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尚

作品数:118 被引量:1,383H指数:24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9篇农业科学
  • 2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对虾
  • 31篇养殖
  • 24篇池塘
  • 20篇围隔
  • 20篇虾池
  • 18篇浮游
  • 16篇水库
  • 15篇养鱼
  • 13篇对虾池
  • 13篇罗非鱼
  • 12篇对虾养殖
  • 12篇施肥
  • 12篇虾养殖
  • 10篇海水池塘
  • 10篇浮游生物
  • 8篇实验围隔
  • 8篇轮虫
  • 8篇混养
  • 7篇鱼类
  • 7篇中国对虾

机构

  • 104篇青岛海洋大学
  • 13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大连水产学院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深圳职业技术...
  • 2篇山东省水利厅
  • 2篇北里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泰安市水产研...

作者

  • 118篇李德尚
  • 58篇董双林
  • 18篇刘国才
  • 11篇卢敬让
  • 10篇王金秋
  • 9篇张兆琪
  • 9篇杨红生
  • 8篇徐宁
  • 8篇陈兆波
  • 8篇卢静
  • 6篇田相利
  • 6篇焦念志
  • 6篇齐振雄
  • 6篇熊邦喜
  • 6篇王吉桥
  • 5篇王克行
  • 5篇张鸿雁
  • 5篇徐斌
  • 5篇赵文
  • 5篇李爱杰

