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桐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唐代傔人研究
- 唐代傔人可以简称为傔,别称为傔从、傔力、傔卒等。唐政府对充任傔人者的身体素质、身份等都有限制,对长官的身份地位及可拥有傔人的人数也有明文规定。史籍中记载长官可以自行征召傔人,但通过敦煌吐鲁番文书发现傔人的来源方式除征召外...
- 朱艳桐
- 关键词:唐代职官制度
- 男僧蓄婢现象考
- 2013年
- 敦煌莫高窟第17窟是张氏归义军时期都僧统洪辩的影窟,在其彩塑写真像的两侧分别绘有着世俗装的侍婢和僧装的侍者,这引起我们对敦煌男僧蓄婢现象的关注。二位后学不揣浅陋,试做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 石建刚朱艳桐
- 关键词:归义军
- 酒泉马氏与五凉王国——以《西凉建初四年(408)秀才对策文》与辛氏墓志中“马骘”为中心被引量:1
- 2017年
- 《西凉建初四年(408)秀才对策文》记载的马骘与《辛祥墓志》《辛穆墓志》中辛绍先妻父马骘为同一人。其于408年参加西凉秀才策问,举主为凉州府。酒泉马氏在当地较有势力,西晋时期已自称"酒泉马氏";前凉时期涌现了三位马姓酒泉太守;西凉时期,酒泉马氏与敦煌、西平大族同为五凉秀孝,并与陇西辛氏联姻,可谓已跻身河西大族之列。
- 朱艳桐
- 《北魏张略墓志》考释——兼补北凉沮渠无讳流亡河西史事被引量:3
- 2017年
- 《北魏张略墓志》揭示了张略与北凉沮渠无讳的亲从关系,可以补充无讳在439-442年辗转河西时期设置了都摄留府,以张略暂领征西将军府事。张略作为无讳嫡系在441年酒泉城破后被俘入魏,安置于代北。张略曾任金昌、白土二县县令,对确定北凉河湟地区的疆域有重要意义。其仕宦经历可补充北凉曾置东宫记室主簿、尚书民部郎、散号将军凌江将军等职官。其所任"千人军将"说明河西北凉时期已采用"军-幢"制作为基层军事组织。
- 朱艳桐
- 北凉史新探——多元史料的交错论证
- 河西卢水胡自汉代兴起,约前凉时期沮渠氏获封北地王。沮渠蒙逊父亲法弘任前秦中田护军。后凉中田护军任职者马邃亦可能为卢水胡人,沮渠氏与马氏不和。沮渠蒙逊建立沮渠氏北凉后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北凉王位传袭多次出现兄终弟及。沮渠牧犍...
- 朱艳桐
- 关键词:政治制度
- 文献传递
-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被引量:3
- 2017年
- 五凉时期姑臧城由东、西苑城,北城,匈奴城,南城五城构成。东、西二苑驻有兵户且东苑势力强大,其统治权往往影响五凉政治走向。西苑在后凉时期驻兵,兵力较东苑弱。南城政治意义较强,多成为政变首选场所。北城在后凉时期因吕氏宗亲居住而发生过叛变。南凉时期北城屠各百姓发动了民变,但影响力有限。五城间各有城门、围墙,战时可封闭城门凭借围墙割据一城,这为执政者抵御外族侵袭提供了便利,也为叛乱者创造了条件。
- 朱艳桐
- 五凉时期姑臧城的扩建与城市形态被引量:3
- 2016年
- 姑臧城经前凉张轨扩建、张寔修灵钧台、张骏筑南城后,于354年前后形成了五城布局。五城分别是匈奴城、东苑城、西苑城、北城、南城。东、西苑城又可分别简称为东、西苑。张轨修筑的宫殿与灵钧台、闲豫堂、南宫等建筑物均位于匈奴城内,张骏修筑南城后将此部分改称北城。南城又名中城,通过广夏门与北城相连。张氏扩建姑臧城主要是为了安置涌入河西的人口、加强宫殿守卫、彰显执政者功绩。五凉时期姑臧城最大的特点是"拟中夏"。姑臧城门命名可能影响了北魏平城。
- 朱艳桐
- 关键词:城市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