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龙
-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锡地区妇女细菌性阴道病与假丝酵母菌属及滴虫性阴道炎感染分析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状况。方法对无锡地区妇科门诊2142例、体检中心1885例、住院患者218例育龄妇女采集阴道后穹隆部位的分泌物,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同时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假丝酵母菌属、滴虫。结果妇科门诊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19.44%、16.43%和7.19%;体检中心患者发病率分别为8.17%、6.47%和1.91%;住院患者发病率分别为2.75%、1.83%和1.38%;妇科门诊与体检中心、妇科门诊与住院患者的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现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且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但细菌性阴道病的混合感染以及体检中心与住院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门诊应将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属、滴虫列入阴道分泌物常规筛查。
- 李一龙徐玉妹乔伟振李琴
- 关键词: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
-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属感染的探讨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支原体(Uu)及人支原体(Mh)在住院及门诊患者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英国"立明"衣原体属抗原检测试剂盒,及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支原体培养试剂盒,对640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 640例NGU患者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为36.25%;解脲脲支原体阳性率为43.75%,人支原体阳性率5.94%,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4.06%;沙眼衣原体感染,男>女(χ2=20.8429,P<0.01);解脲脲支原体感染(χ2=27.0899,P<0.01)、人支原体感染(χ2=6.0430,P<0.05)女多高于男。结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有必要研究其感染特点,为临床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
- 李琴肖琛月李一龙乔伟振
-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
- 丹参酮ⅡA抑制脂多糖诱导后巨噬细胞HMGB1的释放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脂多糖(LPS)诱导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影响。方法:以100μg/L的LPS激活培养巨噬细胞株RAW 264.7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1、5、25μmol/L丹参酮ⅡA对巨噬细胞HMGB1释放和HMGB1 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腹腔内注射LPS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观察使用10mg/kg剂量的丹参酮ⅡA后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HMGB1水平的影响。HMGB1含量和mRNA表达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和RT-PCR检测。结果:5、25μmol/L丹参酮ⅡA明显抑制LPS诱导后巨噬细胞HMGB1的释放(P<0.05,P<0.01),丹参酮ⅡA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注射LPS后24、48h)血清HMGB1水平(P<0.01),但丹参酮ⅡA对巨噬细胞的HMGB1 m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丹参酮ⅡA对LPS诱导后HMGB1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 李一龙李蕾王发龙杨岚帅朝霞陈国千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巨噬细胞内毒素血症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性粒细胞VCS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后中性粒细胞细胞体积(V)、电导率(C)、激光散射(S)参数的变化。方法利用Beckman-Coulter LH750血球仪分别检测98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和40例对照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ANC)及其VCS参数: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DW)、中性粒细胞平均传导率(MNC)、中性粒细胞平均散射值(MNS),将98例患者根据微生物鉴定结果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结果感染组患者WBC(12.33±5.39)×109/L、ANC(10.04±5.17)×109/L及其VCS(MNV:157±18,NDW:24.38±4.18,MNC:136±12,MNS:137±11)参数与非感染组〔WBC:(8.71±4.22)×109/L,ANC:(6.79±4.50)×109/L,MNV:151±13,NDW:20.47±3.29,MNC:140±11,MNS:141±12〕、对照组〔WBC:(5.87±3.68)×109/L,ANC:(3.89±2.64)×109/L,MNV:144±8,NDW:18.61±1.39,MNC:144±8,MNS:14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感染组患者WBC、ANC及其MNV、NDW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学意义;感染组患者经治疗后,细菌再培养阴性组VCS参数MNV(151±15,145±11)、NDW(22.48±3.65,19.31±3.29)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NV、NDW参数在感染诊断中要明显优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结论中性粒细胞VCS参数是反应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
- 吴国荣陈国千王春新耿先龙李一龙杨小娟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中性粒细胞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