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纤溶
  • 6篇心肌
  • 6篇凝血
  • 6篇纤溶系统
  • 6篇梗塞
  • 5篇心肌梗塞
  • 5篇溶栓
  • 4篇细胞
  • 3篇心病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溶栓疗法
  • 3篇凝血及纤溶系...
  • 3篇凝血系统
  • 3篇疗法
  • 3篇淋巴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3篇冠心病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药物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首都医学院

作者

  • 13篇李岩
  • 6篇那开宪
  • 5篇李天潢
  • 5篇顾复生
  • 3篇滕一星
  • 2篇金晔
  • 1篇严松彪
  • 1篇孙志
  • 1篇陈佳宁
  • 1篇吴林
  • 1篇徐雪松
  • 1篇苏建荣
  • 1篇徐小用
  • 1篇张栋
  • 1篇贾宝祥
  • 1篇李志安
  • 1篇王宝元
  • 1篇徐秀红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02
  • 2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1997年
本文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溶栓治疗的43例患者进行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的测定,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4h、12h、24h、48h及1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溶酶原(PLG)、α_2抗纤溶酶(α_2AP)、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含量(D=Dimer)、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活化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PAI),其结果显示,溶栓组冠脉再通26例(60.5%),溶栓前与溶栓后4h相比冠脉再通组t-PA活性明显高于未通组(P<0.01),PLG活性及Fg含量的降低幅度再通组明显高于未通组,建议溶栓中应把测定t-PA、PAI、PLG及Fg作为判断溶栓治疗效果的指标.
那开宪李岩李天潢顾复生
关键词:凝血系统纤溶系统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纤溶酶原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的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应用链激酶(SK)、重组链激酶(r-SK)、尿激酶(U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比较其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变化。方法对43例经溶栓治疗(SK8例,r-SK13例,UK16例,rt-PA6例)的AMI患者,分别于溶栓前后动态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纤溶酶原(PLG)、α2抗纤溶酶(α2A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等指标的活性或含量。结果应用SK、r-SK、UK、rt-PA溶栓治疗后,均会引起凝血活性的明显降低与纤溶活性的明显增高。SK与r-SK对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影响略高于UK。rt-PA对FG含量影响低于另外3者(P值均<005)。
李岩那开宪李天潢顾复生顾复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凝血系统纤溶系统
一种预测BTK抑制剂耐药性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BTK抑制剂耐药性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生物标志物为SMPD1或SPHK1;所述BTK抑制剂耐药性是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对所述BTK抑制剂的耐药性。该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预测弥...
车轶群魏俊皓韩鑫宇李岩金晔
冠心病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
1998年
为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我们对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1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溶酶原(PCG)、α_2抗纤溶酶(α_2AP)、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等凝血及纤溶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与SA相比,UA及AMI患者t-PA活性、t-PA/PAI比值明显降低(P<0.05),血浆PAI活性、Fg含量及D-Dimer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说明μA及AMI患者存在明显凝血活性增强及纤溶系统功能减退,这对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那开宪余平李岩李天演顾复生
关键词:心绞痛凝血纤溶系统心肌梗塞
噬血细胞形态在感染相关HLH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2023年
目的研究感染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IAHLH)患者骨髓涂片噬血细胞(HPC)形态不同, 其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细胞因子水平、疾病预后是否有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初治IAHLH共24例, 选择非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感染性疾病20例为对照组。IAHLH组年龄(34±13)岁, 男17例(71%), 女7例(29%);非HLH组年龄(43±16)岁, 男14例(70%), 女6例(30%)。复检初诊骨髓涂片, 将HPC分为不吞噬有核细胞的HPC-1型和吞噬有核细胞的HPC-2型。比较IAHLH组和非HLH组、骨髓有HPC和无HPC、骨髓仅见HPC-1和骨髓可见HPC-2的患者确诊后1年内病死率、HLH-2004诊断相关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8、干扰素(IFN)-γ水平的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热、肝大和脾大阳性率、病死率在IAHLH组依次为100%(24/24)、63%(15/24)、92%(22/24)、46%(11/24), 非HLH组依次为55%(11/20)、0(0/20)、25%(5/20)、0(0/20),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骨髓有无HPC、HPC是否吞噬有核细胞的IAHLH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可见HPC-2和骨髓仅见HPC-1的IAHLH患者的IFN-γ水平分别为400(246, 532)、146(38, 180)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前者高于后者[P=0.02, 95%CI 233(75.8~397)], 其他细胞因子和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C是否吞噬有核细胞, IAHLH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病死率无差异, 但巨噬细胞激活因子IFN-γ水平有差异, HPC吞噬有核细胞者其IFN-γ水平更高。
陈佳宁李岩金爽徐小用吴林车轶群
关键词:噬血细胞干扰素-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
不同溶栓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链激酶(SK)、重组链激酶(rSK)、尿激酶(U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期间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变化,探讨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同溶栓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对43例经溶栓治疗(SK8例,rSK13例,UK16例,rtPA6例)及14例未经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小时和1周共6次,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纤溶酶原(PLG)、α2抗纤溶酶(α2A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等指标的活性或含量。结果:溶栓组冠脉再通26例(60.5%)、应用SK、rSK、UK、rtPA溶栓治疗后,均会导致PT、APTT的明显延长,tPA活性、D二聚体含量的明显增高,PLG、α2AP、PAI1活性与FG含量的明显降低(与溶栓前比较,P均<0.01)。但这种变化为时较短,至溶栓后12小时,各项指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tPA与PAI1已回至溶栓前水平。SK与rSK对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影响略高于UK,rtPA对FG含量影响最小。冠?
李岩那开宪李天潢顾复生顾复生
关键词:溶栓疗法凝血系统链激酶尿激酶
一种预测BTK抑制剂耐药性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BTK抑制剂耐药性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生物标志物为SMPD1或SPHK1;所述BTK抑制剂耐药性是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对所述BTK抑制剂的耐药性。该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预测弥...
车轶群魏俊皓韩鑫宇李岩金晔
血液病整合诊断在医学检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与探讨被引量:7
2018年
血液病学实验诊断涉及知识面广,理论知识内容复杂,实验诊断方法种类繁多,涉及到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学、分子及遗传学、病理学等多个复杂学科与技术,在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专业学习与掌握相对困难[1],关于多种检验结果的判读与综合分析,学生们常常会感到困惑,难以形成准确的诊断结论,也有学者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并进行改革尝试。
李岩徐雪松孙志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胞化学流式细胞血液病学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后24小时内血浆纤溶系统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1997年
动态检测了6例急民生心肌梗塞患者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24小时内,纤溶酶原中具有α2纤溶酶抑制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活性或含量变化。结果:AMI患者经uk溶栓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LG、α2PI活性均迅速降低,2小时后则逐渐回升,两者呈同步变化。
李岩严松彪沈路华赵淑芳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栓疗法纤溶系统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4
1998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1例AMI患者(37例溶栓治疗,14例未溶栓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4h、12h、24h、48h、1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溶酶原(PCG)活性、α2抗纤溶酶(α2AP)活性、纤维蛋白原(Fg)含量、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AMI溶栓治疗后4h,PCG、α2AP活性及Fg含量大幅度降低,D-Dimer含量明显增高,PT、APTT明显延长;溶栓后48h各项指标已分别恢复至溶栓前水平。结论:溶栓治疗可使AMI患者凝血活性明显减弱,纤溶活性明显增强,但溶栓剂的作用时限短暂,监测PT、APTT、Fg等指标对预防出血有一定意义。
那开宪李岩李天潢顾复生
关键词:心肌梗塞凝血纤溶系统溶栓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