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金 作品数:7 被引量:55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地磁矢量经纬磁力仪 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地磁矢量经纬磁力仪,包括地磁总场光泵磁力仪,地磁总场光泵磁力仪与地磁矢量观测平台相连,地磁矢量观测平台上安装望远镜支架,望远镜支架上安装望远镜,电源与地磁总场光泵磁力仪相连,线圈组套在地磁总场光泵磁力仪探... 高建东 杜利明 韩进国 陈琦 高嘉汕 孙钦同 连国建 赵祖应 高升 赵序峰 徐广东 王璐 王春 王碧青 张扬 李中平 崔明飞 崔琪 杜松金文献传递 赞比亚铜钴矿产分布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2010年 赞比亚共和国地处非洲内陆中南部,北与刚果金相连,南面毗邻津巴布韦,国土面积75.3万平方公里。赞比亚矿产资源丰富,通过其境内的赞比亚-扎伊尔铜矿带是世界上最大的沉积型铜矿成矿带,集中了很多世界级砂页岩型铜矿床,带内已知矿床中含有1.4亿吨铜和600万吨钴金属(Cailteux et al.,2005),铜矿资源储量仅次于南美洲安底斯山脉(智利、秘鲁和阿根廷)和北美洲美国西南部-墨西哥两个铜产区, 覃锋 郭健 张雪亭 徐庆生 孙赫 祁民 屈绍东 杜松金 张道俊关键词:铜钴矿 铜矿床 铜矿带 砂页岩 沉积型 内蒙大青山地区构造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 大青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块的北缘。自太古代以来经历了长期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区内除30年代在晚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内发现石拐煤田外,90年代在前寒武系地层内及中生代中酸性岩体周围发现了大量金多金属矿... 杜松金关键词:韧性剪切带 推覆构造 构造成矿 文献传递 青海虎头崖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2013年 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成矿亚带内。矿化带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蚀变带、不同岩性地层接触界面或地层中断裂破碎带内,兼有正接触带和外接触带2种蚀变矿化带。由岩体→接触带→碳酸盐岩地层,金属成矿元素分别为W-Mo→Fe-Sn-Cu→Cu-(Pb-Zn)→Pb-Zn-Ag,蚀变类型由岩体自变质的钾化、硅化、云英岩化过渡为正接触带附近的符山石化、绿帘石化、透辉石化,再到外接触带围岩的石榴子石化、透辉石化,以及晚期的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主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中的CaO等向岩浆岩内扩散,岩体中的SiO2、Al2O3等则向碳酸盐岩扩散,而且,与花岗岩相比,矽卡岩中FeO、MnO、MgO更为富集,这表明接触渗滤作用与接触交代作用同时存在。成矿元素分析结果显示,W、Mo元素在岩体内含量较高,而Fe、Cu、Pb、Zn主要在矽卡岩带内富集,各成矿元素在未蚀变大理岩中的含量均较低。笔者认为,矿化蚀变的明显分带性是岩体和地层成矿差异性及矽卡岩带内微裂隙系统发育的不均匀性所致。 马圣钞 丰成友 张道俊 李大新 舒晓峰 刘建楠 杜松金关键词:地质学 矽卡岩 多金属矿床 虎头崖 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地磁矢量经纬磁力仪 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地磁矢量经纬磁力仪,包括地磁总场光泵磁力仪,地磁总场光泵磁力仪与地磁矢量观测平台相连,地磁矢量观测平台上安装望远镜支架,望远镜支架上安装望远镜,电源与地磁总场光泵磁力仪相连,线圈组套在地磁总场光泵磁力仪探... 高建东 杜利明 韩进国 陈琦 高嘉汕 孙钦同 连国建 赵祖应 高升 赵序峰 徐广东 王璐 王春 王碧青 张扬 李中平 崔明飞 崔琪 杜松金文献传递 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田控矿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11 2003年 玲珑金矿主要受北北东向、北东向两组断裂构造控制,主要矿体均分布于两组断裂的复合部位,两组断裂的形成及其运动性质与郯庐断裂的活动密切相关。在中生代早期,北北东向的玲珑断裂主要为左行平移运动,北东向的破头青断裂则为压性兼具有左行平移性质;早白垩世晚期,北北东向断裂作右行运动,而北东向断裂则作左行运动,反映了断裂活动的多期性和复杂性。断裂构造岩的特征显示控矿断裂经历了韧性变形和脆性变形两个阶段,矿体赋存于断裂构造主裂面的下盘,上盘一般无工业矿体赋存。 杜松金 李洪喜 张庆龙 杜菊民 解国爱关键词:玲珑金矿田 控矿构造 构造岩 内蒙古中部大青山地区推覆构造系统及与断层相关的褶皱 被引量:12 2005年 对内蒙古大青山地区西部推覆构造及与断层相关的褶皱的研究表明,大青山构造系统自南向北分为根部逆冲推覆岩席带、中部斜歪倒转褶皱-逆冲断层带和前缘断层相关褶皱带,变形强度由根带向前缘带逐渐减弱,前缘带发育典型的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推覆构造运动方向由SSE向NNW推覆,主要形成于中侏罗世末期,推覆距离达10~20km,其形成可能与鄂霍次克洋在燕山期的闭合有关。 杜菊民 张庆龙 李洪喜 杜松金 徐士银 赵世龙 解国爱关键词:推覆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