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宏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营养化
  • 5篇水体
  • 5篇富营养化
  • 4篇富营养化水体
  • 3篇土壤
  • 3篇土壤技术
  • 3篇改性
  • 2篇底泥
  • 2篇藻毒素
  • 2篇水华
  • 2篇污染
  • 2篇降解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群落
  • 1篇底栖动物群落...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动物群落结构
  • 1篇嗅味
  • 1篇嗅味物质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生...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潘纲
  • 8篇李宏
  • 5篇李梁
  • 4篇张洪刚
  • 4篇代立春
  • 4篇尚媛媛
  • 3篇李巧霞
  • 3篇毕磊
  • 3篇王丹
  • 2篇古小治
  • 2篇钟继承
  • 2篇王丽静
  • 2篇黎丽雯
  • 1篇颜庆云
  • 1篇龚志军
  • 1篇余育和
  • 1篇朱广伟
  • 1篇施文卿
  • 1篇袁玉婷
  • 1篇何林宸

传媒

  • 4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改性当地土壤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综合效果研究:Ⅰ.水质改善的应急与长期效果与机制被引量:10
2012年
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太湖梅梁湾围隔内研究了改性当地土壤絮凝除藻及其对水质改善的应急和长期效果,并结合室内实验研究了该技术防控底泥再悬浮和减少底泥二次污染的长效机制.现场围隔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当地土壤除藻30 min后,TN、NO3--N、NH4+-N、TP、PO34--P和Chl.a的去除率分别为66%、57%、60%、93%、92%和98%;长期监测结果表明,与对照区域相比,围隔内的TN、NH4+-N、NO3--N、TP和PO34--P在处理后11个月内的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9.83%、52.30%、48.53%、18.75%和60.00%.室内再悬浮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土壤和沙子抗再悬浮能力较未改性土壤分别提高了3和5倍.室内柱培养结果表明改性土壤絮凝除藻和沙土覆盖相结合可有效提高表层沉积物-水界面的氧化还原电位和溶解氧,使沉积物向水体的TP和TN通量从源逆转成汇,PO34--P和NH4+-N通量大幅度降低.改性土壤技术在利用絮凝除藻快速改善水质后,可通过改性沙/土分层底泥调控分别达到对藻絮体再悬浮的物理控制和营养盐再释放的化学控制,通过将亚表层底泥中的藻细胞分解并被沉水植物根系吸收,可实现对底泥中水华蓝藻复苏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长效生态控制.
潘纲代立春李梁尚媛媛李宏毕磊何林宸王丽静王丹李巧霞黎丽雯古小治钟继承余育和颜庆云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富营养化控制水华控制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结合内标物测定水体中微囊藻毒素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测定水体中MC-RR和MC-LR的方法,比较了内标的加入对不同水样富集体积下MCs测定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腈和水(均含0.1%甲酸)为流动相时,MC-RR和MC-LR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分离柱(2.1 mm×100 mm i.d.粒径1.7μm,孔径130)于4 min内完全分离.经优化质谱参数,选择m/z 519.8>134.3和995.5>134.6分别为MCRR、MC-LR质谱检测的定量离子对.方法学验证表明,在所设定的色谱、质谱参数条件下,UPLC-MS/MS对MC-RR和MC-LR的检出限分别为2.0 ng·L-1和1.0 ng·L-1,定量限分别为为6.0 ng·L-1和3.0 ng·L-1,回收率分别达98.9%—106.5%和98.4%—101.5%.测定太湖梅梁湾水样时,当水体中MCs浓度达到UPLC-MS/MS方法定量限20倍时,可通过加入内标物亮氨酸脑啡肽,实现快速(不经过水样富集)且准确(相对标准偏差<5.0%)的MC-RR与MC-LR测定.
李宏潘纲张洪刚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内标
一种一步法制备Al<Sup>3+</Sup>-壳聚糖-粉煤灰三元复合絮凝剂用于富营养化水体除藻除浊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步法制备Al<Sup>3+</Sup>-壳聚糖-粉煤灰三元复合絮凝剂的方法,具体的说,就是首先用酸提取粉煤灰中的Al<Sup>3+</Sup>,同时以此酸提液溶解壳聚糖,经过络合反应使Al<Sup>3+...
