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胱蛋白酶...
  • 2篇肾炎
  • 2篇免疫
  • 2篇狼疮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感染分析
  • 1篇乙肝
  • 1篇乙肝表面抗原
  • 1篇诊治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损害
  • 1篇肾炎患者

机构

  • 6篇北京军区北戴...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煤矿工人...

作者

  • 6篇李岩
  • 5篇胡金川
  • 3篇杨琪
  • 3篇周敏
  • 3篇颜妍
  • 3篇马路
  • 3篇杨丹
  • 2篇陈松楠
  • 2篇潘涛
  • 1篇彭程
  • 1篇李姝华
  • 1篇于晓波
  • 1篇田亚平
  • 1篇温新宇
  • 1篇高艳红
  • 1篇周柱亮
  • 1篇田薇薇
  • 1篇菅强
  • 1篇姜梅
  • 1篇董洪方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0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狼疮肾炎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与肾组织病理的关系
2008年
我们研究了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C)水平与肾组织病理评分的关系,以期寻找一种无创、易行的方法评价LN患者肾病理变化和肾功能损害。
胡金川颜妍杨琪潘涛杨丹周敏李岩马路
关键词: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狼疮肾炎肾功能损害病理评分肾组织
金标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方法学比较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对金标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对1024份健康体检血清标本同时用金标法和ELISA检测HBsAg,以ELISA法为标准,对金标法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以ELISA为标准,1024份血清中金标法有5份假阴性,9份假阳性,灵敏度为99.51%,特异度为99.12%,准确度为98.63%。结论ELISA步骤多,时间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批量检测。金标法快速简便,单份检测,无需任何仪器,适合急诊检测,但灵敏度、特异性稍差,特别是针对小三阳和乙肝携带者有漏诊可能。因此实验室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工作情况选用。
李岩姜梅陈松楠李娜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金标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在肾脏病诊治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胡金川颜妍杨琪杨丹周敏邹永红李岩马路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肾脏病诊治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对评价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病理损害程度的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评价肾小球病理损害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狼疮性肾炎患者93例,入院后测定血清cystatin C,并行肾穿刺活检,对肾小球病理进行评分。分析cystatin C与肾小球病理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病理分级间cystatin C水平的差异。结果:血清cystatin C与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病理评分(r=0.7538,P=0.000)呈正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肾小球病理1~3级间cystatin C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清cystatin C水平可以客观地评估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病理损害程度,是检测肾小球病理及功能改变的理想血清标志物。
胡金川颜妍杨琪潘涛杨丹周敏李岩马路周柱亮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
2012-2013年医院感染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的情况,为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2013年15 335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医院感染率及医院重点部位环境细菌监测。结果 2012年一~四季度住院患者感染率分别为1.99%、1.89%、2.42%、2.03%,2013年一~四季度住院患者感染率分别为1.73%、1.72%、2.22%、2.15%,各季度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重点部位环境监测合格率以消毒液、压力灭菌器和灭菌后医疗物品最高100.00%,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最低,2012及2013年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82.22%和8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感染率调查分析更加了解医院感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陈松楠李姝华菅强彭程胡金川李岩于晓波
关键词:医院感染感染率
红细胞补体受体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发病风险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肝细胞癌(HCC)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102例HCC患者(HCC组)和9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选取CR1的5个标签SNP位点(rs4844600 G〉A、rs17048010 T〉C、rs3818361 C〉T、rs11118167 T〉C和rs9429945 C〉T)进行检测,分析两组的红细胞CR1基因各SNP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单体型的分布差异及其与HCC患病风险的关系。同时按照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原则分别从对照组和HCC组中选取52例和53例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红细胞CR1的几何平均荧光强度比值(GMFIR)。结果两组rs4844600 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1基因rs4844600 G〉A/GG基因型携带者患HCC的风险为非携带者的2.458倍(95%CI:1.357~4.451),GA基因型携带者患病风险是非携带者的0.404倍(95%CI:0.218~0.746),其等位基因G携带者患病风险为非携带者的1.945倍(95%CI:1.183~3.199)。rs17048010 T〉C、rs3818361 C〉T、rs11118167 T〉C、rs9429945 C〉T这4个SNP位点和rs11118167-rs3818361-rs17048010/TCT、TTC、CCT、TTT这4种单体型与HCC的患病风险无关(P〉0.05)。HCC组CR1的GMFIR水平为3.257±1.191,高于HCC组的2.652±0.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4,P=0.008)。结论 HCC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CR1基因SNP位点rs4844600 G〉A与HCC发病关联。
胡金川田亚平田薇薇温新宇高艳红王玲董洪方李岩
关键词:肝细胞癌红细胞免疫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