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欣悦

作品数:2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文学
  • 6篇女性
  • 4篇叙事
  • 4篇文学研究
  • 3篇代文
  • 3篇女作家
  • 3篇作家
  • 2篇新文学
  • 2篇性别
  • 2篇性文学
  • 2篇女性文学
  • 2篇女性文学研究
  • 2篇文化
  • 2篇现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研究
  • 1篇新文化
  • 1篇新文学史
  • 1篇形象谱系
  • 1篇性别问题

机构

  • 11篇厦门大学
  • 6篇南开大学

作者

  • 17篇景欣悦
  • 3篇乔以钢

传媒

  • 3篇中国图书评论
  • 2篇南开学报(哲...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小说评论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求是学刊
  • 1篇中山大学研究...
  • 1篇北京大学研究...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文学与文化
  • 1篇学术评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作家战争叙事中的儿童书写——以20世纪50-70年代小说创作为中心被引量:1
2018年
20世纪50-70年代女作家战争叙事中的儿童书写,一方面具有特定历史时期文学创作的共性,注重呼应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相对于男作家偏爱描写战场上的小八路、小红军等少年英雄人物,女作家围绕儿童的多角度叙写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既有的历史想象;在抗日小姑娘的形象塑造中,男女作家文本书写的差异透露出性别认同与文学表述之间的内在关联。
景欣悦乔以钢
关键词:女作家战争性别
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纠葛下的性别叙事——以《尘埃落定》和《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和《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叙事主体均具有少数民族身份。面对现代文明的猛烈冲击,作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返魅"叙事的方式表达少数民族的文化诉求。然而从性别角度观之,两部文本所呈现的叙事形态和叙事策略却迥然有异,小说对推动叙事发展的核心力量——两性关系的把握方式也有所不同。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纠葛下的性别叙事,透露了文学与社会文化的深刻关联及其复杂性。
乔以钢景欣悦
关键词:民族传统性别叙事《尘埃落定》《额尔古纳河右岸》
试论鲁迅散文《过客》的戏剧性被引量:1
2012年
长期以来,对于鲁迅散文《过客》的研究往往侧重于思想价值、哲学意义的阐释,而忽略其固有戏剧的属性,形成思想阐释有余,艺术形式分析不足的局面。本文以《过客》为主要分析文本,以戏剧这一艺术形式切入,通过分析作品在舞台设计、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三方面所呈现出的独特的美学意蕴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挖掘鲁迅散文《过客》中所蕴含的舞台艺术价值。
景欣悦
关键词:《过客》戏剧性舞台艺术
进化史观视角下的“旧社会”叙事——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若干女作家的创作为视点
2023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旧社会”相关的叙事频频出现在小说中,承载了隐喻式的历史想象。作品借助此类叙事所蕴含的价值判断,完成了“新中国”历史合法性的话语建构。其间,一些女作家的创作与主流叙事同中有异。她们或通过个人回忆的方式书写“复线的历史”,以幽微的怀旧情绪疏离了进化史观的线性逻辑;或偏爱用日常生活反映社会进步,在国族想象中有限度地保留了个人话语;或在痛诉阶级苦难的同时关注个体尊严、女性困境,触及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反思。其所展露的观念意识的丰富性,一定程度上折映了进化论在本土语境中衍生出的复杂内涵。女作家笔下“旧社会”叙事的独特性根植于中国妇女近代以来的历史境遇。
景欣悦
关键词:进化史观女作家旧社会历史叙事
20世纪80年代女性批评主体的文学实践
2015年
20世纪80年代,以女性为批评主体的文学实践空前活跃。其中有关女作家创作的评论和研究关注女性的文学文化境遇,彰显女性的文学贡献,注重对女性创作的艺术分析,体现出历史意识和反思精神。这一实践反映出当代女学人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性别主体意识逐步走向自觉,一定程度上调整和改变着传统的批评格局;与此同时,80年代的实践在理论资源、批评观念和研究方法上呈现出多元并存、新旧杂糅的特点。文章立足于史料,考察80年代女学人在女作家创作批评和研究方面做出的努力,肯定其价值。
乔以钢景欣悦
关键词:文学研究性别意识
游刃于私人体验与公共领域的幽灵——重新解读陈染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中的女性观
2011年
本文以当代女性作家陈染的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为分析文本,从"公共视域"这一反传统的全新视角切入,重新解读陈染的女性观。本文旨在论证陈染的女性观是建立在"私人生活"与"公共领域"双重体验之上的社会性别意识,从而弥补此前对陈染的片面化解读所遗留的缺憾;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此前对陈染作品偏重"私人化"女性意识研究的深层原因,反思商业化、市场化背景下女性文学发展的困境与未来。
景欣悦
关键词:私人生活公共领域女性观
“对话”的艺术——评张莉《姐妹镜像——21世纪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
2015年
2014年5月,张莉最新专著《姐妹镜像——21世纪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大陆第一部以新世纪“女性写作”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述,该书的问世不仅成为时下女性文学/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之一,同时也为处于“困顿”期的性别研究、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可能,是当前文学研究日趋实证化、“知识论”和“制度化”①倾向中尤为珍贵的异质之音。
景欣悦
关键词:女性文化镜像当代文学研究
现实主义、经验质感与女性的精神返程——乔叶研究述评
2024年
自1993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散文处女作《别同情我》到2023年凭借长篇小说《宝水》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乔叶的文学创作已持续三十年。相应的,与乔叶相关的文学批评、学术研究、资料汇编等亦初具规模。本文不仅是对乔叶研究资料的梳理和总结,而且尝试通过分析一些核心学术问题的分类、推演、回环或悖论式呈现,勾连起乔叶研究学术史的总体性认识,并以此窥见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女性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转型及理论变迁。
景欣悦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女性文学研究乔叶范式转型资料汇编
互文视域下刘绶松的文学史创作——《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与《中国新文学史稿》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是建国以来较为重要的以现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文学史著作。自其问世以来,曾于1956年和1979年两次被指定为高等学校的文科教材,对现代文学史教学以及学术研究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该文选取刘绶松的《初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对比研究,探究特殊写作背景下刘绶松对新文学史创作的努力与尝试,在承认其创作局限性的基础上,尝试挖掘其在文学史的建构、体例结构的安排、史料运用以及文学评论等方面的价值与贡献。
景欣悦
关键词:文学史学
历史的交织与文学的还原——论曹禺前期作品中现代性的本土化特征
2012年
曹禺是我国优秀的戏剧大师,其前期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以其精湛的艺术魅力、深刻的主题表达形成了曹禺创作生涯的"黄金时代"。文章在肯定其前期创作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其作品中现代性形成的时代背景、文化心理、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特殊情境,分析其作品现代性的本土化特征。
景欣悦
关键词:早期剧作本土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