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蜜蜜

作品数:12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卫星资料
  • 4篇锋区
  • 3篇降水
  • 3篇海洋温度
  • 2篇气候
  • 2篇区域气候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2篇黑潮
  • 2篇春季
  • 1篇地形
  • 1篇地形降水
  • 1篇东海黑潮
  • 1篇东亚大气环流
  • 1篇学法
  • 1篇原理课程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地形
  • 1篇中国东部海区
  • 1篇中国东部降水

机构

  • 11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教育部
  • 1篇江苏省气象科...

作者

  • 11篇徐蜜蜜
  • 8篇徐海明
  • 4篇朱素行
  • 2篇周林义
  • 1篇马静
  • 1篇赵煊

传媒

  • 3篇大气科学
  • 2篇气象科学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绿色科技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思考被引量:1
2017年
指出了天气学原理是气象学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其特点是公式多、理论性强。总结了该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
徐蜜蜜
关键词:教学体会教学质量
海表面盛行风背景下大气对黑潮海洋锋的响应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一系列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应用高通滤波等方法,研究了春季不同海表面盛行风背景下,东海黑潮海洋锋区附近的海气关系。观测分析表明:在东海,春季3种不同海表面盛行风条件下海表面温度与海表面风速之间都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现为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大气对海洋锋的响应在3种不同盛行风条件下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西北盛行风和东南盛行风背景下,即当风向垂直于海洋锋由冷侧(暖侧)吹向暖侧(冷侧)时,海表面风的辐散(辐合)出现在海洋锋上空。同时,海洋锋对海平面气压(SLP)、降水和对流活动的影响较弱,表明大气对海洋锋的响应主要局限在大气边界层内。在东北盛行风背景下,即当风平行于海洋锋时,在海洋锋的暖(冷)水侧上空为海表面风的辐合(辐散),并与SLP的异常低(高)值相对应,主要雨带出现在黑潮暖舌上空。无论从总降水还是层云、对流降水频次的空间分布来看,盛行东北风时,海表面温度对其上雨带的影响最为明显。分析结果还表明,在不同盛行风背景下,海洋锋附近的海气关系由不同的物理机制在起主导作用。当盛行平行于海洋锋的东北风时,主要由SLP调整机制起作用;而盛行垂直于海洋锋的西北风时则主要由垂直混合机制起作用。
谢傲徐海明徐蜜蜜马静
关键词:大气响应
亚洲夏季风区中尺度地形降水结构及分布特征被引量:26
2010年
采用高分辨率TRMM、AIRS卫星实测资料,从气候态的降水微物理过程角度分析了亚洲夏季风期间中尺度山脉对不同性质降水垂直结构和水平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尺度山脉迎风、背风坡均以层云降水为主,层云降水强度在迎风坡强于背风坡;对流降水在迎风坡主要为浅对流,背风坡主要为深对流,对流降水强度在背风坡强于迎风坡。沿西南季风推进方向依次经过的中尺度山脉,其两侧发生降水像素个数、降水微物理特征等差异逐渐减小,其中,对流降水迎风坡向背风坡转变明显,而层云降水背风坡向迎风坡转变明显。大气稳定度与对流降水在迎风、背风坡的分布相一致。另外,对中尺度地形降水的研究为区域气候模式模拟高精度地形降水分布提供了实测依据。
朱素行徐海明徐蜜蜜
关键词:中尺度地形
我国东部海洋温度锋区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季节变化
采用一系列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研究了我国东部海区的海洋温度锋对局地大气的强迫作用及其季节变化.分析表明,当春季海洋锋增强时,海温与海表面风速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在海洋锋的暖(冷)侧形成海表风的辐合(辐散),表现为...
徐蜜蜜徐海明
关键词:卫星资料
文献传递
我国近海大风分布特征及成因被引量:30
2010年
采用高分辨率卫星资料研究了我国近海6级以上大风的分布特征,并对台湾岛地形对四季的大风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资料分析表明,冬季大风分布与冬季平均风速分布相似,高频区出现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和越南东南沿海,黑潮锋暖侧的风频明显大于其冷侧的风频。春季大风频率显著下降,最大值依然出现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台湾岛东南角和黑潮锋暖侧也是春季近海风频较大的区域。夏季是近海大风出现最少的季节,风频最大值在10°N附近的南海西部,由西南向东北减少,台湾岛周围的风频呈现东南、西北大,西南、东北小的近似轴对称分布,大风方向为绕岛逆时针环流。秋季大风风频迅速增大,基本呈现出冬季的形态。数值模拟表明,不同季节地形对大风的影响程度不同,冬季台湾岛地形对其周围海区大风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去除地形后,台湾海峡和岛屿东南角的大风消失,风速变为由南向北递减。夏季去除地形后,岛屿周围的大风几乎没有改变,本文将从大风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解释。
