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进前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剂量阿扎胞苷联合减量HAG方案治疗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评价低剂量阿扎胞苷联合减量HAG方案(HHT、Ara-C、G-CSF)诱导治疗新诊断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9年01月至2023年01月收治的56例初诊的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低剂量阿扎胞苷联合减量HAG方案诱导化疗,观察治疗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56例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化疗,外周血象恢复后复查骨髓形态评估其疗效。其中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的患者25例(44.6%),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的患者11例(19.6%),未缓解(no remission,NR)的患者20例(35.7%),总有效率(overall remission rate,ORR)为64.3%(36/56)。56例患者均出现Ⅲ-Ⅳ级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的感染及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为主要并发症。恶心、呕吐、食纳减退、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等非血液学毒性均可耐受,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病例。性别、年龄、KPS评分对完全缓解率无明显影响(P>0.05)。不良细胞遗传学患者较正常细胞遗传学患者缓解率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阿扎胞苷联合减剂量HAG方案治疗新诊断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疗效确切,缓解率较高,毒副作用可安全耐受。
- 李姜惠子吴雯杜明珠李光戴进前宋艳萍刘锋
- 关键词:阿扎胞苷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
- 血栓预防策略及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1年
- 近年血栓性疾病发病率有渐增之势,其已成为主要疾病负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抗凝药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性已得到临床证实,但抗凝治疗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降低血栓事件发生率,另一方面则会导致出血并发症,而精准抗凝治疗可以确保血栓性疾病患者更多获益。本文主要综述了血栓形成的机制、血栓预防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以期为血栓性疾病患者制定合理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倪庆仁戴进前张迪史瑞牟佼宋艳萍
- 关键词:血管疾病血栓形成抗凝治疗
- 乙肝病毒感染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关联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发病与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以及合并HBV感染DLBC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采用多中心、以医院为基础的1∶4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初治DLBCL患者410例,选择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6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的乙肝五项,比较组间阳性率的差异,并分析HBV感染组与未感染组DLB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异同.结果 DLBCL患者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68% vs4.57%,P<0.01),OR值为3.03(2.09-4.40);抗-HBc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1.22% vs38.48%,P<0.01),OR值为1.68(1.35-2.09).DLBCL患者中,HBV慢性和既往感染者<45岁年龄所占比例明显多于未感染组(P<0.01),HBV慢性感染者的肝功受损比例较高(P<0.01),而且HBV慢性和既往感染者在肿瘤细胞起源上与未感染者存在明显差异(P<0.01),常见累及部位为淋巴结和脾脏.结论 HBV可能是DLBCL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HBV感染的DLBCL患者肿瘤细胞起源以生发中心型多见;化疗时需要密切监测其HBV血清学和肝功变化.
- 王琦侠李建英倪庆仁戴进前郭亮闫永平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 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评价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难治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来那度胺15 mg/(m^(2)·d),第1~21天,然后停药7天;利妥昔单抗每周375 mg/m^(2),持续4周;地塞米松10 mg/d,持续2周。28天为一个疗程,并随访至2019年3月。结果:3个疗程评估,8例获得完全缓解(CR)(32.0%),6例获得部分缓解(PR)(24.0%),7例为稳定状态(SD)(28.0%),4例为疾病进展(PD)(16.0%),总有效率为56.0%。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达64%,25例患者1年总生存率(OS)为70%,1年无病生存率(DFS)为45%。所有患者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发生,毒副反应均安全可控。结论: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相关毒副反应耐受良好,该方案可作为难治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的挽救性治疗方案。
- 刘锋杜明珠高飞戴进前杨锦才宋艳萍
- 关键词: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地塞米松套细胞淋巴瘤难治复发
- 输血对首次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研究输血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2-06-2016-12首次诊断的84例MM患者根据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42例)和非输血组(42例)。观察各组总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率(PFS)。结果:输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比非输血组患者低。输血组患者硼替佐米的使用率更高。单因素分析中采取输血的患者PFS更低;年龄、ISS分期、血小板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肌酐水平、血清β2-MG、血清钙和沙利度胺药物的使用是OS和PFS的共同影响因素。采用多变量分析,高龄(≥60),高血清钙(≥2.75mmol/L)是影响MM患者OS的危险因素,高血小板水平(≥100×109/L)和沙利度胺药物的使用是OS的保护因素。Ig分型和沙利度胺应用是MM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输血不是MM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沙利度胺药物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OS和PFS。输血不影响MM患者的PFS以及OS,不是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李光任婧婧张韵洁谢佳牟佼高飞戴进前宋艳萍
- 关键词:输血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 环磷酰胺和长春瑞滨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 2022年
