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玉珍
- 作品数:62 被引量:23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777例原发性眼结膜肿瘤被引量:9
- 1995年
- 目的:原发性眼结膜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析。方法: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少数作PAS、网状纤维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777例原发性结膜肿瘤中良性肿瘤(669例(86.1%),恶性肿瘤108例(13.9%)。良性肿瘤中色素痣247例(36.9%),其他依次为囊肿、皮样瘤及纤维脂肪瘤等。恶性肿瘤中鳞状细胞癌58例(53.7%),恶性黑色素瘤占第二位。结论:结膜良、恶性肿瘤某些生物学特性的差别,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结膜的鳞状细胞癌中还有梭形细胞癌和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类型及恶性黑色素瘤术后复发有多种病理因素。眼科学报 1995;11:211—215。
- 冯官光易玉珍李永平
- 关键词:眼肿瘤结膜肿瘤
- 眼内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光镜电镜免疫组化研究
- 2000年
- 目的:探讨眼内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光镜、电镜、免疫组化特征,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瘤细胞弥散排列,大部分瘤细胞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大小不等,胞浆丰富,呈细颗粒状、细网状或空泡状,淡嗜碱性,核圆形、椭圆形,异型明显。苏丹Ⅲ染色部分瘤细胞阳性,嗜银染色少量瘤细胞阳性;透射电镜部分瘤细胞胞浆内含有黑色素小体;免疫组化S-100、Vimentin、HMB45阳性,Keratin阴性。结论:眼内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除光镜下瘤细胞胞浆内不见黑色素外,其余组织学、电镜及免疫组化特征均同恶性黑色素瘤相似,可通过组织学与电镜或免疫组化检查确诊。
- 张平冯官光李永平林建贤易玉珍叶天才吴中耀
- 关键词: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免疫组化
- 孤立性虹膜血管瘤——附1例报告
- 1989年
- 虹膜血管瘤是一极其罕见的虹膜良性肿瘤,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并就其临床表现,荧光血管造影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参阅有关文献,对虹膜血管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 刘金陵易玉珍胡兆科冯官光毛文书
- 关键词:血管瘤荧光血管造影组织病理学改变前房积血立性右眼视力
- 视网膜母细胞瘤复发、转移及患儿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 1995年
- 目的:讨论视网膜母细胞瘤(Rb)复发、转移和病人死亡的原因,并提出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治中的注意问题。方法:对1967年7月~1992年5月在我中心诊治的Rb病人中复发、转移和死亡的46例进行分析。结果:影响Rb预后的主要因素有:①是否早期诊断。②随着视神经受累程度的增加而死亡率增加。③Rb侵犯眼眶、颅脑和脉络膜。④临床上,Rb继发性青光眼通常伴视神经受累。结论: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导致Rb复发、转移和患者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眼科学报 1995;11:221—223。
- 陈智聪吴中耀冯官光庞友鉴易玉珍
- 关键词:眼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复发预后
- 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_(50)瘤细胞体外粘附晶体实验的初步报告被引量:1
- 1996年
- 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瘤细胞体外粘附晶体实验的初步报告李永平易玉珍冯官光郑健梁肿瘤细胞侵袭邻近的正常组织及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对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多限于肺癌、肝癌、黑色素瘤、横纹肌肉瘤等[1~5],有关视网膜母细胞瘤(re...
- 李永平易玉珍冯官光郑健梁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体外粘附
- 血影细胞甲基紫及HE染色比较
- 2001年
- 郑湖铃林健贤张平易玉珍
- 关键词:甲基紫HE染色
- 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SO-Rb50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8
- 1991年
- 从54例视网膜母细胞瘤(Rb)实体瘤体外培养研究中,在我国首先建成一个人类Rb连续细胞系:SO-Rb50,至今已连续传代32个余月,275代.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反应、染色体分析及裸小鼠皮下移植成瘤,均证实SO-Rb50细胞系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
- 金捷易玉珍郑健梁冯官光郑湖铃区宝祥卓子兰
- 关键词:细胞系视网膜
- 内眼手术后前房内神经胶质囊样增生一例
- 2001年
- 易玉珍钟国庆郑湖玲张洁林健贤金捷
- 关键词:眼睛外科手术
- 国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5
- 2004年
- 李永平冯官光易玉珍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内恶性肿瘤免疫治疗血管生成抑制剂
- 视网膜母细胞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抗SO-RB_(50)细胞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 (RB)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 (DC)疫苗体外特异性对RB细胞系SO RB50 杀伤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RB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以RB细胞的蛋白抗原体外冲击致敏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及RB患者 (患者组 )来源的成熟DC ,并将其与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 ,诱导出抗SO RB50 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 ,以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作为对照靶细胞 ,采用噻唑蓝 (MTT)分别比较CTL对SO RB50 和Raji细胞的杀伤率及正常对照组与RB患者组来源特异性杀伤率的组间差异性。结果 对SO RB50 与Raji 2种靶细胞 ,正常对照组和RB患者组的CTL细胞毒作用均随着效靶比的增加而增加 ,对SO RB50 细胞的杀伤作用各效靶比均强于相应效靶比的Raji细胞(P <0 .0 1) ;各效靶比正常对照组CTL对SO RB50 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均显著强于RB患者组CTL(P <0 .0 1) ;而各效靶比正常对照组与RB患者组CTL对Raji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作用则相近 ,两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应用RB抗原负载DC可诱导出针对SO RB50 细胞抗原特异性的CTL ,这种方法对RB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唐松李永平应方微李永强冯官光易玉珍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抗原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