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辉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脉血流储备分数的可能影响因素及对冠脉支架置入的指导作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值的影响因素及FFR指导支架置入的效果。方法:选择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住院的存在反复胸闷胸痛症状、发生急性心梗及既往曾行PCI术并复查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60例,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史,以及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血糖(blood glucose,BG)等一般资料;全部患者进行冠脉动脉造影,记录狭窄程度及长度,并行FFR测定。根据FFR测定值分为两组:FFR≥0.8组与FFR<0.8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分析上述因素与FFR之间的相关性。对FFR<0.8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并测定支架置入术后FFR值,比较支架置入术前后FFR值。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的心因性再入院、再发心绞痛、再血管化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160例患者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FFR测定,FFR≥0.8组与FFR<0.8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和狭窄长度存在显著差异(P均<0.001),并且FFR与冠脉狭窄程度和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均<0.001);2FFR<0.8组,支架置入前后FF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置入支架后的FFR值与FFR≥0.8组的FFR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85);3根据不同的狭窄程度分别统计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的病变数及FFR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狭窄程度相同的不同血管所测得的FFR值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4随访结果显示,FFR≥0.8组和FFR<0.8并置入支架组之间再发心绞痛、原有病变再血管化治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两组均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结论:FFR测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长度呈显著负相关;狭窄程度越重,狭窄病变越长,对冠状动脉�
- 孙婧煜李勋钱雪松盛宇峰朱明辉孟丽琴焦念方周勇
-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造影
- 冠脉血流储备和平板运动试验在评估冠脉狭窄病变功能的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冠脉血流储备功能测定和平板运动试验用于评估冠脉狭窄病变功能学影响严重性的价值。方法选择性入选2011年3月-2012年3月52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冠脉造影和冠脉血流储备分数(Coronary Fractional Flow Reserve简称FFR)测定。根据FFR值分为2组:A组24例FFR<0.75和B组28例FFR≥0.75,收集两组资料,随访约12个月。结果 A组24例运动平板试验均为阳性,予以植入支架治疗。在支架植入术后15分钟重复测定FFR值均高于0.75;并在介入术后第5天,A组患者重复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均恢复正常。B组有25例患者运动平板试验阴性,有3例患者运动试验阳性,FFR方法可产生假阴性。所有B组患者均未进行PCI干预,而以最佳的药物治疗。28例患者临床平均随访12个月,无缺血性冠脉事件及紧急血运重建事件发生。FFR对冠脉狭窄病变功能学诊断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89.3%;其准确性为94.2%。结论 FFR是一个评估冠脉狭窄病变功能严重性值得信赖的指标。
- 盛宇峰周勇钱雪松张俊杰朱明辉孟丽琴王莉
- 关键词:运动平板试验冠心病冠脉血流储备冠脉造影术
- 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前体水平对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由我院急诊室转入心内科的98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法(ELMA)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并进行包括心脏超声在内的心肺功能相关检查,由2名心内科专家做出急性心衰的最终临床诊断。结果①急性心衰组的62例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中位数显著高于无急性心衰组的36例患者:3411pg/mLvs106pg/mL,P<0.001。②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的增加是急性心衰诊断的最强因子(OR=8.424,95%可信区间为1.003~1.014,P=0.004)。③NT-proBNP水平对急性左心衰判定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95%可信区间0.954~1.001,P<0.001,对急性左心衰的阳性预测价值为97.8%,阴性预测价值为2.2%;入选急性心衰诊断的NT-proBNP最佳截止点为483pg/ml(敏感性93.5%,特异性91.7%)。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是区分呼吸困难患者是否患有急性心衰的有价值检查手段。
- 黎志明朱明辉李蕾张强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Provisional支架术分支球囊扩张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Provisional支架术中分支开口严重受累的病例续行球囊扩张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常规行Provisional支架术,分支受累开口狭窄≥50%且血流TIMI 3级患者194例,其中115例采用单纯球囊行分支扩张术,为球囊扩张组(BD组),79例采用分支导丝保护技术未行分支扩张术,为对照组(C组)。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9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再次靶血管重建,次要终点为9个月血管造影主支血管再狭窄率和分支TIMI血流分级。结果:BD组与C组的MACE分别为15例(13.0%)和7例(8.9%),主支血管再狭窄分别为12例(10.4%)和5例(6.3%),两组间MACE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分支血流TIMI 3级比例为96.2%,显著高于BD组87.8%(P<0.05)。结论:Provisional支架术中分支开口严重受累病例,如果血流良好,行分支球囊扩张术并不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钱雪松朱明辉常霞周勇张俊杰刘志忠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8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72h内的血清肌酐水平分为CIN组和非CIN组,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有16例患者发生了造影剂肾病。两组间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合并心衰、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对是否发生CIN具有预测价值[(OR=1.006,95﹪CI1.002~1.010,P<0.01);(OR=1.165,95﹪CI1.022~1.329,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 顾毅峰朱明辉
-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
- 比较血管内超声与冠脉造影指导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系统评价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与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指导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结局。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手动检索国内外相关心血管会议记录,收集IVUS与CAG指导DES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检索年限为2016年7月之前。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3项符合要求的研究,共包含31 685例患者,其中3 192例来自7项随机对照研究。对此23项研究进行临床事件分析,整体结果表明IVUS指导DES治疗冠心病在死亡[比值比(OR):0.63,95%CI:0.55~0.73,P〈0.001]、心肌梗死(OR:0.69,95%CI:0.58~0.82,P〈0.001)、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OR:0.75,95%CI:0.69~0.82,P〈0.001)、支架内血栓(OR:0.56,95%CI:0.43~0.73,P〈0.001)、靶血管血运重建(OR:0.79,95%CI:0.68~0.93,P〈0.001)、靶病变血运重建(OR:0.75,95%CI:0.62~0.91,P〈0.001)方面优于CAG指导。结论:与CAG指导治疗冠心病相比,IVUS指导DES治疗冠心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有效减少死亡、心肌梗死、MACE、支架内血栓及再次血运重建。但IVUS指导DES治疗更适用于哪些患者群体及病变类型仍有待更多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 朱明辉盛宇峰焦念方宋佳贤钱雪松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冠脉造影药物洗脱支架META分析
