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日语中汉语缩略语的形式——与汉语缩略语相比被引量:2
- 2007年
- 对于学习和研究日语的人而言,汉语中的缩略语不论是读音还是书写都很方便。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行中日缩略语在形体上已存在很大差异。对日语中部分缩略语形式进行分类排列,揭示出日语的“略語”与汉语的缩略语在省略形式和意义上存在的不同之处,以期对一些缩略语形式有个清晰的认识。
- 李爱华崔忠
- 关键词:缩略语词根日语汉语
- 日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转用
- 2009年
- 下面这段会话出自《挑战日本语口语教程提高》(赵平主编)第11课的课文:为了在圣诞节给孩子一个惊喜,孩子的爸爸特意装扮成圣诞老人给孩子送来礼物。
- 李爱华
- 关键词:第一人称代词转用日语圣诞老人圣诞节日本语
- 基于语料库的词汇语义扩展研究——对“蒸发”(「蒸発」)一词的个案研究
- 2016年
- 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汉日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蒸发"(「蒸発」)一词的语义扩展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语义扩展都与原型词义紧密相关,"蒸发"(「蒸発」)一词在隐喻扩展中所涉及的概念隐喻都是容器隐喻,即把本体事物视为空间或容器。
- 李爱华崔忠
- 关键词:概念隐喻语义扩展
-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的探索被引量:4
- 2007年
-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具有其独特之处。在教学中,可借助英语语音知识,达到学习日语语音之目的;借助母语中汉字、汉语的正迁移作用,提高词汇的读写能力。课堂教学应采用以句型操练为中心、词汇与语法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且要适当讲授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趣味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争每堂课都取得最佳效果。
- 李爱华
- 关键词:二外日语教学母语迁移课堂教学
- 语境对语义的限定功能——以「~のでは(んじゃ)なかった」句为主
- 2010年
- 「~のだ」句频繁用于谈话中,但是由其扩张、延伸而来的句式「~のでは(んじゃ)なかった」却不常见。在吸收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对语境的依赖与否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作用于句中的「~のでは(んじゃ)なかった」与作用于句子间的「~のでは(んじゃ)なかった」,藉此来详细探讨「~のでは(んじゃ)なかった」句的意义及功能。
- 李爱华赵平
- 关键词:语境
- 从实例中分析日语形式名词“方”的意义与用法
- 2007年
- 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具体用例,对形式名词"方"的意义及用法重新进行分类阐述。结果表明:形式名词"方"不仅表示人或事物的某个方面,还可以表示场所、事件以及时间。而且,虽说日语中表示人物的名词本身不具备表示场所的功能,但是如果与形式名词"方"相接的话,则可以表示场所。
- 李爱华崔忠
- 关键词:形式名词用法
- 从语气角度探讨“动词基本形+んじゃなかつた”的形式
- 2009年
- (1)雨ガ降つてぃますガ。/下雨了吗?
- 崔忠李爱华
- 关键词:日语翻译方法译文动词
- 日语的委婉表现及其语用功能被引量:1
- 2011年
- 日语里有许多委婉的表现形式,如使用含义不明确的副词和副助词、改换词语、句末添加丰富多彩的助词或助动词、会话中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包含有不同的语用功能,采用这些委婉的表现形式,其目的都是为了最终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 李爱华
- 关键词:委婉日语语法会话肢体语言
- 日语会话中常见的“間接発話行為”
- 2007年
- “間接発話行爲”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其主要动机是礼貌地表达所要说的话,尤其是命令、拒绝、批评和暗示之类的话语.在日本人的日常交流中“間接発話行爲”随处可见,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日本人的传统生活态度,也反映了整个日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及其生活伦理。本文拟就日语会话中出现的“間接発話行爲”的例句作以探究,以便能对初涉日语或久受此种表达困惑的学生有所帮助。
- 李爱华
- 关键词:日语会话语言使用生活伦理文化个性日本民族日本人
- 日语词汇隐喻的认知研究
- 在语言表达中,使用隐喻的表述占有很大比例,无论是严肃的新闻报道还是日常生活的言语交际,均概莫能外。词汇学习层面,我们能够通过隐喻将生涩抽象的词汇转化为与大脑中已有经验相符的有意义的词汇。另外,隐喻学习还有利于进行文化比较...
- 李爱华
- 关键词:隐喻词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