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阳性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阳性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l038例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各项临床病理特征与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stic回归模型。结果全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84岁,平均48.6岁;前哨淋巴结的平均检出数为3.8枚。103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转移率为22.9%(238/103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病理类型、激素受体状态和Ki-67标记指数与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激素受体状态是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OR分别为2.940、4.278、4.097和2.926,均P〈0.05)。结论激素受体阴性、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肿瘤直径〉2em和肿瘤位于外上象限是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不良因素。
- 焦得闯乔江华卢振铎李连方张恒伟刘慧崔树德刘真真
-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
- 横行下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介绍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再造方法。方法 应用横行下腹直肌肌皮瓣 (TRAMflap)进行乳房再造。结果 应用该方法治疗 2 2例 ,再造乳房形态良好。
- 刘慧崔树德李连方
- 关键词:乳房再造TRAMFLAP乳腺癌
- 甲氧基乙丁基异腈亲肿瘤显像与乳腺癌多药耐药类蛋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研究甲氧基乙丁基异腈(99mTc-MIBI)亲肿瘤显像与乳腺癌多药耐药类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关系。方法对76例未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99mTc-MIBI显像,采集10min及180min两时相的平面像,计算放射性清除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术后病理组织进行多药耐药类蛋白检测。结果P-gp阳性组清除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ST-π和TopoⅡ表达率与清除率无明显关系。结论99mTc-MIBI亲肿瘤显像可作为乳腺癌P-gp非组织学测定方法,预测化疗耐药性。
- 崔树德刘真真刘慧李连方杨辉李文亮
- 关键词:乳腺肿瘤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及生存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及病理完全缓解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26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患者的体质量、哺乳时间、化疗周期、肿瘤直径和未病理完全缓解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完全缓解患者ER、PR、HER-2和分子分型与未病理完全缓解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体质量和ER是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生存分析病理完全缓解患者和未病理完全缓解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体质量和ER是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对患者生存无显著影响。
- 张恒伟李军涛郭旭辉吕民豪秦丽卢振铎李连方崔树德刘真真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影响因素预后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刘真真刘慧李连方崔树德
-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局部晚期乳腺癌联合化疗治疗辅助化疗化疗方案CEF
-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研究
- 崔树德刘真真卢振铎李连方杨辉刘慧闫敏
- 该项目为临床应用技术,其原理为锝99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是99mTc标记的异腈类化合物,具有亲脂性,由于恶性肿瘤具备丰富的线粒体及负性跨膜电位,使得99mTc-MIBI在肿瘤病灶中易于聚集,显像阳...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腺癌甲氧基异丁基异腈辅助化疗
-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肿瘤显像对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疗效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亲肿瘤显像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拟行新辅助化疗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进行”^99mTc—MIBI显像,采集10min和180min两时相的平面像,计算放射性清除率。新辅助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清除率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64例99mTc—MIBI清除率(14.13±5.98)%;化疗无效14例,^99Tc—MIBI清除率(24.21±6.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化疗疗效与^99mTc—MIBI在肿瘤中的清除率呈负相关(r=-0.539,P〈0.001)。结论^99mTc.MIBI显像清除率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刘真真卢振铎刘慧李连方张恒伟杨辉李文亮崔树德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新辅助化疗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DBT)在乳腺癌诊断上的准确度。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乳腺病变患者263例,分别使用DBT联合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FFDM进行独立诊断,评价两者诊断乳腺癌的准确度。结果DBT联合FFDM组及单独FFDM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4±O.014及0.907±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在绝经前患者及乳腺密度ACR3-4的病例中,DBT联合FFDM组的诊断准确度高于单独FF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联合FFDM与单独FFDM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乳腺癌的准确度。
- 张恒伟李军涛吕民豪秦丽李连方崔树德刘慧
- 关键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乳腺癌
- 三阴性乳腺癌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紫杉醇周疗新辅助化疗临床观察被引量:85
- 2015年
- 目的 观察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紫杉醇周疗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01-01-2012-10-31河南省肿瘤医院经空芯针活检结合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TNBC患者67例,术前接受紫杉醇80 mg/m2(静脉滴入,d1、d8和d15)、表柔比星75 mg/m2(静脉滴入,d1)和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推注,d1)化疗,21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根据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及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评价疗效,按照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为91.0%,临床完全缓解(cCR)43.3%(29/67),部分缓解(PR)47.7%(32/67),疾病稳定(SD)9.0%(6/67),无疾病进展(PD)病例;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41.8%(28/67).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8.4%(19/67),2例(3.0%)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Ⅲ~Ⅳ度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4.9%(10/67)、3.0%(2/67)、7.5%(5/67)、4.5%(3/67)和4.5%(3/67).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心脏毒性病例.3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3.6%和88.9%.结论 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紫杉醇周疗用于TNBC的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 王丽娜张崇建李连方王甲彬崔树德
- 关键词:乳腺肿瘤紫杉醇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
-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在乳房肿块型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DBT)对比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在乳房肿块型疾病中诊断的准确度。方法选择乳房肿块型疾病患者182例,分别使用DBT及FFDM进行独立诊断,评价两者诊断乳房肿块型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乳房肿块的BI-RADS分级及病变边缘特征的差异。结果182例患者中,恶性病变101例,良性病变81例。DBT与FFDM对恶性肿块的检出率分别为95.0%及84.2%,对良性肿块的检出率分别为80.2%及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BT与FFDM对乳腺肿块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3.1%(94/101)和82.2%(83/101),特异度分别为66.7%(54/81)和53.1%(43/81),准确性分别为81.3%(148/182)和69.2%(126/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FDM与DBT对恶性肿块的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12,P=0.044 5),对良性肿块的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39, P=0.026 0)。DBT与FFDM分别检出边缘清晰良性肿块65例及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4,P=0.001 4)。DBT与DM分别检出恶性肿块毛刺征71例及5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4, P=0.0041), DBT使恶性肿块毛刺的检出率由49.5%提高到66.4%。结论DBT较传统FFDM摄影提高病灶缘可见性,增加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利于病变的良恶性鉴别。
- 张恒伟李军涛田沛琦李连方姜心太崔树德刘慧
- 关键词:乳房X线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