- 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前体水平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近期预后价值
- 2007年
-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前体(NT-proBNP)水平对合并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预后价值。方法 选择8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合并AF。测定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并对存活的患者出院后随访30天,终点事件为失代偿再入院或死亡。结果 共有16例患者发生了终点事件,其中10例为AF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AF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中位数显著高于未发生终点事件的AF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是预测合并AF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RR=29.61,95%CI1.29~680.4,P=0.034)。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是预测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近期是否发生死亡或因代偿心衰再住院的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 朱明辉黎志明韩国华
- 关键词:钠尿肽心房纤颤预后
- 盐酸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接受盐酸贝那普利(洛汀新)治疗前后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讨洛汀新对CHF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08年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Ⅲ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洛汀新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洛汀新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地高辛、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洛汀新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洛汀新2.5~10.0mg/d。患者入选后立即测定NT-proBNP水平并在同一天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3个月后复查上述结果。结果CHF患者接受洛汀新治疗后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4531(2160~9127)pg/mlvs.6381(4386~11742)pg/ml,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4531(2160~9127)pg/mlvs.9834(5900~18744)pg/ml(P(0.001)〗。而且接受洛汀新治疗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缩小(57.74±9.69mmvs.56.00±10.13mm,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41.37±0.084%vs.48.87±0.11%,P<0.01),优于对照组。结论洛汀新作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药物能够明显降低CHF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改善心功能,而血浆NT-proBNP变化可以作为评价洛汀新治疗CHF患者疗效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 李蕾朱明辉黎志明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脑钠尿肽
- GRAC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究GRAC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8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88分,7例)、中危组(89~118分,29例)和高危组(≥119分,46例),对患者进行跟踪记录,记录1年内患者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vascular events,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靶血管血运重建(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TVR),记录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三组患者的冠动脉病变支数和冠动脉病变Geninis评分,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检测GRACE评分与二者的关系,进而评价GARCE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预测价值。结果:对三组患者MACCE与出血时间进行对比,MACCE中心肌梗死(0%,3.4%,8.7%)、全因死亡(0%,6.9%,10.7%)和出血事件(0%,10.3%,13.0%)发生的概率根据患者低危、中危、高危逐渐上升;对三组患者冠动脉支数和Geninis评分对比,单支血管病变的概率随着缓和低危(57.1%)、中危(24.1%)、高危(8.7%)逐渐增加,双支血管病变、三支血管病变和Geninis评分对着患者低危[28.6%,14.3%,(49.98±19.23)分]、中危[31.0%,44.8%,(65.99±39.04)分]、高危[43.5%,47.8%,(88.09±36.95)分]逐渐增大;对GRACE危险评分与患者病变血管支数和Geninis评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GRACE评分与患者病变血管支数(r=0.312)和Geninis评分(r=0.395)呈正相关的关系,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ACE危险评分对AMI患者近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其患者病变血管支数和Geninis评分成正相关,GRACE评分越好,患者的病变血管支数和Geninis评分越好,建议在临床上应用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 朱明辉钱雪松盛宇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
- 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前体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预后价值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前体(NT-proBNP)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7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法(ELMA)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用改良Simpson氏法测定心衰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存活的患者出院后随访90天,终点事件为再入院或死亡。结果共有24例患者发生了终点事件。其中,住院期间3例死亡,随访期间4例死亡,17例因失代偿心衰而再住院治疗。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中位数显著高于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8236pg/mlVS1667pg/ml,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是预测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RR=23.85,95%CI13.24~665.38),P<0.001,LogNT-proBNP每升高1个单位,风险增加23.85倍。NT-proBNP水平对终点事件判定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95%CI0.846~0.974,P<0.001,对发生终点事件的阳性预测价值为91.0%,阴性预测价值为9.0%。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是预测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是否发生死亡或因失代偿心衰再住院的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 黎志明朱明辉许红
- 关键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