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梅
- 作品数:77 被引量:203H指数:9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沙冬青总生物碱体外抗牛副流感病毒(Ⅲ型)的试验研究
- 为研究沙冬青总生物碱体外抗牛副流感病毒Ⅲ型(BPIV-3)的作用,并对其抗病毒作用机制进行探讨.采用沙冬青总生物碱与MDBK细胞的四种作用方式,观察病毒引起的细胞毒性效应(CPE),并通过MTT检测细胞活性,计算病毒抑制...
- 梁峰涛宁明刚贾宁方梅
- 关键词:抗病毒作用体外试验
- 浅谈兽医病理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 多媒体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尤其是对'兽医病理学'这样一门以形态变化为主的科学,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倡导使用多媒体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来提升本科'兽医病...
- 贾宁方梅
- 关键词:兽医病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
- 文献传递
- 麦草土尘致家兔尘肺的病理学研究
- 1998年
- 用甘肃河西地区麦草土尘在家兔成功地复制出了尘肺模型。病理形态学研究表明,在肺与支气管淋巴结可引起尘沉着和尘细胞结节形成,引起支气管炎和血管周炎、单核细胞性肺泡炎和间质性肺炎、淋巴结的尘细胞结节形成等。这些变化与甘肃河西地区马类动物气喘病自然病例的变化相似。病理生理学研究表明,试验组动物有较严重的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肺循环中有大量单核细胞和微血栓滞留。试验后期肺组织顺应性明显降低,这也是引起尘肺动物呼吸困难和气喘的原因之一。
- 贾宁方梅陈怀涛
- 关键词:麦草土尘尘肺家兔病理学
- 微量元素锌缺乏与鸡异嗜癖发生的关系被引量:4
- 2002年
- 本研究在对鸡啄癖发生原因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的基础上 ,对病鸡的血液进行了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结果发现 ,病鸡白细胞总数增加到 (19.93±6.08)×103/mL,血清磷和锌的含量降低 ,分别为6.48±0.64mg%、5.82±0.16μg/mL。这对鸡啄癖发生的病因和进行早期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对预防鸡啄癖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 黄莉郑增忍方梅王建华朱秀琴张德寿
- 关键词:锌异食癖生理指标生化指标白细胞
- 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病理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为了确诊伪狂犬病并探讨其系统病理变化特点,对甘肃某猪场疑似患猪伪狂犬病仔猪进行病原分离、荧光定量PCR检测和系统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显示,从5例患病仔猪组织中未分离出致病菌,脑组织悬液接种家兔后出现明显神经症状和死亡;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5例样品均为猪伪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表明该猪场仔猪所患疫病为猪伪狂犬病。病理学检测显示,患病仔猪组织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有粟粒大小坏死灶;脑组织出血、水肿;扁桃体黏膜有出血和坏死;在显微镜下,患病仔猪的实质器官散在细胞核碎片性坏死灶,其内有炎性细胞;肺呈间质性肺炎,上皮细胞有嗜酸性核内包涵体;扁桃体黏膜与隐窝上皮变性,有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大脑呈非化脓性脑炎,变性神经细胞内有嗜酸性核内包涵体。电镜下,肺泡上皮细胞肿大,核浓缩或破碎,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和空泡化,细胞内有包涵体;扁桃体隐窝上皮细胞核染色质边集,细胞内有包涵体。结果证明,仔猪所患伪狂犬病。
- 毛甜甜白衡方梅陈达年刘升张彦平贾宁
- 关键词:仔猪伪狂犬病荧光定量PCR病理变化
- 成年牦牛扁桃体组织结构及免疫相关细胞分布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揭示成年牦牛扁桃体组织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规律,本研究采用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法与透射电镜技术,对牦牛扁桃体的形态特征及免疫相关组织与细胞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牦牛共有6个扁桃体,其基本结构主要由上皮层和固有层构成。口咽部扁桃体上皮主要由复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上皮组织结构紧密;鼻咽部扁桃体上皮主要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在柱状细胞之间分布有大量的杯状细胞;二者上皮层细胞组成差异较大,厚度及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两者上皮下肥大细胞与淋巴小结的数量也差异极显著(P<0.01)。电镜下,腭扁桃体与咽鼓管扁桃体上皮细胞间有大量的连接复合体,且咽鼓管扁桃体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大量排列整齐的微绒毛。肥大细胞的胞质内聚集有许多高电子密度的颗粒。浆细胞核的周围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胞质中有黏液颗粒。结果表明,牦牛扁桃体组织结构和其他家畜基本相似,但扁桃体分布位置有所不同,且牦牛扁桃体免疫相关组织与细胞分布较丰富,其中腭扁桃体隐窝中分布有较多的杯状细胞,显示牦牛扁桃体具有更发达的黏膜免疫活性。
