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扬
-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湍流气象探空仪的研制及其性能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最新研制的湍流气象探空仪是将温度脉动仪附加在常规气象探空仪上,实现了两路折射率结构常数、温湿压常规气象参数、温度谱等测量。通过在合肥和长春的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在高空低温动态条件下探空仪系统噪声与温度脉动仪地面常温静态条件下的噪声相当。探空系统噪声引起的等效折射率结构常数小于2×10-18m-2/3。能服务于激光传输、大气质量评价及天文台选址等相关领域对大气光学湍流研究的需要。
- 秦余贞吴晓庆李多扬许利明
- 关键词:大气光学探空仪折射率结构常数光学湍流双通道
- 一种渠式流量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2003年
- 本文叙述了一种以卡发基槽为一次测量元件的流量测量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流量信号处理的工作原理 ,并给出了电路原理框图及程序流程图。
- 李多扬苏梅俊曹湧
- 关键词:单片机测量元件信号处理
- 通量-方差法估算沿海近地面层的湍流通量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利用通量-方差法,通过确定速度和温度归一化标准差与稳定度之间的变化关系,估算出东南沿海地区的湍流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我们发现在中性条件下σT T*并不像Tillman等认为是常数,而是随稳定度参数按指数形式变化。与涡动协方差相关测量系统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通量-方差方法估算结果与测量值两者符合得较好,相关性高,动量通量的相关系数为0.87,而感热通量的为0.95。利用该方法估算沿海近地面层的湍流通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徐安伦吴晓庆许利明李多扬
- 关键词:涡动相关法动量通量感热通量
- 双筒多视场太阳光度计图像跟踪系统被引量:5
- 2013年
- 双筒多视场太阳光度计可用来测量卷云光学性质,为了解决当有不均匀云时传统太阳光度计利用四象限光强分布跟踪太阳会不准的局限性问题,采用CCD图像处理技术跟踪太阳,研制了双筒多视场太阳光度计的图像跟踪系统。介绍了该图像跟踪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原理和成像光筒的设计,详细阐述了天文视日轨迹跟踪方法和图像处理技术跟踪方法相结合的双模式跟踪算法及其流程,给出了跟踪效果图,并对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的跟踪太阳,可实现非阴雨天气的全天候全自动跟踪,跟踪精度高于1。该系统适于双筒多视场太阳光度计用于测量卷云光学性质,也可应用于其它对太阳跟踪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 李建玉李多扬魏合理徐青山江庆五
- 关键词:图像跟踪CCD传感器
- 双筒多视场太阳光度计研制被引量:8
- 2013年
- 为了解决传统太阳光度计仅能测量气溶胶的局限性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可用于探测卷云光学性质的双筒多视场太阳光度计(BMFOVSP)。文中分别介绍了仪器的软硬件、光学平台和光路设计。仪器首次采用CCD图像处理技术跟踪太阳,跟踪精度高于1角分,解决了当有不均匀云时传统太阳光度计利用四象限跟踪太阳会不准的问题。该仪器基于VB平台可实现多波长多视场瞬时太阳辐照度的实时测量与显示;并具有电机运转、太阳图像跟踪、变视场调试等在线检测功能。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测量精度高,且不同视场的强度比值可以反映云状况的变化,可在地基测量卷云光学特性参数中得到应用。
- 李建玉李多扬徐青山魏合理邱金桓
- 关键词:光学仪器
- 分布式流量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往往需要实现对工业过程参数的远程监控和集中控制。所以进行分布式智能检测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布式流量测量系统是以农业用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的计量为主要目的。该系统...
- 李多扬
- 关键词:分布式检测系统多机通信数据库
- 文献传递
- 长春地区夏季光学湍流及气象参数测量研究
- 2008年
- 通过湍流气象探空仪测量湍流廓线及常规气象参数并同时监测地面温湿变化,得到长春地区夏季湍流及温湿度的垂直分布状况。对测量结果分析发现,所测湍流廓线较好地符合适用于中纬度地区的Hufnagel—Valley湍流模式,由此计算出的大气相干长度r_0平均值为5.5 cm,与HV模式相适应。在湍流气象探空仪双通道工作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微温探头间距对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测量,发现两种距离下湍流强度随高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10 km下的较强湍流区0.5 m间距测量结果稍大于1 m的情况,由此计算的r_0相差不大,1 m测量结果相对起伏较大,细节明显。
- 秦余贞吴晓庆李多扬许利明林晓庆
- 关键词:折射率结构常数
- 近海边湍流谱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三维超声风速仪测量了近海边三维风速和虚温数据。谱分析表明:近海边近地层湍流基本满足局地均匀各向同性的假定。提出了一种确定谱幂率的方法一连续滑动线性回归法,对利用此法算出的风速谱谱幂率和温度谱谱幂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风速谱谱幂率概率分布于以“-5/3”为中心的置信区间内,基本上满足Komogorov的“-5/3”定律;而温度谱幂率的概率分布则偏离“-5/3”。结合层结稳定度分析发现:在稳定层结下, 44.3%的温度谱幂率满足“-5/3”;在不稳定层结下, 16.1%的谱幂率满足“-5/3”。据此认为,大气层结状态可能是造成温度谱幂率偏离“-5/3”的主要原因。
- 方强吴晓庆马成胜李多扬
- 关键词:稳定度
- 基于单片机的大气参数多路采集系统的设计
- 2007年
-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大气参数多路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在高精度超声测风系统上增加一个采集模块,通过RS-485由计算机完成各测量点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和大气折射率常数Cn2的控制采集和数据传输。
- 李多扬
- 关键词:单片机多路采集
- 三维超声风速仪测量近地面湍流谱及C_n^2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采用2011年1月在合肥地区复杂下垫面上使用超声风速计测得的风速三分量和温度分湍流实验观测数据,计算分析了合肥地区冬季的不同稳定度条件下的湍流谱特征。并和其他实验进行对比,得到了湍流特征量在不同稳定度下能量谱的曲线拟合公式以及谱峰的位置变化情况,温度谱尾部上翘的现象。另外,比对了超声风速计和温度脉动仪(即单点和双点温度测量法)测得的C_n^2,发现二者符合较好。
- 朱行听吴晓庆李多扬
- 关键词:湍流功率谱折射率结构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