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哲
- 作品数:48 被引量:70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硝化作用的生物强化技术被引量:2
- 2023年
- 冬季低温(低于15℃)导致生化反应器中硝化细菌活性低,不能进行有效的氨氮转化,最终使得出水氨氮及总氮超标。此时,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选择用化学药剂进行去除氨氮,另外,升高水温改变环境条件以提高硝化细菌活性的方式能耗大,不过二者都不经济。利用硝化细菌数量上的优势解决冬季出水氨氮超标问题,即设置侧流反应器,模拟污水处理厂高氨氮污泥水快速驯化富集高活性硝化细菌,在主流反应器硝化能力低时进行投加。总结药剂种类及投加量,设置填料材质,设计工艺条件及参数指标的理论根据和可行性条件。
- 徐昊魏洲赵玛丽吴浩然朴哲
- 关键词:氨氮废水硝化细菌
- 两株解磷真菌的解磷能力及其解磷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8
- 2006年
- 从不同处理的水稻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两株高效解磷真菌HP2、P5,研究了不同碳源条件对溶磷效果的影响,以及解磷菌株在不同的碳源培养条件下,溶磷量与培养介质pH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P2菌株解磷能力在不同的测定时间内均高于P5菌株;不同碳源培养基的溶磷量顺序为蔗糖>葡萄糖>纤维素,且彼此差异显著;测定时间内,菌株的溶磷量与介质pH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
- 康贻军胡健单君何芳朴哲殷士学
- 关键词:解磷菌
- 一种耐Cr(Ⅵ)微生物筛选新方法被引量:5
- 2019年
- 六价铬(Cr(Ⅵ))是极具危害的环境污染物,利用微生物治理Cr(Ⅵ)污染是目前生物修复的热点之一,其中耐Cr(Ⅵ)微生物的筛选是关键。针对传统筛选方法培养基与Cr(Ⅵ)易相互作用的问题,文章提出先利用磷酸-Cr(Ⅵ)缓冲液浸泡筛选耐Cr(Ⅵ)微生物,然后在无Cr(Ⅵ)培养基上筛选的新方法(PCB法)。通过3种纯菌株进行筛选效果验证,并在尾矿土和草地土中与常规高温灭菌筛选(HS法)和过滤灭菌筛选法(FS法)进行筛选效果比较。纯菌株筛选结果表明,用含200 mg/L K2Cr2O7磷酸缓冲液(pH 7.4)浸泡微生物细胞2 h能有效筛选耐Cr(Ⅵ)菌株。土壤筛选实验表明,运用PCB法在尾矿土中获取菌落数为7.5×104CFU/g,与HS法相当,显著高于FS法;而在草地土中获取菌落数为1.8×104CFU/g,与FS法相当,显著低于HS法。HS法Cr(Ⅵ)在含200 mg/L K2Cr2O7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回收率仅为53.8%,这是HS法获取菌落数高的原因。FS法筛选过程中微生物与Cr(Ⅵ)接触时间长,超过了微生物细胞生长对Cr(Ⅵ)的耐受极限,可能是FS法获得菌落数少的原因。总体而言,PCB法有效避免了上述缺陷,具有快速,准确,菌落生长好的特点。
- 梅丽娟殷仕学朴哲胡建施林林
- 关键词:六价铬
- 硝化细菌固态发酵及其应用
- 2018年
- 在定向驯化高效稳定硝化污泥的基础上,研究了各因素对硝化系统启动及硝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以丝状椰壳与珍珠岩作为固态发酵的基质时,椰壳与珍珠岩的体积比为1∶2、含水率为55%左右时,硝化污泥固态发酵菌剂的硝化活性最高。硝化系统启动阶段接种硝化菌剂,硝化系统启动时间由未接种处理的18 d缩短到14 d。接种硝化菌剂可强化正常运行硝化系统的硝化活性。
- 林锐谢珊珊彭爱龙危志锋姚勇张青朴哲
- 关键词:硝化细菌固态发酵菌剂氨氮废水
- 生物除臭滴滤塔快速启动及H2S的去除效果被引量:1
- 2019年
- 将富集的硫化细菌挂膜到生物滴滤塔填料中,研究了反应器启动及对H2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反应器启动第6天,进气H2S的质量浓度和容积负荷分别为75μg/L和11 g/(m^3·h)条件下,去除率达100%;当进气H2S的质量浓度提高至135μg/L,空床停留时间10.8 s、容积负荷为45 g/(m^3·h)时,去除率稳定达到98%。循环滴滤液的pH由3.1下降到1.28历经20 d,反应器H2S去除率始终维持在98.7%以上。反应器闲置40 d多后,运行第6天就完成重新启动。该反应器具有启动快、对低pH和高负荷H2S的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在生物除臭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彭爱龙谢珊珊邹海清戴其根陈广元朴哲
- 关键词:H2S生物滴滤塔
- 对硝基苯乙酮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实例被引量:1
- 2017年
- 介绍了处理对硝基苯乙酮生产废水的化学/生物/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及相关反应条件。其中化学法采用混合酸析和Fenton催化氧化法,通过小试发现,对硝基苯乙酮生产废水混合酸析最佳pH为2.0,Fenton催化氧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3.0、H_2O_2质量分数0.9%、FeSO_4·7H_2O 2.5 g/L、反应时间2 h。经过混合酸析-Fenton催化氧化-水解酸化-A/O-臭氧氧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出水的COD、硝基苯、色度、总氮等指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GB 8978—1996)。
