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江龙 作品数:35 被引量:91 H指数:7 供职机构: 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哮喘患者Th细胞与MMPs血清水平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Th1、Th2细胞与MMP-2和MMP-9血清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2例急性发作期患者和56例慢性持续期患者Th1和Th2细胞水平,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MP-2和MMP-9的血清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h1和Th2细胞与MMP-9的血清水平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而Th1和Th2细胞与MMP-2血清水平均不具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哮喘患者中Th细胞与MMPs血清水平关系密切,Th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节MMPs的血清水平,影响气道重塑的发生过程。 朱洪 覃西 彭江龙 谭光宏关键词:哮喘 基质金属蛋白酶 T辅助细胞 尘螨变应原Der f1核酸序列测定及其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对尘螨主要变应原Der f1进行核酸序列测定,探讨其系统进化信息。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Der f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巢式PCR扩增Der f1的cDNA,纯化、回收、克隆至pMD19-T simple后进行序列测定,序列比对后用Clustal W 1.83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成功扩增出Der f1的cDNA片段,测序表明该基因含ORF1个,长度966bp,与参考序列同源性达99.9%。该变应原具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与果蝇进化关系最远,与梅氏嗜霉螨进化关系最近。结论:成功获得了尘螨变应原Der f1基因片段,根据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构建出的系统进化树与形态学分类不一致。 牛莉娜 周鹰 彭江龙 崔玉宝关键词:尘螨 核酸序列 半胱氨酸蛋白酶 粉尘螨变应原第5组分基因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 2009年 目的获得粉尘螨变应原第5组分的编码基因(Derf5)并了解其分子特征。方法用RNAiso试剂盒提取粉尘螨总RNA,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Derf5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获得其编码基因,插入pMD19-T Simple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获得的Derf5基因与参考序列(GenBank AY283283)同源件达97.8%,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由132个氨基酸组成,信号肽位于1~19AA、跨膜Ⅸ域位于1-19AA,为细胞外疏水性蛋白。二缴结构由延伸主链(1.52%)、无规则卷曲(7.58%)和α螺旋(90.91%)组成。具有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2个。其氨基酸序列与屋尘螨变应原第5组分相似率为78%。结论成功克隆了Der f5,并初步预测得其分子特征。 崔玉宝 彭江龙 周鹰 王颖 孙炜关键词:粉尘螨 变应原 生物信息学 美洲大蠊变应原Pera 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美洲大蠊变应原Per a 2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从Genbank中获得Per a 2的核酸序列,用ExPaSy、EBI和NCBI网站的在线软件推导出编码氨基酸序列及其理化性质、空间结构、功能位点,并在Blastp比对后选择不同物种同源序列计算相似率、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Pera2由351个氨基酸细戍,分子量为38119Da、等电点为4.90、分子式为C1217H1825N285O297S18,为细胞外疏水性蛋白、属于肽酶a家族,信号肽位于1~20氨基酸处,三个跨膜螺旋区域依次位于1~19aa、51~78aa、282~300aa处;二级结构由α-螺旋(9.4%)、β延伸(28.49%)、随机线圈(62.11%)组成;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相似率为55%、与马德拉蜚蠊相似率为51%,三者在Pera2与不同物种的同源序列构建的分子进化树中聚成一簇。结论:通过对Per a 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该变应原分子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周鹰 林英姿 牛莉娜 彭江龙 崔玉宝关键词:美洲大蠊 变应原 生物信息学 空间结构 分子进化 哮喘患者外周血IL-16水平及其多态性检测 2009年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IL-16的变化及IL-16基因多态性(T-295C)与哮喘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的42例哮喘患者为哮喘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哮喘患者外周血IL-16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IL-16基因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组血浆IL-16水平为(89.4±8.2)ng/L,与对照组(30.8±5.2)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和对照组IL-16基因259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突变频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6参与了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但IL-16突变与哮喘无相关性。 