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头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及体会
- 2010年
- 2009年9月18日,包头市部分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陆续出现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有的学校因聚集性发热病例增多而停课封校,甚至构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又出现了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疫情形势十分严峻。
- 戴纪强金艳辉张恒张芳刘迎张娜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形势大中专院校
- 包头市五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线调查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掌握包头市各类人群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调查表,随机抽取市区、农区及牧区3 746人,入户调查。调查数据经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包头市五种慢性病总患病率为35.88%,市区最高为38.01%,其次为牧区36.13%、农区为33.41%。2007—2009年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引起的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分别为84.25%、84.47%、84.88%。各地区慢性病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与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嗜盐、体质指数、遗传因素等有关。结论 5种慢性病患病率高于2008年卫生部第4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市区、农区、牧区五种慢性病患病率、知识知晓及生活方式等有差异。男性高血压、脑卒中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及管理率较低,某些卫生知识知晓率尚不够理想,仍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超重和肥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成晓美曹晓凤戴纪强高建权于书启
- 关键词:基线调查
- 包头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
- 2019年
- 目的了解包头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8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包头市16所学校6-18岁儿童青少年5 116名,采用室内灯箱式标准视力检查表测量双眼视力,台式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双眼屈光状况。单侧裸眼视力<5.0且非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等效球镜度数<-0.50D作为近视判断标准,非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柱镜度数的绝对值>0.00D作为散光判断标准。结果包头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总检出率为51.70%,近视合并散光率为48.55%,近视合并散光占单纯近视的比例为93.91%。近视检出率随着年龄的递增而逐渐升高(P<0.01);男生近视检出率低于女生(P<0.01);男生近视合并散光率低于女生(P<0.01);双眼平均近视度数为261.14±207.97,左眼近视度数高于右眼,女生近视度数高于男生,近视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逐渐加重的态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双眼平均散光度数为77.53±85.10,左眼散光度数高于右眼,男生散光度数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包头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加大近视高发态势的干预力度,帮助青少年培养健康和科学的用眼习惯。
- 芦静戴纪强张晓梅
- 关键词:近视儿童青少年
- 包头市不同地区5种慢性病的现况调查
- @@为全面了解包头地区居民5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的患病、死亡等基本情况、流行特征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治规划和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特此对包头市(市区、农区...
- 曹晓凤成晓美戴纪强
- 关键词:慢性病
- 包头地区五种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和死因构成正在发生改变,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正日益严重地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目前,慢性病是世界上最首要的死亡原因,由慢性病造成的死亡约占所有死亡的60%。所有慢性病死亡的80%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1]。心脑血管病成为我国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
- 戴纪强曹晓凤成晓美
- 关键词:危险因素调查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等收入国家心脑血管病
- 稀土对人体健康损害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9年
- 稀土是稀土元素或稀土金属的简称,包括15种镧系元素——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以及与镧系元素密切相关的2个元素——钪和钇,共17种元素,通常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2种,存在于碳酸盐、氧化物、磷酸盐和硅酸盐等多种矿物中[1]。稀土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等领域。目前含有稀土的功能材料已达50多类,其被称为21世纪高科技及功能材料的宝库,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
- 刘莉戴纪强志强王海玲
- 关键词:镧系元素石油化工稀土元素轻稀土稀土金属重稀土
- 包头市不同地区5种慢性病的现况调查被引量:6
- 2011年
- 曹晓凤成晓美戴纪强
- 关键词:慢性病知识
- 包头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报告
- 2007年
- 杨丽君戴纪强
- 关键词:艾滋病医源性感染高危人群医源性传播
-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城市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评价对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的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开展1年的效果。方法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开展MSM人群的综合干预,通过滚雪球法分别于2008年5月、2009年56月对706名和767名MSM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5mL静脉血,检测HIV感染状况,进而评价干预效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统汁学分析。结果经过干预,调查对象艾滋病知晓率从70.7%(499/706)升至81.7%(627/767)(χ^2=25.004,P〈0.01);与男性发生肛交行为时,最近6个月安全套使用率从38.0%(254/668)升至45.3%(346/764)(x^2=8.269,P〈0.05);最近6个月曾与多于5个不同的男性发生过性行为的人员比例,从2008年5月的42.8%降至2009年5~6月的24.6%(x^2=55.348,P〈0.01)。2008年5月MSM人群男性性伴数的中位数为3,至2009年5-6月下降为2,但2次调查MSM人群HIV感染率均为1.7%。结论通过对MSM人群的综合干预,促井了MSM人群掌握艾滋病知识并采用安全性行为。
- 曲琳涛波戴纪强杨景元鲍卓强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干预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