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全
- 作品数:27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内血肿术后并发高钠血症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对颅内血肿术后出现高钠血症等水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治疗方法、机制、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回顾我科2003-01~2004-10颅内血肿术后出现高钠血症12例,其中颅脑外伤8例,其他4例,总结其临床表现、检验、治疗、预后等.结果 12例出现高钠血症、高氯血症;高钾或低钾7例;高血糖3例.按补液总量=[血钠测定值(mmol/L)-142]×体重(kg)×常数+1500ml公式计算,48h补充,效果较好,治愈率75%.结论颅内血肿尤其出血量较大者致脑组织损伤,中枢性高钠、高渗利水剂及激素的应用,不显性失水增加,限制水量是引起高钠血症的重要病因,出现高钠血症尤其合并其它水电解质紊乱时死亡率较高.
- 李兆全
- 关键词:高钠血症
- Ca-125与TSGF监测上皮性卵巢癌复发
- 2002年
- 金沅武张业嵩李兆全张英霞
- 关键词:CA-125TSGF上皮性卵巢癌复发
- 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治疗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5-01~2008-12我院1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与17例保守治疗患者进行对比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预后较好6例(40%),重度致残5例(33.3%),死亡4例(26.7%);对照组预后较好1例(5.9%),重度致残4例(23.5%),死亡12例(70.6%)。2组预后良好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致残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能够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减少重度致残率。
- 徐规化李兆全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预后
- 脑梗塞患者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01年
- 李兆全张清寇芳
- 关键词:脑梗塞血清铁蛋白
- 糖尿病肾病血Hcy、SOD、MDA检测及临床意义
- 2011年
- 浅谈糖尿病肾病血Hey、SOD。
- 李兆全寇芳赵秀文孙连增
- 关键词:糖尿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 ^(131)I(清甲)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131I(清甲)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按照患者是否愿意接受131I(清甲)治疗将13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接受131I治疗)71例和对照组(不接受131I治疗)66例,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131I(清甲)+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仅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年随访期间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6、12、18、24个月T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8、24个月TG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6和12个月,术后24个月TG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采取131I(清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降低复发率,临床效果显著。
- 武健李兆全韩雪莲
- 关键词:131I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功能复发
- 髓内占位性病变18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类型、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笔者对2002-04~2008-05手术治疗脊髓髓内占位性病变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经MRI明确诊断,其中胶质瘤8例,先天性肿瘤7例,神经鞘瘤2例,海绵性血管瘤1例。18例患者全部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手术治疗。其中病变全切12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肌力较前提高1~2级者13例,术后肌力暂时下降,经2周~1年恢复,比术前改善3例;术后肌力始终无改善或加重者2例,其他症状亦大部明显改善。结论临床类型以胶质瘤和先天性病变较多。采取最新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技术,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提高治愈率。
- 李兆全郭锁成
- 关键词:显微外科技术
- 多发性脑转移瘤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发脑转移瘤的病灶来源、转移部位、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多发脑转移瘤35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5例多发脑转移瘤65.7%来源于肺癌,17%来源于乳腺癌,来源于结肠癌、肾细胞癌、黑色素瘤各占5.7%;82%转移至幕上(其中77.8%位于大脑半球,4.2%位于丘脑);手术治疗10例,手术伽玛刀治疗15例,单纯伽玛刀治疗6例。症状明显改善31例,中位存活期14.4个月。结论多发脑转移瘤原发灶多为肺癌,以幕上多见,手术和(或伽玛)治疗效果最佳,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 李兆全许自强
- 关键词:多发脑转移瘤原发灶
- 镁离子制剂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观察
- 2005年
- 目的探讨镁离子制剂(门冬氨酸钾镁)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符合标准的62例DAI患者按Levi分级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入院后立即给予镁离子制剂(门冬氨酸钾镁)应用及其它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在入院时、1周、3周进行血清Mg2+检测、治疗观察,随访6个月后对其总疗效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入院时、1周、3周血清Mg2+分别为(0.64±0.1)mmol/L、(0.85±0.2)mmol/L、(1.0±0.2)mmol/L(正常值0.8~1.2mmol/L);对照组入院时、1周、3周血清Mg2+分别为(0.63±0.1)mmol/L、(0.70±0.1)mmol/L、(0.72±0.2)mmol/L,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GOS、生存质量等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血清Mg2+含量降低,临床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DAI可使血清Mg2+含量恢复正常,防止继发性脑损伤。
- 李兆全
- 关键词:血清MG^2+脑弥漫性轴索损伤门冬氨酸钾镁继发性脑损伤钾镁治疗分级法
-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13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02-2008—12经病理证实的13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13例病人中8例手术切除,5例立体定向活检。本组13例病人共22个肿瘤,其中7例(53.8%)为单发肿瘤,6例(46.2%)为多发性肿瘤。肿瘤多位于额叶、颞叶部及基底节区,12例(92.3%)肿瘤位于小脑幕上。病理学检查发现病人均为B细胞来源。13例患者均行化疗及放疗,生存时间为6~51个月,平均23.5个月。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术前诊断困难,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该病多采用综合治疗,手术治疗,辅以化疗及放疗。
- 徐规化李兆全步星耀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