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真

作品数:28 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油菜
  • 5篇教学
  • 5篇高职
  • 5篇甘蓝
  • 5篇甘蓝型
  • 5篇甘蓝型油菜
  • 4篇栽培
  • 4篇苗期
  • 3篇院校
  • 3篇食用
  • 3篇食用菌
  • 3篇高职院校
  • 2篇性状
  • 2篇玉米
  • 2篇玉米产量
  • 2篇玉米基因
  • 2篇玉米穗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育种

机构

  • 19篇金华职业技术...
  • 12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襄阳市农业科...
  • 3篇荆州农业科学...
  • 2篇黄冈市农业科...
  • 2篇宜昌市农业科...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青海省农林科...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27篇李真
  • 7篇周广生
  • 5篇梅淑芳
  • 5篇梅忠
  • 4篇汪波
  • 3篇刘向蕾
  • 2篇刘磊
  • 2篇徐正华
  • 2篇胡蕾
  • 2篇张祖新
  • 1篇贾银华
  • 1篇吴江生
  • 1篇张树生
  • 1篇徐亮
  • 1篇葛贤宏
  • 1篇赵华
  • 1篇胡繁荣
  • 1篇邓锋林
  • 1篇李晓飞
  • 1篇罗华程

传媒

  • 7篇现代农业科技
  • 4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黑龙江科技信...
  • 2篇科技信息
  • 2篇科技视界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2004'中...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蓝型油菜漆酶基因家族成员表达模式及与茎秆抗折力的关联分析
2025年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家族,在植物中主要参与木质素合成以及抵御各种逆境胁迫。本研究对甘蓝型油菜漆酶基因(BnaLACs)家族成员进行鉴定,通过氨基酸数量、分子量、等电点、不稳定系数以及脂溶性系数等指标衡量其理化性质。后对其染色体位置、进化关系、基因结构、组织部位表达模式等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基因组共有53个BnaLACs家族成员,基本为碱性、稳定蛋白,大多数BnaLACs定位在液泡膜和细胞外。基因结构分析发现, BnaLACs结构较为保守。组织部位表达模式分析表明,除花药外, BnaLACs在各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其中在根、种子、角果皮和茎秆中表达量较高。分析茎秆中BnaLAC4s表达模式发现,BnaA05G0074200ZS与甘蓝型油菜抗倒性显著相关;单倍型分析表明,包含BnaA05G0074200ZS两种单倍型的品系间抗倒性、木质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解析甘蓝型油菜漆酶基因家族功能及茎秆抗倒伏机制奠定基础。
徐林珊郜耿东王宇王家星杨吉招武亚瑞张宵寒常影李真谢雄泽龚德平王晶葛贤宏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漆酶单倍型抗倒性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湿性和抗旱性相关QTL分析
湿害和干旱是作物主要的逆境胁迫之一,也是我国油菜产区影响最终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逆境因子之一。本研究利用具耐湿性和抗旱性差异的两份材料为双亲构建了一个由F1小孢子培养得到的150个DH系,通过两个环境下的田间试验,考察株高等...
李真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QTL定位抗旱性能
文献传递
翻耕深度对遮阴油菜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长江流域油菜季降雨丰沛,导致该地区光照强度下降,加之密植技术的推广,加剧了个体间对光照的竞争。故光照不足、土壤质地差成为制约该地区油菜高产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耕作深度对遮阴油菜根系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油菜的稳产增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19—2021年在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裂区试验,品种为主区(湘杂油518,XZY518;浙油50,ZY50),土壤翻耕深度(T5,5 cm;T20,20 cm)为副区,不同光照强度(S0,0%遮阴;S1,30%遮阴)为副副区,研究不同耕作深度下遮阴油菜的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干物质累积、抗氧化酶活性、根冠生长、养分吸收的变化。【结果】深耕可以促进各层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养分的积累,其中10—20 cm土壤的养分含量增幅最大,为7.5%—42.3%。两种翻耕深度下,遮阴均导致土壤电导率下降,根表面积减少13.3%—36.6%,主根长、根冠比和侧根占比增加,氮素利用率显著下降3.0%—28.4%,根系干重减少,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增加。遮阴条件下,翻耕深度的增加,使土壤含水量降幅减小,油菜主根伸长且根表面积增大,根冠比和侧根占比增加,氮素利用率提高,根系的抗氧化酶(POD、SOD)活性增强,干物质积累增多。方差分析表明翻耕深度和遮阴对根系形态、干物质累积、抗氧化酶活、养分利用的互作效应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浅耕和深耕条件下,与正常光照相比,遮阴导致根表面积分别下降24.9%—36.6%、13.3%—19.2%,氮素利用率分别下降10.0%—28.4%、3.0%—23.9%。【结论】弱光胁迫下,深耕通过提高各层土壤养分含量,使油菜主根伸长,侧根占比增加,根表面积增大,同时根系抗氧化酶活力的增强延缓了根系的衰老,使根系养分吸收能力增强,氮素利用率增大,干物质积累量增大,最终促进了油菜的生长。
白非白桂萍王春云李真龚德平黄威程雨贵汪波王晶徐正华蒯婕周广生
关键词:油菜遮阴深耕根系养分
迷你南瓜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迷你型南瓜是一种蔬菜及观赏兼用的高档特色品种,其新品种选育在国内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以优质高产、观赏性强且食用品质好的迷你南瓜新品种选育替代进口品种为研究的主攻目标。就迷你南瓜新品种选育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李真谢凯沈镇卢竿雨
关键词:迷你南瓜育种栽培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油菜苗期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6
