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地区STEMI患者溶栓后区域转运联合PCI模式的探索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西北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医院溶栓后区域转运至PCI医院模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了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由基层医院转诊来的、发病时间<24 h的STEMI患者1062例,根据治疗策略分为静脉溶栓联合PCI组(240例)和直接PCI组(822例)。观察终点为患者院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包括全因死亡、缺血性卒中、恶性心律失常、颅内出血及血红蛋白下降程度≥50 g/L的出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STEMI患者1062例,年龄(61±12)岁,其中男性905例(85.2%)。直接PCI组患者的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0级者比例明显高于静脉溶栓联合PCI组[63.0%(518/822)比36.3%(87/240),P<0.001]。与直接PCI组比较,溶栓联合PCI组患者从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2.11(1.00,4.00)h比3.00(1.13,7.07)h,P<0.001]及接受再灌注治疗[3.07(1.83,4.87)h比6.92(4.07,11.15)h,P<0.001]时间更短。直接PCI组的全因死亡发生率高于静脉溶栓联合PCI组[1.8%(15/822)比0,P=0.03];两组的出血事件、缺血性卒中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就诊于非PCI医院的STEMI患者,溶栓后区域转运联合PCI的策略不显著增加出血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且可有效缩短心肌再灌注时间。溶栓后区域转运联合PCI模式可行、有效。
- 白明潘晨亮赵晶赵存瑞张博慕仲元孟晓雪周兴虎朱友琦张钲
-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
- 替格瑞洛治疗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 潘明白明张博慕仲元孟晓雪药素毓张钲
- SDF-1/CXCR4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
- 2004年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是由骨髓基质细胞释放的趋化因子,是趋化因子CXC亚家族的成员之一。SDF-1不仅与正常机体造血功能的维持及造血干/祖细胞的回髓定位和植入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在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就SDF-1/CX-CR4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慕仲元白锋张钲
-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生物学功能骨髓基质细胞
- 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的关系。方法依据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位点设计引物,应用多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13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冠心病组)和77例非冠心病(对照组)患者的eNOS基因T-786C多态性。结果(1)冠心病组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2.8%、25.7%、1.5%,对照组分别为92.2%、6.7%、0(χ^2=11.5,P〈0.01);(2)冠心病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14.3%比3.9%,χ^2=11.5,P〈0.01);(3)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eNOS T-786C基因多态性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5.261,95%CI:2.010~13.768);(4)在1、2、3支冠脉血管狭窄组中。TC+CC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21.4%、25.0%和33.3%(χ^2=1.83,P〉0.05),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0.7%、12.5%、18.5%(χ^2=2.66,P〉0.05)。结论(1)eNOS T-786C基因多态性是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并独立于冠心病其它的经典危险因素;(2)eNOS T-786C基因多态性与冠脉狭窄的支数元关。
- 冉军川白锋张钲黄晏姚亚丽李强慕仲元
- 关键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冠心病
- SDF-1α及相应受体CXCR4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相应受体血小板源性因子受体-4(CXCR4)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DF-1α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慕仲元
-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冠状动脉疾病
- 文献传递
-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血运重建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近三年来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治疗现状及影响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1016名STEMI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78.3%的患者发病到入院时间>12小时,其中97.6%未能进行急诊PCI。1016名患者中,17.9%的患者接受了急诊PCI治疗,68.8%的患者接受了择期PCI治疗,11.6%的患者仅接受了药物治疗,溶栓的患者仅占1.6%。年龄、合并糖尿病、职业及发病地点距医院的距离均是影响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原因。结论患者就诊不及时和转运时间延误是导致STEMI患者不能及时血运重建的主要原因,在时间窗就诊的患者医生的因素是未行血运重建的关键因素。
- 罗张兴白明潘明张博慕仲元孟晓雪杨波高涵翔张钲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及相应受体血小板源性因子受体-4在冠状动脉疾病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相应受体血小板源性因子受体-4(CXCR4)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DF-1α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法(FCM)检测42例冠心病患者[1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组),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组),15例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组)]及16例正常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浆SDF-1α和其相应受体CXCR4表达水平。同时,分离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DF-1α(终浓度,500ng/ml)干预前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SDF-1α表达在稳定性心绞痛组有升高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SDF-1α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相应受体CXCR4在稳定性心绞痛组表达有升高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CXCR4表达明显升高(P<0.01)。同时,体外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SDF-1α干预后的表达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 慕仲元张钲白锋张宏铃黄晏
-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冠状动脉疾病基因表达促炎细胞因子
- 帕罗西汀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吴增颖慕仲元
- 关键词:帕罗西汀原发性高血压抑郁症
- 平板运动试验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 潘明张钲汪涛李强白明药素毓慕仲元黄晏
- 1、 任务来源:自选课题2、 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是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病人的一种重要无创性检测手段,其原理是通过增加运动量来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心肌的耗...
- 关键词:
-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病变
- 急性心肌梗死伴可逆性缺血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一例
- 2007年
- 患者 女性,75岁。因反复心前区憋闷3个月,伴持续性胸痛6h入院。体查:BP130/85mmHg,急性病容,神志清,平车推入病房。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6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心肌酶谱AST 40U/L,LDH 204U/L,CK 438U/L,CK—MB10U/L。
- 李强黄晏慕仲元杜涛张钲
- 关键词:左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可逆性肺呼吸音心肌酶谱心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