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早期梅毒
  • 1篇湿疹
  • 1篇湿疹类皮肤病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病
  • 1篇皮肤病斑贴试...
  • 1篇皮炎
  • 1篇皮炎湿疹
  • 1篇皮炎湿疹类
  • 1篇皮炎湿疹类皮...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梅毒
  • 1篇面部
  • 1篇何杰金氏
  • 1篇何杰金氏淋巴...
  • 1篇二期梅毒
  • 1篇非何杰金
  • 1篇非何杰金氏淋...
  • 1篇斑块

机构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李俊其
  • 2篇付兰芹
  • 1篇郑和义
  • 1篇王宝玺
  • 1篇梁香翠
  • 1篇闫倩姝
  • 1篇谢文红
  • 1篇赵芃
  • 1篇余梦清
  • 1篇刘爱生
  • 1篇杜荣昕
  • 1篇郭颖
  • 1篇扬影娣

传媒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硬化性筋膜炎并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
1998年
患者,男,62岁。于1990年8月因工作劳累双前臂经常摩擦处起红斑,肿胀,瘙痒,继而腰部,面颈部,胸背部出现类似改变。1个月后红斑渐变暗发黑,皮肤逐渐变硬。3个月后病情加重,皮损不断增多及扩展,于91年2月曾在北大医院诊断“
李俊其扬影娣刘爱生
关键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病例报告
以面部孤立性斑块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被引量:3
2005年
报告1例以面部孤立性斑块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患者女, 31岁。右侧颌下肿物3月,右面颊部斑块2月。梅毒血清学检查:RPR( +)滴度1∶32, TPHA( +), FTA ABS( +)。诊断:二期梅毒。经长效青霉素连续3周治疗后皮疹基本消退。
李俊其刘爱生付兰芹郑和义
关键词:早期梅毒斑块
53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30
2006年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以期更好地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30例皮炎湿疹类患者进行瑞敏标准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结果530例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7·2%。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8位的分别是硫酸镍(35·8%)、重铬酸钾(34·9%)、卡巴混合物(31·3%)、芳香混合物(31·1%)、甲醛(15·1%)、硫柳汞(14·3%)、苯唑卡因(13·8%)及对苯类(13·0%);男女性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应原分别为卡巴混合物(46·8%,26·6%)、硫酸镍(26·6%,37·2%)、黑橡胶混合物(18·5%,10·6%)、对苯类(25·8%,9·1%)、甲醛(16·9%,7·9%)、苯唑卡因(20·2%,11·8%)及硫氢基混合物(11·3%,2·0%);引起手部及面部皮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应原分别为甲醛(14·1%,6·1%)、黑橡胶混合物(18·6%,7·1%)、硫柳汞(8·3%,17·3%)。结论硫酸镍、重铬酸钾、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是目前引起皮炎湿疹类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卡巴混合物、黑橡胶混合物、对苯类、甲醛、苯唑卡因、硫氢基混合物是男性患者的主要变应原,硫酸镍是女性患者的主要变应原。甲醛、黑橡胶混合物主要引起手部皮损,而硫柳汞则主要引起面部皮损。
付兰芹谢文红余梦清郭颖杜荣昕闫倩姝赵芃梁香翠王宝玺李俊其
关键词: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变应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