2021年
【目的】研究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甘蓝型油菜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油菜产量、缩小产量差,明确密植油菜产量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2016—2017年选用华杂62(常规株型,简称HZ62)、2017—2018年选用华杂62和品系1301(紧凑株型)设置密度15×104(D1)、30×104(D2)和45×104株/hm2(D3)为主区,行距15(R15)、25(R25)和35 cm(R35)为副区,研究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下,不同器官干物质累积和分配、茎秆和叶片碳氮代谢、根系活力和成熟期产量的变化。【结果】增加密度后,油菜个体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成熟期根颈粗、根干重、地上部干重以及株高均降低,有效分枝数减少,同一密度下缩小行距后降幅减小,D1、D2和D3密度条件下,在行距R25、R15和R15时各指标均表现最佳。与传统的密度行距配置(D1R25)相比,增加密度缩小行距(D3R15)后,2017—2018年,HZ62和1301两品种单株产量分别降低了57.14%和55.73%,但群体产量增加了21.55%和30.9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苗期叶片干物质分配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茎秆和根系干物质分配率与群体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苗期各器官生长指标发现,密度增加后,苗期叶片SPAD值、单株根系生物量、伤流量、根系活力均显著降低,而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和根系生物量显著增加;同一密度下,通过调节行距、减小株行距差异时,单株油菜叶片SPAD值、叶片和茎秆C/N、群体LAI及根系生物量增加,为成熟期产量奠定了基础。2017—2018年,与D1R25相比,D3R15处理下,HZ62茎秆C/N下降了22.95%,单株根系生物量、伤流量和活力分别降低了35.60%、16.07%和15.51%,叶片C/N和群体根系生物量则分别增加了16.11%和83.44%;1301茎秆C/N下降了19.71%、单株根系生物量、伤流量和活力分别降低了30.87%、22.63%和22.85%,叶片C/N和群体根系生物量则分别�
蒯婕李真汪波刘芳叶俊周广生
关键词:油菜行距苗期性状
靖泰1号灵芝栽培技术
2013年
从备料、接种、发菌、排场覆土、出芝管理和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灵芝新品种靖泰1号栽培技术,以为其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胡繁荣范爱兰贾春蕾李真曹昱初李小菊
关键词:灵芝栽培技术
高职院校食用菌生产技术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连续性较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普遍开设该课程。本文介绍了食用菌生产概况,针对目前在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探讨了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李真
关键词: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改革教学设计课程考核高职院校
玉米基因ZmGG2在控制玉米产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玉米基因ZmGG2在控制玉米产量中的应用,ZmGG2编码的蛋白为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位于玉米第7染色体,控制玉米穗行数和穗重。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该基因、...
张祖新李云富刘磊李真林光亮
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脱产挂职锻炼探究被引量:2
2014年
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脱产挂职锻炼是其职业内涵得到延伸,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升的有效的方式。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脱产挂职锻炼的意义着手,对脱产挂职锻炼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脱产挂职锻炼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李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种植密度对角果期弱光胁迫油菜籽粒油脂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角果期光照不足显著影响油菜籽粒含油量,而增加种植密度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其对角果期弱光胁迫下籽粒含油量的影响未见报道。本试验选用华油杂62和沣油520两个品种进行大田试验,设置3个种植密度(15×104、30×104、45×104株hm-2)和2个光照强度(透光率为100%, LT100%和花后10~35 d透光率为70%, LT70%),从籽粒碳代谢和油脂代谢角度,研究种植密度对角果期弱光胁迫下油菜籽粒含油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LT100%相比,LT70%处理下2个品种花后25 d、35 d时籽粒叶绿素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ibulose 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Rubisco)活性降低,光合速率下降,光合产物葡萄糖含量降低0.4%~27.9%;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uSy)分解活性降低,导致果糖含量降低了4.8%~24.5%,减少了籽粒碳水化合物积累与转运,同时磷脂酸磷酸酯酶(Phosphatidate phosphatase, PPas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H)活性降低,导致含油量降低2.1%~11.8%,油脂产量降低27.0%~35.3%。与低密度遮阴相比,高密度LT70%处理下籽粒的Rubisco、SuSy活性降幅变小,但籽粒G6PDH和PPase活性降幅变大。这些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通过增加密度可以缓解弱光对籽粒光合碳代谢的抑制,通过增加群体产量缓解弱光胁迫下产油量的损失。
聂晓玉李真王天尧周元委徐正华王晶汪波蒯婕周广生
关键词:种植密度碳代谢产油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