- 危志锋张青姚勇林锐钱小青朴哲
- 关键词:对硝基苯乙酮深度处理
- 反硝化除磷系统的驯化及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被引量:6
- 2011年
- 利用城市河道底泥,通过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驯化反硝化除磷系统,采用BTB培养基、异染粒及PHB(聚β-羟基丁酸)染色等方法,从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分离筛选出反硝化聚磷菌,并通过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其遗传背景。在该试验条件下,反硝化除磷系统的氮磷的去除率超过80%。从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分离筛选出DPB-A511、DPB-A9和DPB-A10 3株反硝化聚磷菌,其氮、磷去除率均超过50%。这3株菌中DPB-A511、DPB-A9分别与Dechloromonas aromatica、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 phosphatis的相似性均达到97%,DPB-A10与Bacillus pumilus的相似性达到99%。
- 刘艳萍朴哲李玉敏马帅陈德莹
-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系统RDNA序列分析
- 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被引量:36
- 2007年
- 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平板计数法对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的区系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数量总的趋势是细菌的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的数量最少,中温微生物的数量始终高于高温微生物.当发酵结束后,中温微生物的数量低于发酵初始水平,高温放线菌和高温真菌的数量试验结束后高于初始水平,高温细菌的数量在整个堆肥化过程中变化不大.通过DGGE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细菌的种类发生了明显的更迭现象.发酵初期Bdellovibrio、Clostridiabacterium、Bacillus、Clostridium等占优势,中期Beta proteobacterium、Petrobacter succinimandens、Nitrospiraebacterium、Clostridium等占优势,后期Clostridium、Beta proteobacterium、Paenibacillus等占优势,而在整个堆肥化过程中Clostridium都是优势种.
- 王伟东王小芬朴哲刘长莉高秀芝崔宗均
- 关键词:堆肥化微生物区系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模式的探索——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贯彻与落实,与高校加强学科建设,带动环境工程专业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多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开展,比如《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讲授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既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又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探究合理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形式,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有助于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强劲发展。
- 宁欣陈文静杨艳菊纪荣平朴哲杨文澜王小治
-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 高温堆肥的物质转化与腐熟进度关系被引量:48
- 2001年
- 以畜粪及麦秆作为原料制定高温堆肥体系 ,研究了堆肥化进程中 C/ N比、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及 CO2 等物质的变化特征与腐熟进度关系。结果表明 ,CO2 产生量与堆肥腐熟进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在整个堆肥制作中下降 90 %左右 ,其中一次发酵期就下降 50 %以上 ,在后期 ,深度熟化阶段稳定在 2 g.kg-1.d-1以下 ;其他指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堆肥的腐熟进度 ,但均随堆肥材料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
- 朴哲崔宗均苏宝林
- 关键词:高温堆肥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