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樟云
-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南京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以培养能力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
- 1985年
- 以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为突出内容的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使得知识以从未有过的速度更新,而新兴学科又具有学科综合和交叉的特点,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材具有宽广而又新颖的科技知识。同时,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使我们工科院校培养的学生适应形势的需要,必须认真进行教学改革。从1981年开始,我们在80级及其以后各年级的无线电技术专业学生中进行了教学改革试验。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经过三年多的实践。
- 沙玉钧李樟云
- 关键词:教学改革试验工科院校学科综合
- 理顺高校中教学管理的渠道
- 1986年
- 关于高等学校中如何理顺教学管理的渠道问题,乃是通过怎样的组织途径抓好教学工作的问题。它对于更有效地发挥学校各个部门的效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真正服务于广大的学生和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在我们的高校中,教学管理的组织体系一般如下图所示:
- 李樟云
- 关键词:教学管理工作教学工作教务处教学计划系主任
- 深化改革是加强本科教育的关键
- 1987年
- (一) 对于当前工科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几年来各院校的调查研究和讨论,已经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1.分析本科生的培养过程,在德育与智育、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德育的培养不足,能力的培养不足,工作训练不足,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用人单位反映:学生在为谁服务、实践能力、知识结构、文化素养等方面明显薄弱。2.高校领导的主要精力较多地集中在发展学校规模和提高办学层次上,普遍地对本科教育重视不够。3.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教风和学风都存在一定的问题。4.由于高等教育发展过快,教育经费不足,
- 陈笃信李樟云
- 关键词:本科教育高校领导毕业生教育经费教师
- 加强学生智能培养的十条建议
- 1986年
- 智能是智力和能力的总称。知识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发展智能的基础。离开了知识的掌握去谈智能的培养就如同是建造空中楼阁。丁肇中教授曾感慨地说:“如果自幼思而不学,将难免流于轻浮。”当前在少数学生中,由于接受了某些片面宣传而产生的不重视知识学习,不重视课堂教学,一味追求自己所理解的能力(主要指社交能力)的倾向必须加以纠正。然而,知识并不就等于智能,知识多并不就一定能力强。和知识需要传授一样,智能也需要培养。
- 李樟云
-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社交能力
- 设立短学期的利弊分析
- 1988年
- 短学期,是近几年来我国部分高等学校中因实行学分制而产生的一种做法,有的称之为夏季学期或第三学期,常称之为“两长一短”制。在国家教委直属的13所工科院校中,约有一半以上实行这种安排,在其他类型的院校中也有不少实行了这种制度。本文拟对它的由来、利弊和如何进一步完善提出自己的看法。
- 李樟云陈笃信
- 关键词:短学期实践性环节学分制工科院校社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