-5,分别鉴定为erythro-1-(3′-氯-4′-甲氧基苯基)-1,2-丙二醇(1)、3-氯-4-甲氧基苯甲酸(2)、3,5-二氯-4-甲氧基苯甲酸(3)、3,4-二甲氧基苯甲酸(4)和对羟基苯甲酸(5).本文是首次报道半伏小薄孔菌次级代谢产物,其中化合物1-3为含氯代谢物,1,2和4为首次从陆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 邓张双邓张双刘秀继杜维力杜维力李啸李啸陈晖
- 关键词:次级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