传媒

  • 18篇水产学报
  • 1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0篇海洋与湖沼
  • 10篇青岛海洋大学...
  • 10篇海洋科学
  • 8篇水利渔业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生态学报
  • 5篇海洋湖沼通报
  • 5篇水生生物学报
  • 4篇海洋学报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Curren...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动物保健
  • 2篇2000年中...
  • 1篇黄渤海海洋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3
  • 5篇2002
  • 11篇2001
  • 21篇2000
  • 21篇1999
  • 16篇1998
  • 15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9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4篇1989
  • 1篇1988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水池塘鱼贝施肥混养生态系中贝类与浮游生物的相互影响被引量:25
1997年
于1995年6-9月间在施肥鱼贝混养生态系中,实验研究了搭配养殖菲律宾蛤仔对浮游生物的效应和浮游生物对菲律宾蛤仔养殖的影响。在浮游生物群落构成方面,菲律宾蛤仔使蓝藻、甲藻和浮游挠足类显著减少。对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与养殖密度有关,而浮游生物丰度和初级生产力在时间上的变化又与营养盐有关。贝类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浮游生物丰度和初级生产力与菲律宾蛤仔生产量和养殖生物对氮的利用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结果也表明,在该生态系中贝类生产主要依靠牧食链。
卢敬让李德尚杨红生徐宁张鸿雁
关键词:浮游生物海水池塘贝类
对虾养殖实验围隔中的解氮作用氮输出被引量:5
1999年
1引言解氮作用是指微生物引导的结合态NO3-转化为N2O或N2等一种或两种气体的非同化吸收过程,即NO3-、NO2-—NO-N2O-N2[1].该过程是自然界许多水体中结合态NO3转化为气态N2的重要形式,结合态NO3是水体初级生产的限制因素,解氮作...
齐振雄张曼平李德尚赵丽英董双林
关键词:氮收支对虾养殖实验围隔
海水养殖池塘溶氧平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1
1999年
采用围隔实验法,研究了施肥养殖台湾红罗非鱼(Oreochromismosambicus×O.niloticus)和投饵养殖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的海水池塘中溶氧的昼夜平衡。测定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水柱呼吸耗氧量和底泥呼吸耗氧量;用估测模型计算鱼、虾呼吸耗氧量及用差减法估计大气扩散作用引起的得氧或失氧。结果表明:在海水池塘溶氧的收入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占90%以上,大气扩散溶入低于10%;在海水池塘溶氧的支出中,水呼吸耗率约占62.48%,鱼、虾呼吸耗氧约占18.18%,底泥呼吸耗氧约占19.35%。
徐宁李德尚董双林
关键词:海水养殖池塘溶氧
影响水库鱼产力的基础环境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
1993年
本文以山东省30座代表性的大中型水库为样本,对影响水库鱼产力的基础环影境条件——集雨区性状、水库形态和水文状况各方面共计21项变量,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筛选。结果表明,影响水库鱼产力的主要因素是:集雨区的土壤、相对人口密度、植被覆盖率以及水文换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壤肥力,文中建立的土壤肥力指数(SF1),第一次定量证明了集雨区、土壤对水库营养水平乃至鱼产力的决定性作用。这些关键性影响因素可作为评价水库鱼产力的环境指标。
焦念志李德尚
关键词:水库环境因素
海水池塘施肥混养滤食性鱼贝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实验于1995年7月10日至9月16日,在烟台市黄海水产集团公司第二养虾场进行。采用围隔生态系实验法,利用4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5m×5m)初步研究了台湾红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bicus×O.niloticus)与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施肥混养的效果。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的生产力为1.24g/m2·d,负荷力为3830.0kg/hm2;罗非鱼的生产力为1.86g·(m2·d)-1,负荷力为1580.8kg/hm2。鱼贝对施入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15.06%和6.80%,比单养罗非鱼要高;总生产力和总负荷力都明显高于单养罗非鱼。
杨红生李德尚董双林
关键词:海水池塘施肥混养
鲤鱼种网箱越冬技术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1987—1988年在山东省平度县大泽山水库进行了鲤鱼种网箱安全越冬措施及影响因子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鲤鱼种沉箱越冬安全的制约因素是鱼体健壮程度和网箱位置的稳定。只要越冬前坚持饲喂,越冬期间网箱不位移,保持环境稳定,避免非正常能量消耗和死伤逃亡,即可保证较高的越冬成活率。1988年越冬成活率达92.53%(按重量计算88.53%).
张兆琪李德尚刘新张美昭李文旭许友山
关键词:鲤鱼鱼种网箱越冬
酵母及与藻类搭配对萼花臂尾轮虫饵料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5
1998年
研究了2种酵母单独投喂萼花臂尾轮虫的最适密度、饵料效果及与藻类搭配的投喂效果.结果表明,在5种密度下,面包酵母和啤酒酵母的最适密度分别为10和5×106个·ml-1.用面包酵母和啤酒酵母培养轮虫所得到的种群密度和瞬时增长率分别是用蛋白核小球藻培养的40.2%、26.0%和85.5%、76.6%.用面包酵母和蛋白核小球藻适当比例搭配投喂轮虫,其效果接近或超过单一用小球藻在最适密度下的培养效果.
王金秋李德尚
关键词:萼花臂尾轮虫面包酵母啤酒酵母
论水库施化肥养鱼的方法被引量:7
1990年
施肥可使水库的鱼产量提高4—5倍,达750—1500公斤/公顷。选择施肥的水库时要避开那些水草过于繁茂,因非生物性悬浮物多而透明度过低(<30cm)以及水交换过强的水库,酸性和硬度过低(<30°)的水库应先进行石灰处理后施肥。施肥之前宜用生氧量生物测验法测验水中的制约性营养盐及最适肥分配比。水库施肥追求的适宜肥度大致为透明度40—80cm,或最大毛生产力5—7 mgo_2/1。液体肥料比固体肥料好,肥料的施用浓度以氮0.5,磷0.05—0.1ppm 为宜,高温季节10—15天施肥一次,生长期的其余时间15—20天一次,无机肥中配合一定量的有机肥,特别是鸡粪或牛粪,混合施用,效果较好。
李德尚
关键词:水库养鱼施肥化肥养鱼水库
鲢放养和施肥对盐碱池塘围隔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20
2001年
报道了单养鲢 (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和施肥对盐碱池塘围隔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鲢的放养使浮游植物丰度、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增大 ,浮游植物小型化 ,生物量以小型硅藻和绿藻占优势 ,裸藻和金藻占有相当比重 ;浮游动物生物量减小 ,特别是枝角类的生物量无鱼围隔大于有鱼围隔 ,且多是较大型的种类 .施肥特别是施无机肥能显著地提高浮游植物丰度和初级生产力 ,浮游动物生物量也增大 .施有机肥围隔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虽高于有鱼对照围隔 ,但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含量、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P/R系数均较低 ,鲢鱼的生长最差 .文中讨论了滤食性鱼类和施肥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
赵文董双林张兆琪李德尚任日达樊国平
关键词:施肥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盐碱池塘鲢鱼
养虾池水层生物固氮作用的原位测定
2001年
侧重应用乙炔还原法进行养殖池水层生物固氮作用原位测定的具体操作步骤 ,并提出了应用医用注射器作为原位培养容器和对培养后生成的气体体积进行了校正的改进措施。列出了应用该改进方法测得的、不同对虾养殖池水层生物固氮作用速率为 0 .89~ 3.90 μg (L·h) ,最后还讨论了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包括注射器的透光度和容积大小。
齐振雄张曼平李德尚赵丽英董双林
关键词:乙炔还原法养虾池水层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