- 分析环磷酰胺和长春瑞滨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之前2个或更多治疗方案失败的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ITP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难治性ITP患者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环磷酰胺和长春瑞滨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时间3-31月。结果:19例患者中完全反应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显效率78.95%。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例有效患者1月后出现复发。完全反应患者中有4例患者至今随访2年以上,血小板计数仍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慢性ITP患者采用长春瑞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雷小茹戴进前李罡灿倪庆仁宋艳萍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
-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观察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MA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及部分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时间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方案所致肝肾毒性、消化道反应等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高,临床值得推广。
- 高飞杜明珠李光谢佳任婧婧张韵洁牟佼张晓波戴进前王璐刘锋宋艳萍
- IKZF1基因在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机制探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IKZF1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可能机制,进一步明确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理。方法:收取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其中21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均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T-PCR技术检测IKZF1基因、RAG1基因及RAG2基因的表达;提取细胞DNA,PCR技术检测IKZF1基因的缺失突变;二代测序了解IKZF1基因断裂点区域的碱基序列。结果:RT-PCR结果显示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19例表达IK6亚型,其中17例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为BCR/ABL融合基因阴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即IK6亚型的表达主要在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且主要与BCR/ABL融合基因有关。PCR实验证实了BCR/ABL融合基因阳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IKZF1基因发生了缺失突变。二代测序发现IK6亚型由IKZF1基因2号内含子和6号内含子异常断裂后拼接形成,断裂点处存在重组激活基因蛋白能靶向作用的cRSS序列。结论:IK6亚型的表达主要在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IK6亚型的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与BCR/ABL融合基因有关。IK6亚型的表达在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与重组激活基因蛋白靶向作用导致IKZF1基因2号和6号内含子断裂可能相关。
- 刘锋温静李光戴进前杜明珠宋艳萍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R/ABL
- miR-424靶向MEK1对白血病HL-60细胞系增殖、凋亡及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究miR-424对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凋亡及阿霉素(ADM)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向细胞HL-60转染miR-424阴性对照、miR-424 mimic,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和miR-424 mimic组,以PBMC为正常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PBMC及各组HL-60细胞中miR-42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MEK1)mRNA相对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HL-60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L-60细胞凋亡情况。对各组HL-60细胞进行ADM处理,CCK8法检测各组HL-60细胞对ADM敏感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424与MEK1的靶向关系,蛋白印迹法(WB)检测各组HL-60细胞MEK1、Ki67、Bcl-2、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空白对照组HL-60细胞中miR-424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EK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NC组相比,miR-424 mimic组HL-60细胞增殖率、ADM IC50、MEK1 mRNA、Ki67、Bcl-2、MEK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iR-424、细胞凋亡率、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424 mimic+WT-MEK13'-UTR组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低于miR-424 NC+WT-MEK13'-UT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424在白血病HL-60细胞中低表达,miR-424过表达可能通过靶向抑制MEK1表达,抑制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提高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 戴进前倪庆仁张韵洁任婧婧李光张晓波宋艳萍
- 关键词:增殖凋亡
- 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减量HAG方案治疗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观察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减量HAG方案(HHT、Ara-C、G-CSF)诱导治疗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6例初诊的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减量HAG方案诱导化疗,观察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46例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治疗,骨髓造血恢复后复查骨髓象评估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20例(43.5%),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9例(19.6%),总有效率(overall remission rate,ORR)为63.0%(29/46)。46例患者均出现Ⅲ-Ⅳ级血液学毒性、粒细胞减少引起的感染及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为主的合并症。恶心呕吐、肝肾功损害、心脏毒性等非血液学毒性均可耐受,均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性别、年龄、KPS评分对完全缓解率无明确影响(P>0.05)。正常细胞遗传学患者较不良细胞遗传学患者缓解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确切,缓解率较高,毒副反应可安全耐受。
- 刘锋杜明珠李光高飞戴进前郭晓波宋艳萍
- 关键词:地西他滨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