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春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社区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8
- 2010年
-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入组前后实施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以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结果:治疗12个月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QOLI-74心理健康因子评分和社会功能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服药依从性。
- 李守春卢振胜胡雅伟杨瑞香秦东葛欣伟汪敏杨敏孔祥娟
-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社区干预生活质量依从性
-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青少年抑郁症非常普遍,它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于青少年抑郁症有很多干预措施,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实施目前可用的有效治疗措施。一般来说,常规的治疗措施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然而随着青少年抗抑郁药处方开具频率的不断增加、大量关于心理措施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文献的发表,关于这些干预措施对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有效性仍然存有争议。本文将结合目前有限的临床研究证据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梁家云李守春于世江司天梅
-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 综合干预对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31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干预前后采用SCL-90问卷进行测试。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4个因子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研究组SCL-90各因子分干预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结论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给予综合干预,而干预结果提示综合干预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李守春陈常云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亲属心理健康综合干预
- 氯氮平合并利培酮与氯氮平合并舒必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研究对比氯氮平合并利培酮与氯氮平合并舒必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把住院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氯氮平合并利培酮治疗,B组应用氯氮平合并舒必利治疗,观察8周。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 A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为70%,B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为63.3%。两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TESS总分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B组副反应大。结论 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氯氮平合并利培酮与氯氮平合并舒必利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A组副反应轻。
- 孔庆任杨瑞香李守春卢振胜李俊业陈霞
- 关键词:氯氮平利培酮舒必利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 生活技能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1]、阴性症状量表(SANS)[1]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2]进行评定。结果训练组NOSIE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1),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技能训练能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陈常云李守春陈维香
- 关键词:生活技能训练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
- 家庭健康教育和个体化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随访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和个体化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人。研究组进行家庭健康教育并对患者个体化管理,对照组只进行药物干预。所有患者均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并评定康复效果。结果:12个月后,研究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GQOLI-74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健康教育和个体化管理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 李守春卢振胜安晓东
-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 不同干预方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药物干预,研究组在药物干预基础上进行社区随访干预。所有患者均评定简明精神量表(BP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并评定康复效果和冲动暴力行为发生率。结果 12个月后,研究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GQOLI-74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随访干预能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 安晓东李守春
-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康复效果
- 帕罗西汀单用与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对强迫症疗效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5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组,疗程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A,HAMD的评分均显著下降,而合并喹硫平组更明显。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可以提高疗效。
- 宋思佳王松梅李守春李建辉陈利
- 关键词:帕罗西汀喹硫平强迫症
- 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行为干预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将3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恢复情况、半年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加强健康心理教育和行为干预,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陈常云李守春郭公慧高悦顺程晓静
-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行为干预生活质量
- DBT联合舍曲林治疗伴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辨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联合舍曲林治疗伴有自杀意念(suicidal ideation,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38例伴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给予舍曲林联合DBT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分别于基线和治疗后第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患者的疗效、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估病情变化。结果观察组(89.47%)和对照组(63.16%)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末,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HAMD-24减分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BSI-CV总分、SI强度、自杀危险性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BSI-CV总分、SI强度、自杀危险性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BT联合舍曲林治疗伴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 万德燕董欣欣李守春
-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自杀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