徐蜜蜜徐海明
关键词:卫星资料区域气候模式REGCM3
春季中国东海黑潮区大气热源异常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数据集与中国东部389个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相关和合成分析讨论了不同时间尺度上,春季中国东海黑潮区上空大气热源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观测分析表明,春季中国东海黑潮区上空为一显著的大气热源,大气对该热源的响应在不同时间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在较长时间的季节和年际尺度上,春季中国东海黑潮区大气热源增强时,可在大气对流层低层强迫出偏南气流,同期春季及后期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并西伸,相比于热源低值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为一反气旋式异常环流所控制,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降水增多;反之亦然。与年际和季节时间尺度不同,在较短的天气时间尺度上,中国东海黑潮区上空大气热源增强可在其下方强迫出气旋式异常环流。大气热源的增强与中国东部对流层低层气旋式异常环流的东移有关,相应地在中国东部地区出现了显著的降水增多。
赵煊徐海明徐蜜蜜邓洁淳
关键词:大气热源中国东部降水东亚大气环流
PBL教学法在《天气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针对气象学专业核心课程《天气学原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本课程中使用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并给出了PBL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实例。重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问题为核心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徐蜜蜜
关键词:PBL教学法教学实践
冬季中国东部海区热通量变化与中国气温降水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OAFlux月平均热通量、NCEP/NCAR(1958—2006年)再分析和全国160个站的月降水、气温等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东部海区海气界面热通量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冬、春季降水、气温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东部海区为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年际变化的关键区,冬季变化最为显著,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热通量的增强趋势明显。热通量的年代际变化与同期冬季中国华南降水存在明显正相关,与华北降水存在负相关、与气温存在显著正相关。1983年气候突变前热通量年际变化与同期中国长江下游地区降水有很好的负相关。突变后热通量年际变化与同期淮河流域降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后期春季中国两河流域降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两河流域气温存在显著正相关。
周林义徐海明徐蜜蜜朱素行
关键词:海气热通量降水气温
我国东部海洋温度锋区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季节变化被引量:14
2012年
采用一系列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研究了我国东部海区的海洋温度锋对局地大气的强迫作用及其季节变化。分析表明,当春季海洋锋增强时,海温与海表面风速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在海洋锋的暖(冷)侧形成海表风的辐合(辐散),表现为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海温对表面风场的影响程度与海洋锋的强度成正比,春季影响程度最大,夏、秋季最小。海洋锋对其附近的总降水、对流、层云降水均有影响,尤其在春季海洋锋暖侧的降水强度增大,对流降水的频次增多,"雨顶"高度也有明显的抬升。暖流对大气的影响不仅局限在边界层,其影响可达整个对流层。另外,分析发现对流降水对海温的响应比层云降水更加敏感。研究还表明,暖流上空高、低云呈现相反的年循环特点,冬季多0.5~2km的边界层云,夏季多云底在10km以上的高云。深对流云集中出现在3~6月,从冬季到初夏,30%以上的云量中心抬高了接近8km。春季和初夏在海洋锋的暖侧频繁地出现深对流活动。
徐蜜蜜徐海明朱素行周林义
关键词:卫星资料
东海黑潮锋区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和机制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徐蜜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