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宜宥

作品数:20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骨折
  • 7篇术后
  • 6篇骨质
  • 6篇骨质疏松
  • 5篇椎体
  • 5篇股骨
  • 4篇关节
  • 4篇成形术
  • 3篇胸腰椎
  • 3篇胸腰椎压缩
  • 3篇压缩性
  • 3篇压缩性骨折
  • 3篇手术
  • 3篇转子间
  • 3篇转子间骨折
  • 3篇椎体成形
  • 3篇椎体成形术
  • 3篇椎体后凸
  • 3篇椎体后凸成形
  • 3篇椎体后凸成形...

机构

  • 15篇杭州市中医院
  • 5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0篇方宜宥
  • 12篇周辉
  • 7篇彭亮
  • 6篇董刚
  • 4篇杨贺杰
  • 3篇夏志敏
  • 3篇乐军
  • 2篇项东
  • 2篇杨武民
  • 2篇陈惠国
  • 2篇黄海
  • 1篇赵万军
  • 1篇赵万军
  • 1篇张政宏
  • 1篇李俊华
  • 1篇邵荣学
  • 1篇倪飞
  • 1篇彭亮
  • 1篇陈艳

传媒

  • 4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中医正骨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2016年浙...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脾和胃法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服用和胃接骨饮配合手术治疗老年人骨贡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自手术后给予服用和胃接骨饮,并择期行股骨转子间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钉...
盛鲁文周辉夏志敏方宜宥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骨质疏松
文献传递
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前MRI评估与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术前MRI评估与跟腱吻合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评估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中MRI诊断准确率及患者的临床预后评估。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60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MRI检查,以术中探查为金标准,并记录术前、术后12周的SF-MPQ评分及AOFAS评分。按照术前MRI评估及术中探查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部分断裂组(20例)和完全断裂组(40例)。分析MRI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周时SF-MPQ评分及AOFAS评分;分析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前MRI评估与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MRI检查在严重程度不同的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中诊断准确率为100%(60/60,例),在新鲜闭合性完全跟腱断裂Myerson分型中诊断准确率为92.50%(37/40,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前MRI评估与术后踝关节疼痛相关性分析,术后12周时部分断裂组患者在SF-MPQ各项量表评分下降均优于完全断裂组(P<0.05);且严重程度(完全断裂)、完全性跟腱断裂Myerson分型(Ⅲ型)、断裂部位(跟腱下段)是导致术后12周时踝关节仍感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前MRI评估与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术后12周时部分断裂组患者的AOFAS评分高于完全断裂组患者(P<0.05);且严重程度(完全断裂)、完全性跟腱断裂myerson分型(Ⅱ型;Ⅲ型)、断裂部位(跟腱下段)是导致术后12周时踝关节功能恢复一般及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RI在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术前MRI评估相关参数跟腱断裂严重程度、完全性跟腱断裂Myerson分型及跟腱断裂部位可作为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的预后评估指标。
张宇陈文方宜宥
关键词: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前MRI
加味十全大补汤对全髋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加味十全大补汤对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全髋置换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0例服用加味十全大补汤,对照组20例不予服用。对比2组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术后输血率及术后14 d的并发症。结果 2组病例中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及术后输血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均未产生并发症。结论加味十全大补汤可通过补益气血,纠正患者术后贫血,减少术后隐性失血和输血率,加快恢复情况,并防止重要并发症的发生。
盛鲁文周辉方宜宥彭亮董刚
关键词:隐性失血十全大补汤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
DR、MRI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应用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究DR、MRI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临床表现特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2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资料,术前患者均接受DR、MRI检查。结果 以术中所见为诊断金标准,诊断为FAI 72例,术前MRI诊断FAI72例,DR诊断FAI66例,MRI检出率(100%)高于DR(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诊断为FAI中凸轮撞击型19例,钳夹撞击型17例,混合型36例,MRI诊断与术中所见全部符合,MRI准确率显著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FAI患者术中直视下均发现伴有盂唇损伤,MRI诊断ⅠA型13例、ⅠB型24例、ⅡA型20例、ⅡB型12例、ⅢA型2例和ⅢB型1例。结论 综上所述,MRI在FAI的术前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髋臼盂唇及软组织损伤中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刘牧原方宜宥
关键词:髋关节撞击综合征DRMRI
