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泽伟

作品数:30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防雷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电气工程
  • 11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电压
  • 7篇雷电
  • 6篇雷击
  • 6篇过电压
  • 5篇电流
  • 5篇配电
  • 5篇配电线
  • 5篇配电线路
  • 5篇雷电流
  • 5篇电线路
  • 4篇电场
  • 4篇闪电
  • 3篇地电位
  • 3篇地闪
  • 3篇电场仿真
  • 3篇云量
  • 3篇灾害
  • 3篇日照时数
  • 3篇建筑
  • 3篇建筑物

机构

  • 18篇成都信息工程...
  • 14篇上海市防雷中...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浙江省气象局
  • 3篇上海电力学院
  • 3篇浙江省防雷中...
  • 2篇上海市气象局
  • 2篇泰州市气象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宁波职业技术...
  • 1篇上海大学
  • 1篇西安高压电器...
  • 1篇ABB集团
  • 1篇重庆市气象局
  • 1篇施耐德万高(...
  • 1篇厦门大恒科技...
  • 1篇上海电科臻和...
  • 1篇西安神电电器...
  • 1篇厦门赛尔特电...

作者

  • 30篇朱泽伟
  • 6篇郭在华
  • 5篇陈华晖
  • 4篇吴广宁
  • 4篇周歧斌
  • 3篇蔡佳熙
  • 2篇赵洋
  • 2篇张帆
  • 1篇曹晓斌
  • 1篇覃彬全
  • 1篇黄晓虹
  • 1篇唐涛
  • 1篇沈云新
  • 1篇朱军
  • 1篇汪飞燕
  • 1篇傅正财
  • 1篇何俊杰
  • 1篇宋峣
  • 1篇王乐乐
  • 1篇武雪莹

