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勤

作品数:76 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专利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6篇合金
  • 15篇钛合金
  • 11篇非晶
  • 11篇奥氏体
  • 10篇晶粒
  • 9篇低密度
  • 9篇固溶
  • 9篇固溶强化
  • 9篇合金材料
  • 8篇
  • 8篇不锈
  • 8篇不锈钢
  • 7篇锆合金
  • 7篇非晶合金
  • 6篇等离子
  • 6篇源极
  • 6篇力学性能
  • 6篇晶粒细化
  • 6篇合金化
  • 6篇高强

机构

  • 75篇燕山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秦皇岛经济技...
  • 2篇佳木斯市广播...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空军第二航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佳木斯广播电...

作者

  • 76篇景勤
  • 54篇刘日平
  • 46篇马明臻
  • 38篇张新宇
  • 20篇王飞
  • 15篇刘曙光
  • 9篇李工
  • 7篇李波
  • 7篇王建青
  • 6篇吴浩泉
  • 6篇张国峰
  • 5篇王文魁
  • 5篇张星
  • 5篇戚力
  • 3篇邵光杰
  • 3篇陈禾
  • 3篇梁顺星
  • 3篇张兵
  • 3篇王艳辉
  • 3篇宗海涛

传媒

  • 6篇燕山大学学报
  • 5篇物理测试
  • 3篇中国科学(G...
  • 3篇中国科学:物...
  • 2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教学研究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钢铁
  • 1篇金属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特殊钢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教师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1篇2021
  • 12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强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高强钛合金,按质量含量计,包括Al 2.2~3.8%、Mo 4.5~5.5%、V 4.0~5.0%、Si≤0.15%、Zr(0,50%]和余量的Ti。本发明严格控制各元素的含量...
刘日平刘曙光姬朋飞马明臻景勤张新宇刘永
循环加热对变形碳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研究了循环加热对变形 6 5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变形碳钢经预先循环加热处理后 ,可使奥氏体晶粒尺寸稳定性提高 ,预先循环加热次数越多 ,后来加热时奥氏体晶粒尺寸的稳定性越高。
于波刘北兴景勤
关键词:奥氏体碳钢
航天飞机G-435号搭载桶内温度的分析和计算
2002年
应用热传导及热辐射理论对航天飞机搭载桶内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计算,为该桶的加热炉设计及各项实验能顺利进行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兴中景勤王文魁高秀敏
关键词:航天飞机温度加热炉
铜与Al_2O_3陶瓷的粘接被引量:3
2001年
用自制的装置研究了高温下铜与 Al2 O3陶瓷的直接粘接 ,重点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界面粘接强度的影响。在温度 72 5℃ ,压力 7.5 MPa,粘接时间 30 0 s的条件下 ,获得最大粘接强度为 15 .
邵光杰秦秀娟景勤陈世镇
关键词:陶瓷粘接氧化铝应力界面粘接强度
变形量对Ti稳定的18—8不锈钢热变形强化的影响
1996年
本文研究了变形量对Ti稳定的18—8不锈钢热变形强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变形越大,强化效果越显著,但经稳定化处理后易软化。
于波景勤王艳辉吴浩泉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热变形晶间腐蚀变形量
一种高强高硬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硬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高强高硬低密度钢,由高强低密度钢依次经渗氮和退氮处理得到,所述高强低密度钢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C 0.7~1.8%,Al 8...
刘日平王飞陈博涵王锁涛马巍景勤张新宇马明臻李英梅
文献传递
一种高强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强钛合金,包括Mo 0.2~0.4%、Ni 0.6~0.9%、Zr(0,50%]和余量的Ti。本发明通过合金化,在基体钛中添加了元素Mo、元素Ni、元素Zr,在本发明中,由于Zr...
刘日平陈博涵马巍张星马明臻景勤张新宇
高温下Fe73CU1.5Nd3Si13.5B9非晶合金结构演化的原位X射线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原位X射线衍射测量结构参数方法,研究了Fe_73Cu_1.5Nd_3-Si1_3.5B_9非晶合金热力学结构弛豫.通过Fourier变换得到不同温度的径向分布函数、近邻原子间距等原子构型的结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发生热力学结构弛豫时,大块金属玻璃的非晶结构保持稳定,但温度改变该非晶短程有序的次近邻局域原子构型.
徐涛李工高云鹏戚力景勤马明臻刘日平
Fe系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Fe基非晶合金在不同的升温速率(5 K/min、10 K/min、20 K/min、40K/min)下的DSC曲线,通过观察其不同的差热曲线,得到晶化放热峰和晶化吸热峰的位置,同时阐述了X射线衍射强度与径向分布函数(RDF)之间的关系、衍射强度的实验测定,并且结合计算非晶态合金径向分布函数的基本原理,计算了Fe基非晶合金的RDF。计算结果表明,在非晶态材料中随着与选作原点的原子间距离的增加,相关性就迅速减弱,在相距几个原子间距的原子之间就显不出相关作用,其相对位置接近完全无序。从而,由实验结果计算获得Fe系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参数:最近邻原子间距R_1=2.63712,次近邻原子间距R_3= 4.94952,配位数CN=12.83063。
高伟韩冰王煦王建青马明臻景勤李工
关键词:非晶态合金结构弛豫径向分布函数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锆合金,涉及合金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度高塑性锆合金以质量分数计,包括锡0.3~1.8%,铝0.2~4.4%,余量为锆。本发明提供的锆合金在铝元素和锡元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控制各元素的含量...
刘日平陈博涵刘曙光马明臻景勤张新宇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