潘纲李宏李梁
文献传递
改性当地土壤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综合效果研究:Ⅲ.模拟湖泛水体的应急治理效果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探索原位解决湖泛引起的水体感官和水质恶化问题,本研究在室内考察了改性当地土壤对湖泛黑物质的絮凝去除效果及土壤和沙子覆盖对絮体再悬浮的抑制作用,并在梅梁湾围隔实验中考察了改性当地土壤湖泊综合修复技术对模拟湖泛水体嗅味物质和营养盐的去除及水体溶解氧(DO)的改善效果.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土壤对湖泛水体黑物质的絮凝去除效果比聚合氯化铝更佳,在55 mg/L的壳聚糖改性土壤投加量时,水体浊度从对照的>2000NTU降低到5 NTU,土壤和沙子覆盖能够有效地减少湖泛水体黑物质絮凝去除后的再悬浮.现场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处理30 min后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达到97.0%,嗅味物质DMTS和MIB的去除率达到75.0%以上,水体表层DO增加了75.0%,底层DO增加了183.5%.改性当地土壤湖泊综合修复技术对湖泛水体的感官和水质起到明显的应急改善效果.
代立春潘纲李梁李宏毕磊尚媛媛王丽静王丹张洪刚李巧霞古小治钟继承
关键词:嗅味物质臭氧
改性当地土壤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综合效果研究:Ⅱ.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响应被引量:7
2013年
从2010年10月开始在太湖梅梁湾围隔内实验区实施了改性当地土壤技术,在研究其对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长效控制作用的同时,重点研究了底栖动物群落对此技术的响应.研究发现:经过11个月的处理,相比对照区,实验区内软体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增长了124%和33.8%,底栖动物Margalef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增长了41.1%和18.5%.环境因子和底栖动物群落的典范对应分析发现叶绿素a、温度、溶解氧和总磷对底栖动物群落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通过改性当地土壤技术降低水体营养盐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增加底泥表层溶解氧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底栖动物生境,提高其物种多样性.
尚媛媛潘纲代立春李梁李宏毕磊王丹李巧霞龚志军
关键词:富营养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一种修复受污染水体和底泥的材料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修复受污染水体和底泥的材料和方法。具体的说,就是采用无毒无害的固体颗粒物,经过一定方式负载微生物后制得复合材料,用所述复合材料原位絮凝或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并转移至底泥中,以达到对水体中污染物原位收集、浓缩...
潘纲尚媛媛代立春李宏
文献传递
蓝藻对太湖底泥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和机理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因自然或人工沉降的太湖蓝藻在厌氧条件下作为碳源对底泥微生物反硝化脱氮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底泥总氮、化合态氮素、挥发性脂肪酸(VFAs)、COD、电位和pH等指标的监测,发现藻体中大量的生物可降解碳素在厌氧消解后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等一些可供反硝化菌直接利用的小分子物质,2×藻组VFAs含量可达2232.96μl/L,1×藻组可达1263.36μl/L,最高可达42.1%,为对照组(无添加蓝藻)的2.43倍,从而促进了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还原成N2和N2O的过程,提高氮素的去除率.但底泥中沉降蓝藻需要一定的降解时间,前4天添加冷冻干蓝藻粉的处理组COD降解率较低,电位处于正值,体系中产生硝态氮,随后COD持续降低,添加2×藻组COD最大去除率为42.08%,1×藻组为32.93%,对照组仅为14.46%,表明藻细胞中的碳素已开始被利用.本研究表明沉降蓝藻细胞能够为底泥中的反硝化过程提供可利用碳源,并深入揭示了沉降蓝藻作为碳源促进底泥反硝化过程的机理和对底泥中C、N的影响,为在湖泊治理中降低氮素的内源污染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黎丽雯潘纲李梁李宏施文卿张洪刚朱广伟
关键词:碳源反硝化挥发性脂肪酸太湖
一种获得可持续降解藻毒素的微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得可持续降解藻毒素的微生物的方法,即从受藻毒素污染的底泥中提取有效成分,经一定比例的浓缩,作为培养基来富集、筛选、分离藻毒素降解菌。通过该法分离与培养出的藻毒素降解菌在天然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持续且...
潘纲袁玉婷李宏张洪刚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