传媒

  • 6篇电瓷避雷器
  • 3篇第30届中国...
  • 2篇电子测量技术
  • 2篇高压电器
  • 2篇现代建筑电气
  • 2篇第33届中国...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浙江气象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第十届长三角...
  • 1篇第31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32部分:用于光伏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选择和使用导则
GB/T 18802的本部分给出了连接到交流侧电压有效值不超过1 000 V(50 Hz或60 Hz)和直流侧电压不超过1 500 V的光伏系统SPD的选择、安装和配合导则。光伏系统的范围从光伏阵列或一组互连的光伏组件扩...
周歧斌朱泽伟 赵洋 黄勇 吴良材 钟湘闽 林毅 徐祝勤 雷成勇 李博琛 李红军 程文文 徐贺 张祥贵 李正元 洪健 李西育 沈建位
地闪回击过程对架空配电线路感应过电压影响分析
2017年
利用地闪影响10 kV架空配电线路经验公式及数据,分析了影响配电线路感应过电压的地闪特征,在建立实际配电线路模型并考虑主要地闪影响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配电线路感应过电压数值计算方法,对比其与规范算式的合理性,通过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并分析不同地闪特征下感应过电压波形变化特性及其原因。
陈华晖朱泽伟
关键词:地闪雷电流配电线路感应电压
闪电脉冲信号仿真及其小波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研究闪电信号的物理特征并对闪电灾害进行监测预警,实现对闪电脉冲信号的软件仿真十分关键。简要介绍了闪电信号的典型物理特征,为模拟闪电脉冲信号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标准指数函数、双指数函数、Heidler函数、高斯脉冲函数、混合指数函数等数学模型仿真了单闪电脉冲信号,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双指数模型来模拟近真实情况下的闪电脉冲串信号,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闪电脉冲仿真信号进行特征分析,初步获取了闪电脉冲信号的特征参数,为全闪探测系统的实现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卢舟刘钟中贾岸斌朱泽伟叶日新
关键词:小波分析
模拟雷电流特征下低压配电线路瞬态过电压仿真分析
架空线路未设置线路及绝缘子闪络防护、变压器二次侧未设置合理浪涌防护等措施易导致线路及绝缘子闪络导致线路跳闸、雷电电磁脉冲造成二次侧设备损坏等故障频繁发生。基于EMTP搭建典型低压配电入户线路变压器一、二次侧模型,计算不同...
朱泽伟周歧斌赵洋范娟
关键词:配电线路瞬态过电压EMTPSPD
文献传递
1959—2005年我国冬季和夏季区域气温与日照、云量的相关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1959—2005年全国824站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以及NCEP/NCAR总云量逐日资料,利用REOF方法,将我国冬、夏季平均气温分别分为4个和6个区。冬季4区为青藏高原以东、东北和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大部、新疆;夏季6区为西北东部和华北、长江黄河流域一带、西南南部和华南、东北和内蒙古东部、新疆中北部、南疆西部。除了夏季II区(长江黄河流域一带),冬季和夏季各区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冬季的上升趋势更显著。消除总云量的影响后,除了冬季II区(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冬季和夏季平均气温与日照时数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与冬季相比,夏季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消除日照的影响后,在夏季I区(西北东部和华北大部)和VI区(南疆西部)以及冬季II区(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平均气温与总云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范娟朱泽伟蔡佳熙金培邢天放
关键词:日照时数总云量
框架—核心筒结构超高层建筑物雷击瞬态磁场分布特性仿真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为研究地闪特征条件下超高层建筑物雷击效应,按真实建筑物尺寸等比例构建典型框架-核心筒式建筑物模型,将实际探测雷电流特征注入大概率雷击附着点位置并开展电流传输和空间磁场分布仿真分析。研究总结了建筑物金属框架不同位置的雷击附着点特征、电流传输时域变化特征、不同空间位置的磁场定性及定量变化特征。仿真结果表明:模拟雷电流波形特征决定磁场强度在10~50μs逐渐达到峰值,随后至200μs逐渐减弱;从电流变化趋势发现竖直结构柱散流效果较水平位置更为明显;定性分析女儿墙及高层水平框架相比稍低层框架雷电流强度及磁场变化较为剧烈;定量分析相同高度空间磁场靠近外部框架位置相比内部场强更强,中间楼层核心筒内磁场强度符合计算机房布设要求。仿真结果为直击雷防护设计以及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提供参考。
朱泽伟周歧斌陈华晖赵洋范娟
关键词:雷击框架-核心筒结构雷电流
自动气象观测场站地网性能分析与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自动气象观测场站包含集成度较高且耐压能力较弱的电子设备,易因雷电过电压、故障电压等造成损坏。采用CDEGS软件对自动气象观测站两种不同布置形式地网的接地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将地电位升、跨步电压以及接触电压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得出两种地网仿真对比后接地性能的一般规律:地电位升由地网中心地带向地网边缘地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中心下降幅度较边缘大;跨步电压大小与接地体距离成反比,与接地系统网格间距成正比;接触电压由接地网边缘向中心地带逐渐降低;在地网面积相同的前提下,网格状地网地电位升、接触电压以及跨步电压值较标准地网小,接地性能更优。
郭在华张帆朱泽伟王乐乐武雪莹刘芸
关键词:CDEGS地电位升跨步电压接触电压
金华近59 a霜的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1953—2012年地面观测资料和温度资料,对金华本站霜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初霜日期、终霜日期、霜期分别与月平均温度、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月平均最低温度的相关关系,以及近59 a冬半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特点。主要得到以下结论:近59 a金华本站多年平均初霜日期为11月24日,多年平均终霜日期为3月8日,多年平均霜期为105 d;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前期均存在10 a左右的年代际振荡,90年代以来,初霜日期显著推迟、终霜日期显著提前、霜期显著缩短;2005年前后,金华初霜日期、终霜日期和霜期均发生了不显著的突变现象;初霜日期、终霜日期分别与当年11月、次年3月的各温度因子的相关性最好;20世纪90年代以后,冬半年的平均气温显著增暖,突变点是1994年。
范娟金培朱泽伟张育慧
关键词:突变检验气温
分层土壤电阻率在线监测系统研制被引量:18
2014年
基于三极法研制了分层土壤电阻率在线监测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客户端软件、土壤电阻率监测仪和接地极3部分。分层土壤电阻率在线监测系统不但可以单机测量而且还可以形成一个多站点的土壤电阻率监测网络。该系统实现了4个功能:第一,同时测量5个以内不同深度层次的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值;第二,利用GPRS无线传输或串口有线传输实现了长期自动不间断地监测多地点、不同采样周期的土壤电阻率变化规律;第三,可在多种恶劣环境下远程监测不同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第四,实现了测量数据的实时传送与显示以及对历史测量数据的快捷处理。通过三年的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稳定准确地测量出不同深度层次的土壤电阻率值,测量数据可以精确地反映不同深度层次土壤电阻率的变化规律与温度、降水等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郭在华朱泽伟邢天放覃彬全吴广宁
关键词:土壤电阻率在线监测系统
典型建筑群区雷击发展趋势预判仿真与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下行先导发展过程中,建筑群不同位置场强的分布是决定雷击位置的重要因素,建筑物尖端周围由于自身静电场影响更易形成较为明显的电场变化趋势,相对等较低建筑物更易触发上行先导,仿真通过分析建筑物周围电荷聚集特性、电场空间分布以及建筑物大地附近积累电荷分布特性,得出高层建筑出现电场畸变对下行先导发展的"顶部优势"以及雷暴云位置在影响建筑物顶部电场分布的关键效果。
朱泽伟周歧斌陈华晖何俊杰
关键词:建筑物群接闪电场雷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