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治疗中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评价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盐酸替罗非班(四联)联合使用治疗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7例,其中观察组57例,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盐酸替罗非班2~3d.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在7d内全因死亡、顽固性心绞痛发生率、4d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方面均有下降(P<0.05),但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内轻度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治疗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李岚 姜述斌 帕尔哈提 张保俭 毛拉提 马俊 许力舒关键词:替罗非班 利伐沙班治疗高龄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治疗高龄(年龄≥80岁)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符合标准的1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心房颤动的一般治疗,同时治疗组54例患者口服利伐沙班10 mg/d,对照... 姜海兵 李岚 李秀芬 姜述斌治疗ACS急诊PCL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7年 目的:观察比伐芦定联用半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因ACS就诊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术中血栓负荷重并使用比伐芦定或肝素联用半剂量替罗非班抗栓者212例,根据使用抗栓方案不同分为比伐芦定+半量替罗非班组及肝素+半量替罗非班组。分析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冠脉影像特点等一系列基线资料,观察两组心功能情况、术中TIMI血流的变化、术后出血和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比较其中差异。结果:比伐芦定+半剂量替罗非班组(n=119)与肝素+半量替罗非班组(n=93)比较,TIMI血流情况、心功能情况、术后30 d MACE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再次心肌梗死、卒中、死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h、72h、30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伐芦定组低于肝素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联用半量替罗非班应用于ACS患者急诊PCI术中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与肝素+半量替罗非班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血风险降低,安全性提高。 匡隽 李岚 姜海兵 马骏 姜述斌关键词:肝素 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诱导严重血小板减少症七例 被引量:12 2009年 在我国接受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趋于增多,国内外曾报道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诱导血小板减少症(GIT)。我们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各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GIT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 李岚 姜述斌 帕尔哈提 张保俭 李秀芬 许力舒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糖蛋白 Sglt2i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在射血分数轻度减低型心衰患者的治疗认识 2023年 心衰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心脏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现阶段的发病率、住院率以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以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炎症介质的释放密切相关,最终引起心室重构,西医药物治疗对一些反复入院的顽固性心衰患者疗效欠佳,随着祖国医学在慢性心力衰竭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很大的进步,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射血分数轻度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进行总结归纳,为更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提供思路。 朱明洁 李岚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7例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原因。方法:对7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成功射频消融术后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而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进行镇静、止痛治疗,而不进行溶栓治疗。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心电图、肌钙蛋白T、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结果:7例患者均为显性预激综合征,其中右后间隔旁道3例、左侧游离壁旁道4例,所有患者术后心电图T波的方向与术前心脏激动顺序改变时QRS波群方向一致。3例右后间隔旁道患者下壁导联T波倒置深度Ⅲ>aVF>Ⅱ,出现ST压低;4例左侧游离壁旁道患者高侧壁导联T波倒置深度aVL>Ⅰ,V1~V6导联出现不同程度J点抬高、J波和ST段水平抬高;镇定和止痛等对症治疗2~3 d,心前区疼痛消失,肌钙蛋白T阴性(射频消融术后4~6 d),CK-MB均正常,随访8~10 w后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急诊专业的医师对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缺乏认识;医生没有仔细询问病史,对射频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认识不足;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认识不全面。以上是导致错误诊断的重要的原因。 姜述斌 李岚 帕尔哈提.吐尔逊 张保俭 毛拉提 马俊 许力舒关键词:预激综合征 电张调整性T波 急性心肌梗塞 误诊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误诊为病毒心肌炎8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报告并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hypothyroid heart disease)误诊的原因。方法:对8例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探讨误诊的原因。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除一般表现外,多以心血管系统表现为主,易误诊。结论: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认识不足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误诊的主要原因。 张保俭 姜述斌 帕尔哈提.吐尔逊 李岚关键词:误诊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4年 近年来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已被提议可作为胰岛素抵抗的简单可靠的替代指标,是心血管病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研究表明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显著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在一定水平上可以反应周身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心血管事件预测方面的优势。基于国内外文献,现主要就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最新研究进展作以总结叙述。 蒋叶 温晓林 买买提·依斯热依力 李岚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迟发性血肿16例分析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股动脉迟发性血肿发生情况及血肿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股动脉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征、血肿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PCI术后30~80h患者大、小便或轻微用劲时,穿刺部位及其周围突然出现疼痛或原有疼痛突然加重伴有局部肿胀、大汗、恶心,严重时出现低血压等异常变化。15例患者通过限制肢体活动,局部绷带继续加压包扎24~48h,疼痛逐渐消失局部肿胀逐渐缩小;1例患者腹股沟下局部切开止血引流。结论:年龄偏大、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压增高增加了术后迟发性血肿发生的可能性。穿刺针刺入动脉血管部位不当是造成介入迟发性血肿的重要因素。抗栓药物联合应用促使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限制肢体活动,局部绷带继续加压包扎24~48h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措施。如疗效欠佳可给予切开引流、止血等处理。 李岚 帕尔哈提.吐尔逊 张保俭 姜述斌关键词:迟发性血肿 眼心反射在自主神经功能检查过程中的作用解析 2014年 目的:探讨眼心反射在字数神经功能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教学医院2012年~2014年90例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CAN)患者的资料,在教学过程引入目标教学法,将患者的检查资料作为教学目标,患者均进行眼心反射及心率变异性(HRV法)检查,让学生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眼心反射和HRV法的阳性数分别为42(46.7%)和40(44.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心反射与LF/HF关系最为密切,有相关性。结论目标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常态分布的形式,从认知、情感等方面进行带教,密切了带教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在本次教学中得出结论,眼心反射与HRV有相关性,但是不能作为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常规筛查方法。 浏梦 李岚 张保俭关键词:眼心反射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心率变异性 心血管疾病 临床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