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ntermedin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 观察intermedin(IMD)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RI组、转空质粒组、转IMD质粒组.动物右肾切除后,用超声微泡技术将质粒转染入肾脏,1周后制作肾脏IRI模型.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损伤,比色法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问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及内皮素1(ET-1)表达.TUNEL染色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结果 PAS染色结果显示,IRI组肾小管及间质病理损伤显著重于对照组(P〈0.01);转IMD组肾组织病理损伤则显著轻于IRI组(P〈0.01).IRI组肾组织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PO活性、活性caspase-3、MDA含量及ICAM-1、P选择素和ET-1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转IMD组SOD活性显著高于IRI组(P〈0.05),MPO活性、活性caspase-3、MDA含量及ICAM-1、P选择素和ET-1表达均显著低于IRI组(均P〈0.01).TUNEL染色显示,IRI组肾组织凋亡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34.83%±8.75%比3.33%±0.47%,P〈0.01);转IMD组肾组织凋亡细胞数(20.67%±7.71%)则较IRI组显著减轻(P〈0.01).转空质粒组和IRI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MD能减轻肾脏IRI,其机制至少部分与抑制氧自由基生成、炎细胞浸润及炎性因子ICAM-1、P选择素生成、ET-1生成、细胞凋亡有关,从而减轻肾组织局部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的活性氧.
- 李宏李荣山乔晞朱国贞黄晓光邵珊白波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氧化性应激转染INTERMEDIN
- 垂体中叶素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垂体中叶素(IMD)对肾脏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空质粒组、IMD质粒组.动物右肾切除后,采用超声微泡法,将空质粒或IMD质粒转染入左肾,1周后制作肾脏I/R模型.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检测Bax、Bcl-2、Fas的mRNA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caspase-8、-9的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细胞凋亡率增高,Bax、Fas mRNA表达增加,bcl-2 mRNA表达下降,caspase-8、-9活性增强,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与I/R组相比,IMD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Bax、Fas的mRNA表达下降,bcl-2的mRNA表达增加,caspase-8、-9活性减弱,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转空质粒组与I/R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MD能上调bcl-2表达,降低bax、Fas的表达,降低caspase-8、-9活性,从而抑制肾脏I/R损伤所诱导的凋亡.
- 刘新艳刘兴花乔晞李宏李荣山
- 关键词:肾脏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
- 维生素E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E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RI组和维生素E组。动物右肾切除1周后,夹闭左肾动脉制作IRI模型,24h后取肾标本,维生素E组右肾切除后给予维生素E50mg/d灌胃至再灌注24h。半定量分析肾脏病理损伤、TUNEL检测肾组织凋亡、比色法测肾组织caspase-3活性。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IRI组肾脏病理损伤严重、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caspase-3活性明显增高(P<0.01);②与IRI组相比,维生素E处理组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caspase-3活性明显减少(P<0.01)。结论维生素E能抑制肾脏IRI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途径实现的。
- 李宏李荣山乔晞朱国贞邵珊白波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肾脏凋亡CASPASE-3维生素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