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安平

作品数:85 被引量:25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6篇狼疮
  • 17篇肾炎
  • 16篇细胞
  • 14篇系统性红斑
  • 14篇红斑
  • 13篇系统性红斑狼...
  • 13篇红斑狼疮
  • 10篇血液
  • 9篇肾病
  • 9篇透析患者
  • 9篇狼疮肾
  • 9篇狼疮肾炎
  • 8篇蛋白
  • 8篇血液透析
  • 7篇多态
  • 7篇狼疮性
  • 7篇狼疮性肾炎
  • 6篇多态性
  • 6篇肾脏
  • 5篇肾损

机构

  • 40篇中山大学附属...
  • 39篇中山大学孙逸...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广州新海医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苏州高新区人...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81篇徐安平
  • 17篇黄湖辉
  • 17篇李劲高
  • 16篇付莎
  • 14篇吕军
  • 12篇曾玉纯
  • 12篇赖德源
  • 12篇汤颖
  • 11篇宛霞
  • 9篇吕军
  • 9篇梁佩芬
  • 8篇冯敏
  • 8篇张益民
  • 8篇宛霞
  • 8篇陈俊哲
  • 7篇陈洁
  • 7篇王珍
  • 7篇刘擘
  • 7篇黄辉
  • 6篇王华敏

