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孟

作品数:162 被引量:340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57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5篇学成
  • 45篇化学成分
  • 40篇细胞
  • 37篇葶苈
  • 37篇葶苈子
  • 31篇化学成分研究
  • 25篇化合物
  • 21篇地黄
  • 21篇药物
  • 20篇色谱
  • 19篇活性
  • 18篇黄酮
  • 17篇类化
  • 17篇类化合物
  • 16篇甲醇
  • 15篇柱色谱
  • 14篇中药
  • 14篇洗脱
  • 13篇生地黄
  • 11篇酚酸

机构

  • 159篇河南中医药大...
  • 13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河南省中医药...
  • 1篇暨南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61篇李孟
  • 144篇冯卫生
  • 117篇郑晓珂
  • 39篇张志广
  • 38篇曾梦楠
  • 34篇孙彦君
  • 32篇王小兰
  • 31篇赵璇
  • 28篇陈辉
  • 17篇克迎迎
  • 16篇翟英英
  • 15篇王绅
  • 15篇张鑫
  • 15篇张艳丽
  • 14篇郝志友
  • 14篇王俊敏
  • 11篇弓建红
  • 9篇宋楷
  • 8篇袁培培
  • 8篇张莉

传媒

  • 12篇中国药学杂志
  • 9篇中医药管理杂...
  • 8篇药学学报
  • 8篇中药材
  • 6篇中成药
  • 5篇中草药
  • 5篇2013全国...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中国药房
  • 3篇中国教育技术...
  • 3篇2013中国...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年份

