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财贸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论教与学双方的三重理想境界
- 2003年
- 在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教学活动中 ,存在着教学双方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求真是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是对才智的建构 ;求善是对人文价值的认识 ,是对人的理解 ;而求美则是对真和善的统一 ,是把人与才的两方面进行完美结合的结果。因此 ,教与学的理想境界就是“真、善、美的统一”
- 李昆
- 关键词:教学真善美人文价值
- 构建“两课”人文素质平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财经院校“两课”课时与专业课课时的比较
- 2005年
- 教学课时多、挤占专业课、内容重复一直是影响“两课”教学的重要观念。经过对学校课程结构的分析发现,“两课”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并不高,还不到非专业课的三分之一,而财经文化基础课缺少人文素质的内容,相反,“两课”的人文素质含量较高,是财经院校补充学生人文素质的理想平台。因此,提高“两课”教学的人文内容,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 李昆
-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学时分配文化基础课
- 英美教育发展的差异性对经济现代化的影响
- 1999年
- 在技术和知识经济促进现代化发展中,教育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英美两国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但是,尽管英国是经济现代化最早开始的国家,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却远远落后于美国,究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在技术经济向知识经济渐进过程中,整个教育系统没有跟上现代化进程。因此,探究英美教育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
- 李昆
- 关键词:教育发展经济现代化教育体制教育立法
-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学管理价值取向被引量:2
- 1996年
-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学管理价值取向李昆高等院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对高等教育的市场意义已逐渐取得共识,而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学管理环节为了避免人才培养的完全市场化,必须考虑人才培养如何既反映市场变化又遵循教育规律,也必须考虑在市场条件下不迷失...
- 李昆
-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价值高校人才培养教学价值管理要素
-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取向
- 2003年
-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在经济上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相当的社会,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大众的小康社会,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为此,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众化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李昆
- 关键词:全面小康人民大众
- 论文化精神的发展意义
- 2005年
- 文化精神就是一个社会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即实践和思想的核心。而文化精神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不知道文化精神的发展意义就不懂得民族的先进与落后。因此,认识文化精神的发展本质就是认识先进文化的方向。
- 李昆
- 关键词:文化精神文化核心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 思想的空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的目标被引量:1
- 2002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 ,是大学生进行基础性思维训练的重要课程。但在现行的教学中 ,有大量的教学内容与中学的教学内容相重复 ,课程在体现当代哲学精神和大学教学的特点上存在不足之处。因而为增进该门课程的教学实效 ,本文拟就教学内容结构的改革为突破口 ,以带动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为目的 ,从而为教学双方打开思想的空间 ,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实效性。
- 李昆
-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高校
- 对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思考
- 1992年
- 学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培养人才素质的高低,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要达此目标不是一时一事、一招一法能告成的,涉及到学校的内部与外部,教育的各层次、各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单一地、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来思考和构建它,只有用系统的观念,全面地、综合地、动态地来研究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 姚大金李昆王荣党
- 关键词: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过程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 论人类文化精神的时代性特征被引量:5
- 2004年
- 文化精神是渗透在一个社会物质、制度和精神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而文化精 神从历史发展的共性上又经历了宗教的、哲学的和科学的时代。因此,认识人类文化精神的 三个时代就是认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昆
- 关键词:文化精神宗教文化哲学文化科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