周鹰 朱洪 彭江龙 夏乾峰关键词:哮喘 IL-16 基因多态性 尘螨变应原Derf1植物表达产物诱导哮喘小鼠免疫耐受的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采用尘螨变应原组分Derf1植物表达产物免疫治疗哮喘小鼠,了解其诱导哮喘小鼠免疫耐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致敏后分别给予尘螨变应原Derf1原核表达产物(rDE)和烟草叶片中的表达产物(rDP)免疫治疗,处死小鼠,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和肺组织,分别进行细胞学、螨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结果:哮喘组和治疗组BALF中细胞总数明显增多,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超过50%;rDE和rDP治疗后,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哮喘组和治疗组小鼠螨特异性IgE、IgG和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下降(P<0.01);rDE和rDP治疗后,IgE、IgG和IL-4水平下降,IFN-γ水平上升(P<0.01-0.05),以rDP疗效更好;哮喘组小鼠支气管、细支气管和小血管周围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rDE和rDP治疗后,炎症减轻,以rDP改变更为明显。结论:尘螨变应原Derf1植物表达产物较原核表达产物能更有效地减轻螨性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诱导免疫耐受形成。 彭江龙 牛莉娜 吴洁 周鹰 崔玉宝关键词:尘螨 哮喘 免疫治疗 粉尘螨变应原第7组分全长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获得粉尘螨变应原第7组分编码基因并了解其分子特征。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Derf7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获得其编码基因,插入pMD19-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Derf7全长基因约642bp,与参考序列(GenBank AY283292)同源性达99.7%%,仅在249位"A→G"和439位"C→T"发生点突变,含1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推测编码蛋白由213个氨基酸组成,信号肽序列位于1-17aa,亲水性指数为0.031,跨膜区域位于171-190aa,二级结构由-螺旋(57.28%)、延伸主链(6.57%)和无规卷曲(36.15%)组成;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含有N-糖基化位点1个(151-154aa),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193-195aa),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2个(155-158aaand173-176aa),N端酰基化位点1个(97-102aa)。粉尘螨和屋尘螨变应原第7组分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86%,二者在螨类第7组分氨基酸序列构建出的分子进化树中聚成一簇。结论:获得了Derf7全长基因,为进一步获得其基因工程制品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丹 崔玉宝 彭江龙 周鹰 王颖 孙炜关键词:尘螨 变应原 生物信息学 螨性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RhoA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RhoA在螨性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螨性哮喘患者肺泡灌洗液中Rho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以非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及正常人群为对照。结果螨性哮喘、非螨性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RhoA表达阳性率依次为66.7%、70.2%和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不同性别螨性哮喘患者Rho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螨性哮喘患者中,儿童组RhoA总阳性率(83.3%)虽较高,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螨性哮喘患者RhoA表达总阳性率依次为33.3%、57.9%、88.2%和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螨性哮喘患者Rho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且随着临床分级的增加,RhoA表达的阳性率有明显的增大趋势。 周鹰 朱洪 彭江龙关键词:哮喘 RHOA 尘螨 尘螨变应原Der f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尘螨变应原Der f1植物表达载体并侵染烟草叶片表达。方法:从保存的含pET28a(+)-Der f1的甘油菌株中扩增Der f1基因,并克隆到质粒载体中,提取质粒,进行测序;以ClaⅠ、SalⅠ双酶切,将Der f1基因克隆到马铃薯X病毒(PVX)载体中,构建植物病毒表达载体;将PVX-Der f1转化脓杆菌,挑取Kan、Tet抗性阳性的菌株侵染烟草叶片进行蛋白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经SDS-PAGE分析,有4株烟草叶片蛋白提取物在34Mr处有特异性蛋白条带;经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其变应原,结果显示,烟草叶片中获得的重组蛋白在34Mr处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与阴性血清并不发生结合。结论:成功构建了植物病毒表达载体PVX-Der f1并获得表达,为尘螨变应原Der f1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彭江龙 崔玉宝 王华民 周鹰 牛莉娜 吴洁关键词:尘螨 植物表达 一株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海南红树林真菌WC1016的分类鉴定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从海南文昌清澜港红树林土壤样本中分离到的一株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真菌菌株WC1016进行分类鉴定。方法:通过菌落特征、显微形态、ITS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WC1016进行鉴定。结果:菌株WC1016在CA上形成典型紫色绒絮状菌落。显微观察其分生孢子梗具有拟青霉属的典型特征。ITS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WC1016与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菌株XLA同源性最高。结论: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菌株WC1016为淡紫拟青霉。首次鉴定发现一株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的淡紫拟青霉。 牛莉娜 王英 饶朗毓 裴华 彭江龙 陈锦龙 吕刚 林英姿关键词:红树林真菌 淡紫拟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