  • 5篇2024
  • 19篇2023
  • 30篇2022
  • 14篇2021
  • 14篇2020
  • 15篇2019
  • 17篇2018
  • 11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8篇2013
  • 1篇2012
1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从地黄中提取的新倍半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从地黄中提取的新倍半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可有效解决对心肌细胞进行保护及治疗的用药问题,方法是,生地黄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减压浓缩,浸膏用水溶解,离心过滤,滤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用水、甲醇冲柱,将洗脱液减...
王小兰李孟冯卫生郑晓珂赵威宋楷张婧柯
文献传递
南葶苈子水提物对多柔比星诱导H9c2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明南葶苈子水提物对多柔比星(doxorubicine,Dox)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应用5μg·m L^(-1)Dox处理H9c2细胞诱导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南葶苈子水提物不同剂量给药组,检测细胞活力,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性氧(ROS)、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凋亡通路关键蛋白p53、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使用UPLC-MS联用的方法分析鉴定南葶苈子水提物中主要成分峰。结果南葶苈子水提物能提高H9c2细胞活力(P <0. 01),降低凋亡水平(P <0. 01),改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与ROS水平(P <0. 05),改善细胞内SOD及GSH-PX酶活力、LDH、MDA水平(P <0. 01或P <0. 05),调节凋亡通路关键蛋白caspase-3、Bax/Bcl-2、p53蛋白表达水平(P <0. 01或P <0. 05),同时,共分析鉴定了南葶苈子水提物中7种含量最高的成分。结论南葶苈子水提物可以有效保护由Dox引起的H9c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细胞的氧化应激,抑制内源性凋亡通路,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
冯卫生杨方方杨方方张莉白志尧李孟樊慧李孟郑晓珂
关键词:南葶苈子H9C2细胞氧化应激
藤黄酸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藤黄酸是藤黄科植物藤黄树Garcinia hanburyi Hook.f.的主要活性成分,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其溶解度低、半衰期短、稳定性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了改善上述缺点,提高藤黄酸的生物利用度,已有较多研究采用共价结合和物理包封法获得了具有靶向性、高渗透性、稳定性、生物兼容性、体内长循环等性质的新型藤黄酸给药系统,如聚合物前药递送系统、缺氧型前药递送系统、磁场响应型前药递送系统、多环境敏感型前药递送系统、仿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等。本文对以上藤黄酸的新型给药系统及其特点进行综述,结果显示,药物载体的设计,较大程度地改善了藤黄酸的自身缺陷,藤黄酸药物载体中引入更多的响应基团可能会使其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
吕邵娃苏发丽郭玉岩李孟赵洋张欢李建民
关键词:藤黄酸给药系统生物利用度
辛夷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8
2015年
目的研究辛夷(Magnolia biondii Pamp.)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柱及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香草酸-4-O-β-D-葡萄糖苷(1),3-甲氧基-4-羟基苯-1-O-β-D-葡萄糖苷(2),香草酸甲酯(3),咖啡酸(4),3,4,5-三甲氧基苯-1-O-β-D-葡萄糖苷(5),苄基-O-β-D-葡萄糖苷(6),苄基-O-β-D-半乳糖苷(7),紫丁香苷(8),香草酸葡萄糖酯(9),香草酸(10),1'-(3,4-二羟基肉桂酰)环戊烷-2',3'-二醇(11),东莨菪苷(12),7-甲氧基香豆素-6-O-β-D-葡萄糖苷(13)和莨菪亭(14)。结论化合物1~9,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冯卫生王建超何玉环郑晓珂宋楷张艳丽李孟赵威
关键词:木兰科酚酸香豆素紫丁香苷咖啡酸
泡桐花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玄参科泡桐属植物泡桐Paulownia fortunei(Seem.)Hemsl.的花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运用50%丙酮闪式提取法提取泡桐花,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
张靖柯吕锦锦李孟赵璇张志广何玉环李苗郑晓珂冯卫生
关键词:化学成分黄酮类核酸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浅析
2023年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抓好课程建设的主阵地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从挖掘思政元素,深化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德育能力;发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秀团队、先进个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课程思政评价、监督、奖励体系;构建党建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模式等方面,探讨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孙彦君于恩中陈辉冯卫生李孟薛贵民张艳丽司盈盈赵珍珠郝志友
关键词:高校
生地黄的化学成分研究(Ⅳ)
目的:研究常用中药玄参科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化学成分。方法:对生地黄采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运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等柱色谱技术...
李孟翟英英张鑫克迎迎张明辉王小兰郑晓珂冯卫生
关键词:生地黄木脂素核苷酸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从北葶苈子中分离到的一个新苯乙酰胺类化合物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 CHP-20、ODS、硅胶、半制备液相等柱色谱技术,从北葶苈子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结构分别为:葶苈胺A(1)、cis-desulfoglucotropaeolin(2),trans-desulfoglucotropaeolin(3)。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苯乙酰胺类化合物,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对化合物desulfoglucotropaeolin的构型进行了确定。
李孟郑晓珂张志广张靖柯赵璇杨雁芸王小兰匡海学冯卫生
关键词:独行菜苯乙酰胺硫苷
北葶苈子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北葶苈子Lepidium apetalum Willd.水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 CHP-20,ODS,Silica gel等柱色谱技...
李孟张志广张靖柯赵璇杨雁云王小兰郑晓珂匡海学冯卫生
关键词:化学成分
石胆草碳苷B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石胆草碳苷B(CB)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β_(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AD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10 mg·kg^(-1))、CB组(10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脑内注射Aβ_(25-35)(300μmol·L^(-1))建立AD小鼠模型。Y迷宫、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尼氏染色和电镜观察海马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内Aβ_(1-42)/Aβ_(1-40)、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生化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脑内活性氧(RO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脑内LC_(3)B,Beclin-1和P62相关自噬蛋白水平。体外培养PC-12细胞,结合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观察CB对Aβ_(25-35)诱导PC-12细胞的影响是否与自噬有关,从而进一步阐释CB干预AD的作用机制。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CB可显著改善Aβ_(25-35)诱导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及尼氏染色显示CB可显著改善海马损伤及神经元萎缩,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CB可显著降低小鼠脑内Aβ_(1-42)/Aβ_(1-40),p-Tau和氧化应激水平,WB结果显示CB可显著增强自噬水平;体外实验结果表明,CB可显著提高PC-12细胞迁移能力及增殖能力,但在加入3-MA后其作用显著减弱。结论:CB可能通过增强自噬来减轻Aβ_(25-35)诱导的AD模型损伤。
张宇涵李孟曾梦楠曾梦楠刘萌梁家宝刘萌郑晓珂冯卫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黄酮碳苷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