传媒

  • 13篇岭南急诊医学...
  • 7篇新医学
  • 6篇中国临床实用...
  • 5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3篇国际内科学杂...
  • 3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医疗装备
  • 2篇解剖学研究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牙龈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新型、简便易行的小鼠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体外提取及培养方法。方法选择C57BL/6小鼠,使用Ⅳ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其牙龈组织,种板培养并传代。利用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法)观察小鼠GMSC的增殖规律,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GMSC的细胞表面标志物,进行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实验,观察所提取GMSC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CCK-8试验显示小鼠GMSC在培养第3~4日增殖活跃(第2~5日相邻时间点间,P均<0.05),第5日开始增殖进入平台期(第5~8日的相邻时间点间比较,P均>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小鼠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相比,GMSC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和CD105(P均<0.05),几乎不表达CD34、CD45(P均>0.05);多向分化诱导实验中,GMSC成功分化为对应的组织细胞,证实了GMSC的多向分化功能。结论本研究成功提取小鼠GMSC,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的、操作简便的、对原代细胞伤害少且有较高细胞获得率的科学提取GMSC方法,并鉴定了其细胞标志物和分化功能。
陈丽玲徐振健徐安平
关键词:诱导分化
中国人CTLA-4基因-1722位点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 CTLA-4)基因启动子区-1722位点(T/C)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103例患者诊断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其中男13例,女90例。正常对照组110例,其中男21例,女89例。全部研究对象均为无血缘关系的中国南方汉族人群。采用微量全血提取法,从EDTA抗凝血中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所有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进行CTLA-4基因-1722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CTLA-4基因-1722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人群中普遍存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CTLA-4基因-1722位点TC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42% vs58%,P<0.05), CC基因型频率明显降低(25% vs15%,P<0.05),TT基因型频率虽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33% vs27%,P>0.05);而SLE患者等位基因频率和携带者频率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人种CTLA-4基因-1722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差异。结论CTLA-4基因-1722位点多态性与SLE明显相关,CTLA-4基因可能是SLE的易感基因。
徐安平尹培达苏晓燕
关键词:多态性红斑狼疮
146例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男性SLE患者的认识和诊断率。方法对146例男性及同时期的1 108例女性SLE患者的确诊时间、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SLEDAI评分、肾脏的累及情况以及出院时的好转率等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发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比例为1∶7.59。男性SLE患者家族史(P<0.01)、口腔溃疡(P<0.05)发生率较女性明显,但女性患者关节炎的发生率高于男性(P<0.01);男女两组SLE患者在ANA、dsDNA、C3、C4的阳性率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患者肾病综合征表现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而在蛋白尿、血尿、eGFR下降、接受透析治疗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患者入院时的SLEDAI积分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1),出院时的好转率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男性SLE的临床表现与女性患者不同,男性狼疮患者病情较重,但对治疗的短期反应与女性无差别。
张益民萧杏贤徐安平宛霞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不同剂量氯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MCP_1和TGF-β_1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中MCP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剂量氯沙坦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组,分组为氯沙坦常规剂量组,大剂量组,超大剂量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药物干预组分别给予氯沙坦50,200,500 mg/(kg·d)灌胃,假手术组及手术组每天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模型第7、14和21天鼠尾袖带血压(TCP)、24 h尿蛋白,血清Scr、Bun、K+、肾小管损害百分比、肾间质纤维化程度(%INT),免疫组化检测MCP1的表达,RT-PCR检测MCP1和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延长,UUO组TCP逐渐增多、肾小管损害程度、%INT显著增加,MCP1、TGF-β1mRNA含量明显增加,与其余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大剂量、超大剂量氯沙坦组相对于常规剂量氯沙坦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大剂量、超大剂量氯沙坦组相对于常规剂量氯沙坦组,能更有效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显著抑制MCP1、TGF-β1mRNA的表达,同时,超大剂量氯沙坦组比大剂量氯沙坦组能更有效的减少蛋白尿。表明大剂量、超大剂量氯沙坦比常规剂量氯沙坦在UUO大鼠模型中起到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
黄玉宇徐安平周姗姗傅君舟杜洪
关键词:氯沙坦肾间质纤维化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TGF-Β1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及其蛋白抑制剂在狼疮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其蛋白抑制剂(PIAS3)在MRL/lpr狼疮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以18周龄雌性MRL/lpr小鼠作为狼疮肾炎组,相同周龄的BALB/C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取两组小鼠肾组织,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STAT3和PIAS3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磷酸化STAT3(p-STAT3)和STAT3的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小鼠实验室指标以及肾脏组织病理的表现。结果 MRL/lpr小鼠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均高于BALB/C小鼠(P<0.05)。MRL/lpr小鼠肾脏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而BALB/C小鼠肾小球、肾小管无异常。MRL/lpr小鼠肾组织STAT3 mRNA和p-STAT3蛋白的表达均较BALB/C小鼠升高(P<0.05),其PIAS3mRNA表达则较BALB/C小鼠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小鼠STAT3总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MRL/lpr小鼠肾组织STAT3 mRNA和p-STAT3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而其PIAS3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
杨荟徐安平吕军刘亚
关键词:STAT3转录因子信号传导狼疮肾炎
费森尤斯4008系列血透机电导率问题的实例处理被引量:3
2016年
血液透析中电导率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血液中毒素的清除效果和体液的电解质平衡,甚至影响到患者生命安全。而电导率异常故障又是费森尤斯4008系列血透机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故障形式,实际血液透析中电导率问题虽然只显示为电导率偏高、电导率偏低和电导率波动等几种形式,但相同的故障报警,却需要不同的故障处理方法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现就血液透析机工作中出现的电导率问题及实际成功处理方法作一分析。
丁页佳梁佩芬徐安平
关键词:血液透析机电导率医疗设备维修
盐酸苯海索与阿普唑仑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对照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将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血液透析24例患者,分别给予盐酸苯海索与阿普唑仑两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RLS评估量表评分的变化以及对睡眠改善等指标。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中RLS患病率达到19.2%,盐酸苯海索组在减轻症状(7.2±2.5vs16.8±7.3),减少睡眠/醒时腿动较佳乐定组更为有效(83.3%vs25%,100%vs21.4%),改善睡眠障碍两者差异不大,应用两种药物前后电解质和肾功能变化不大。结论盐酸苯海索能有效减轻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症状,明显优于阿普唑仑。
黄辉陈洁王彤肖龙黄湖辉王景峰徐安平王华敏
关键词:不宁腿综合征血液透析患者盐酸苯海索阿普唑仑睡眠改善肾功能变化
血清IgA及IgA/C3比值用于IgA肾病的诊断价值——附180例报告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IgA、IgA/C3比值用于IgA肾病的诊断价值及其诊断界值。方法:468例经肾脏活组织检查确诊的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确诊结果分为IgA肾病组180例及非IgA肾病组288例,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IgA及C3水平,采用国际IFCC/CRM 470标准化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计算IgA/C3比值,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述3项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gA及IgA/C3比值在IgA肾病诊断中的作用,确定其诊断界值。结果:IgA肾病患者血清IgA水平及IgA/C3比值均明显高于非IgA肾病组(P<0.01)。IgA肾病患者与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患者比较,血清IgA水平及IgA/C3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各组患者血清C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病理分级IgA肾病患者血清IgA、C3水平及IgA/C3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IgA水平及IgA/C3比值诊断IgA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及0.797(P均<0.01);两者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最佳敏感度、特异度选取工作点,确定血清IgA及IgA/C3比值的诊断界值分别为257 g/L及2.4。结论:血清IgA及IgA/C3比值可作为鉴别IgA肾病与非IgA肾病的参考指标;血清IgA≥257 g/L或IgA/C3比值≥2.4为IgA肾病的最佳诊断界值。
付莎徐安平李劲高
关键词:IGA肾病血清IGA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与血清骨桥蛋白、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与血清骨桥蛋白、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关系。[方法]SLE患者24例,男性2例,女性22例,诊断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按Bombardier的评分标准,SLE活动指数(SLEDAI)积分>9分为活动期,≤9分为缓解期。将上述SLE患者分为活动期(16例)和缓解期(8例)两组。正常对照组16例,男性4例,女性1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OPN和IL-10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者比较,活动期SLE患者血清OPN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OPN和IL-10这两种细胞因子可能与SLE的活动性有关。
徐安平梁艳仪吕军王珍陈学令李劲高宛霞
关键词:骨桥蛋白白细胞介素活动性
腹膜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52名腹膜透析患者,根据血尿酸情况将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血尿酸组,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高尿酸血症112例(73.7%)。高尿酸血症组的血钾、高血压史、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磷、i PTH、甘油三脂水平均较正常尿酸组升高(P均<0.05);而年龄、血钠、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钙、血清铁、总蛋白、hs CRP、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KT/V、PET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血尿酸水平与血钾、血尿素氮、血磷呈正相关(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血尿酸与血钾、血尿素氮、血磷密切相关,及时纠正高尿酸血症可以改善预后。
杨荟曾玉纯汤颖付莎梁佩芬宛霞吕军李劲高张黎黎陈俊哲刘擘李小梅杨素琼徐安平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尿酸影响因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