- 陶波孙宝方梅黄志浩贾宁
- 关键词:牦牛扁桃体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
- 抗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和鸡大肠杆菌四联高免卵黄抗体液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3
- 1997年
- 对甘肃、陕西集约化养鸡场常见细菌性传染病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和鸡大肠杆菌病,以当地分离的菌株制造四联灭能苗为免疫源接种健康蛋鸡,经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后制备四联高免卵黄抗体,经13个市县预防治疗29.5万羽,效果良好。
- 刘玉祥魏勋隆高清发滕振文方梅滕梅英刘国才武秉谭何继武陈兴芳
- 关键词:鸡伤寒鸡副伤寒鸡大肠杆菌四联疫苗
- 绵羊小反刍兽疫临床病例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旨在深入探讨绵羊小反刍兽疫的病理变化特点。对临诊疑似小反刍兽疫绵羊进行RT-PCR检测和确诊,并对6例病羊进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经N基因RT-PCR检测,扩增出350bp左右特异性片段,确诊该羊病为绵羊小反刍兽疫。病理解剖学观察显示,病羊鼻腔、眼睛有多量黄色稀薄或黏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有程度不等溃烂。肺有程度不等肺炎,肝、脾表面及切面有大量针尖至粟粒大小灰白色或黄白色病灶分布。全身淋巴结肿大呈浆液性或出血性淋巴结炎,尤以肠系膜淋巴结和支气管淋巴结为重。肠黏膜呈不规则条纹状或斑块状出血,以小肠最明显,甚至形成溃疡。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肺、支气管、肝、脾、淋巴结均有大量多核巨细胞(合胞体细胞)增生,呈灶状聚集或散在分布,细胞质中含有圆形嗜酸性包涵体。肺呈支气管间质性肺炎,肺泡及间质有大量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增生浸润。肝、脾、肾等器官实质广泛变性、坏死,间质中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增生浸润。研究证明,病羊多组织器官中大量含嗜酸性胞浆包涵体多核巨细胞(合胞体细胞)的增生和支气管间质性肺炎的形成是绵羊小反刍兽疫重要并具代表性的病理变化特点。有关脾与淋巴结中大量含嗜酸性胞浆包涵体的多核巨细胞(合胞体细胞)呈灶状聚集或散在分布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
- 王光祥贾宁方梅孙宝
-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病理学多核巨细胞
- 西藏绒山羊传染性脓疱的诊断与重要器官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本研究对尼玛县某羊场白绒山羊疑似患传染性脓疱进行了RT-PCR检测,并对6例病山羊进行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以探讨其病理变化特点。PCR检测结果表明,6份样品中均扩增出579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对其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羊传染性脓疱病毒(CEV)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病理剖检显示,6例病山羊程度不等口唇部、面部肿胀,口腔、舌头黏膜面有大小不等丘疹、溃疡和脓疱;瘤胃与网胃黏膜也有丘疹或结节状突起,甚至密布瘤胃黏膜表面;心脏上有大小不等坏死病灶。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病变口腔黏膜与瘤胃黏膜上皮细胞大量增生,增生的黏膜上皮又程度不等水泡变性、气球样变,变性上皮细胞内可见嗜酸性胞浆包涵体;黏膜固有层充血、水肿,有大量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甚至形成大小不等的微脓肿;心脏均呈程度不等的变质性心肌炎或化脓性心肌炎;肺脏呈程度不等的间质性肺炎;肝、脾有程度不等的淤血、变性;全身淋巴结呈急性浆液性淋巴结炎;研究证明,除口腔、舌头外,瘤胃黏膜的病变和心脏的变质性炎症也是羊传染性脓疱病具有代表性的变化之一。以上结果证实,6只白绒山羊所患的疫病是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
- 哈利宋天增王光祥方梅贾宁
- 关键词:白绒山羊传染性脓疱RT-PCR病理变化
- 双峰驼血管的组织与超微结构观察
- 1999年
- 采用光镜、电镜及特殊染色方法研究了内蒙古阿拉善右旗5例双峰驼大、中、小动脉与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的微细结构,结果表明,各级动脉与静脉均可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在大动脉,3层中均有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其间界限不甚明显。中动脉与小动脉属肌性动脉,中膜平滑肌厚而明显。中动脉外膜内层结构致密,纤维组织丰富。大静脉的内膜与中膜均较薄,中膜由数层平滑肌构成,外膜则很厚,由大量平滑肌束及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构成。中静脉中膜仅由数层平滑肌构成;外膜厚,弹性纤维丰富。小静脉管管壁的结构与中静脉的相似,但较薄。毛细血管管壁也较厚,内皮细胞呈高突状,胞质中常有许多质膜小泡。毛细血管管腔狭小,管腔内有红细胞时,毛细血管内界不明显。
- 贾宁方梅陈怀涛
- 关键词:双峰驼血管组织学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