X线股骨近端几何形态预测隐匿性股骨近端骨折的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 评估X线股骨近端几何形态预测隐匿性股骨近端骨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股骨近端外伤但X线结果阴性的患者71例,所有患者接受MRI扫描,并依据MRI结果分为无隐匿性骨折组和隐匿性骨折组。在X线平片上获得股骨近端六个放射学参数:皮质厚度指数(CTI)、管距比(CCR)、管扩张指数(CFI)、形态皮质指数(MCI)、管骨比(CBR)和管骨区比(CBAR),并比较两组X线参数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包括54名女性(76%)和17名男性(24%)患者。无隐匿性骨折组患者的年龄为(84.3±6.0)岁,隐匿性骨折组患者的年龄为(79.2±11.6)岁。两组之间除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和AS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独立评分者间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除了CBAR(ICC=0.48)和CRR(ICC=0.43),其他放射学参数的ICC值都大于0.75,说明一致性良好。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放射学参数的单独预测能力较差,AUC值介于0.563(CRR)到0.630(CBAR)之间。CTI、CFI、MCI、CBR、CBAR、CRR用于区分隐匿性股骨近端骨折或无隐匿性股骨近端患者的cutoff值分别为:35.39,3.96,2.59,0.49,0.47,0.55。多变量预后分析结果显示结合6个X线参数的模型预后性能良好,其中AUC=0.761。敏感度73.94%,特异度74.88%。结论 从股骨近端X线获取的单一放射参数预测股骨近端隐匿性骨折方面能力较弱,需要多个参数联合使用。
刘牧原方宜宥严志强
关键词:X线股骨隐匿性骨折
体外充气气囊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体外充气气囊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2—2012-01行体外充气气囊复位PVP治疗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29例的临床资料。在同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患者中,为每例体外充气复位PVP的患者配对1例性别、损伤节段相同,年龄差别≤3岁,椎体前壁压缩率的差异<10%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体外充气复位PVP组和PKP组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3 d、2周以及终末随访时2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充气复位PVP组术中8例(27.6%)出现骨水泥渗漏,PKP组为5例(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所有患者术前椎体的压缩均以前柱为主,术后伤椎前中部的压缩率以及椎体后凸角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差异除术后前壁的压缩率(P=0.046)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充气气囊复位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不仅可快速缓解疼痛,还可较好地矫正后凸畸形,操作简便,费用低廉,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也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辉方宜宥黄海张政宏倪飞彭亮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变形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椎体变形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应用数字医学方法模拟术后椎体应力变化情况,并分析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OVCFs患者行PVP、PKP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术椎变形的危险因素,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2ml、4ml、6ml骨水泥注入状态下椎体所承受的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术椎变形29例,发生率18.8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骨质疏松程度、椎体高度恢复率、骨水泥弥散状态、手术方式选择均是术椎变形的相关因素.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椎体植入骨水泥量越大,椎体刚度增加越大,邻椎应力随之增大.结论PVP、PKP后椎体变形的发生率较高,受多因素影响.严格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注射方式和注射剂量,并重视骨质疏松的长期治疗,可有效降低术椎变形的发生率,同时骨水泥注入量增加椎体刚度的同时也加大邻椎骨折的危险.
周辉彭亮乐军董刚项东方宜宥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原因与预防策略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2007年10月至2012年6月,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12例,男49例,女163例。年龄51~94岁,中位数73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96例。共252个椎体受累,其中胸椎93个,腰椎159个。病变节段:单节177例,2节30例,3节5例。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及渗漏情况,分析骨水泥渗漏原因并总结其预防方法。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40 min,中位数35 min。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情况良好,偏椎体上缘者27椎,偏椎体下缘者18椎,偏椎体左侧者72椎,偏椎体右侧者53椎,全椎体弥散者82椎。出现骨水泥渗漏7例,其中椎体上缘3例、椎体侧方3例、椎间隙内1例。3例因定位不准确探针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引起,1例因球囊撑破椎体外侧皮质引起,3例因推注骨水泥时用力过猛引起。结论: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常见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重视。术前良好复位,术中准确体外定位、严格把握进针方向、正确使用球囊、合理搅拌骨水泥、灵活调整骨水泥套管的方向及深度、谨慎推注骨水泥并控制其注入量,可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方宜宥周辉彭亮赵万军黄海杨武民
关键词: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手术中并发症骨水泥渗漏
临床PKP手术中的操作技巧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2年6月的21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PKP术,共252个椎体,记录术前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术后满意情况,分析手术操作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56例疗效非常满意,132例疗效较满意,24例疗效不满意。无1例患者发生肺栓塞、神经损伤,7例骨水泥渗漏,满意率达88.7%,疗效不满意者与手术操作有密切关系。结论 PKP手术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手术操作的技巧与手术的质量是疗效的关键。
吴彬娇方宜宥彭亮杨贺杰董刚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腰背部疼痛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单侧与双侧椎弓根的PKP治疗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总结对照单侧入路与双侧入路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临床选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应用PKP手术方法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按照治疗的方法分为单侧椎弓根入路组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组。其中...
周辉方宜宥彭亮陈惠国董刚杨贺杰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压缩性骨折穿刺方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