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麦仓

作品数:291 被引量:1,496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8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9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64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冶金工程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机械工程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12篇合金
  • 100篇高温合金
  • 60篇镍基
  • 32篇镍基高温
  • 28篇再结晶
  • 28篇镍基高温合金
  • 24篇时效
  • 24篇热变形
  • 20篇析出相
  • 19篇偏析
  • 19篇显微组织
  • 17篇GH4169...
  • 16篇耐蚀
  • 16篇固溶
  • 14篇动态再结晶
  • 14篇力学性能
  • 13篇有限元
  • 13篇热力学计算
  • 12篇涡轮
  • 11篇涡轮盘

机构

  • 269篇北京科技大学
  • 19篇钢铁研究总院
  • 1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2篇中航工业北京...
  • 9篇中国特种设备...
  • 5篇北京北冶功能...
  • 5篇北京钢研高纳...
  • 2篇宁夏大学
  • 2篇兰州石油化工...
  • 2篇太原钢铁集团...
  • 2篇宝钢特钢有限...
  • 1篇河南职业技术...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发电设备...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安泰科技股份...
  • 1篇中国第二重型...

作者

  • 281篇张麦仓
  • 229篇董建新
  • 79篇姚志浩
  • 60篇郑磊
  • 46篇谢锡善
  • 19篇曾燕屏
  • 17篇于秋颖
  • 12篇江河
  • 12篇张丽娜
  • 11篇杨亮
  • 11篇洪成淼
  • 9篇杜晨阳
  • 8篇毕中南
  • 8篇罗子健
  • 8篇王珏
  • 8篇付书红
  • 7篇王宝顺
  • 6篇胡尧和
  • 6篇韦家虎
  • 6篇王玲

传媒

  • 52篇稀有金属材料...
  • 34篇北京科技大学...
  • 29篇材料热处理学...
  • 23篇金属学报
  • 14篇工程科学学报
  • 10篇钢铁研究学报
  • 9篇材料工程
  • 7篇锻压技术
  • 6篇热加工工艺
  • 5篇机械工程学报
  • 5篇第十一届中国...
  • 5篇第十三届中国...
  • 4篇中国有色金属...
  • 4篇失效分析与预...
  • 3篇机械工程材料
  • 3篇兵器材料科学...
  • 3篇第十届全国高...
  • 3篇动力与能源用...
  • 2篇钢铁
  • 2篇特殊钢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26篇2015
  • 19篇2014
  • 30篇2013
  • 18篇2012
  • 31篇2011
  • 13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18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 3篇2004
2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超临界电站用镍基合金热加工过程的再结晶机理被引量:6
2017年
以一种超超临界电站管材用镍基合金为研究对象,结合管材的冷热加工过程及系列压缩热变形与固溶退火实验,利用OM和TEM等手段分析了该合金热加工过程中的动、静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过程是以晶界弓弯方式形核的非连续动态再结晶为主,静态再结晶则以应变诱导晶界迁动形核机制为主。此外,动态再结晶与静态再结晶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形态的台阶晶界,其本质是实现表面对低指数面的偏离,保证更多晶界面为低能密排面,以使晶界界面能降低;其形态取决于晶界面的晶体学关系以及晶界位错的Burgers矢量;台阶晶界的存在还可以促进晶界迁移,加速再结晶过程。而且,在再结晶过程进行完全后,台阶晶界仍部分保留,以降低界面能并继续促进后续的晶粒长大过程。
韦康张麦仓谢锡善
关键词:镍基合金再结晶
新型镍基高温合金在950℃和1000℃的氧化行为被引量:73
2005年
利用热重分析法、XRD 和 SEM(EDX)研究了 1 种新型镍基高温合金在 950℃和 1 000℃的高温氧化行为。合金在 950℃氧化时,氧化增重遵循抛物线规律,表面氧化膜无剥落,在 1 000℃氧化时表面氧化膜出现剥落,仍近似遵循抛物线规律。氧化膜由 Cr2O3,Ni,Co)Cr2O4,TiO2,SiO2和 Al2O3组成,并有内氧化现象发生。合金在 1 000℃的氧化速度比在 950oC 时约高出 1 个数量级。根据氧化膜的组成进一步分析了合金的氧化机理。
赵双群董建新张麦仓谢锡善
关键词:镍基高温合金氧化动力学
不同氧化条件下Cr35Ni45Nb合金组织特征及其与持久寿命的关系
2016年
以Cr35Ni45Nb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气氛条件下高温时效及高温持久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及定量电子探针对样品表面及横截面的观察分析,系统研究不同氧化条件下Cr35Ni45Nb合金组织演变与持久寿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管材边缘及内部组织均逐渐发生变化.氧化序列体现为先是在样品边界不同地点形成不连续的氧化膜,随后氧化膜连成一体形成连续氧化膜,同时贫化区也逐渐形成;由于温度波动,氧化膜破裂脱落,而在氧分压较高的时效环境中,氧化膜得不到及时修复,使得贫化区晶界中出现内氧化.此外,在空气中氧化与在真空充氩气石英管中持久试验结果表明,较薄的连续氧化膜有助于提高合金的蠕变性能,而随着高温时效时间的延长,边界贫化区逐渐形成,氧化膜破裂及内氧化的发生,使得合金的蠕变性能逐渐弱化.
肖将楚张麦仓吴云胜
关键词:耐热合金高温
690合金高温连续变形动态再结晶行为被引量:3
2013年
应用液压机对690合金圆锥试样在3种不同温度下(1100、1140和1180℃)进行连续压缩变形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690合金在热加工过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发现:在连续热压缩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以三叉晶界形核—原始晶界形核—孪晶形核(孪晶界和孪晶碎化)—晶内形核的顺序发展,而孪晶促进了690合金的再结晶过程.
谭化超董建新张麦仓姚志浩
关键词:高温合金镍合金高温试验动态再结晶
302HQA钢冷变形过程组织演化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通过室温压缩实验,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302HQA的冷变形行为,组织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冷变形过程产生了形变马氏体,进一步磁性检测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形变马氏体的量也增加;在小变形条件下,变形速率对形变马氏体的生成量影响较小;当变形量增加到50%时,随着变形速率的增加,由于变形热效应的影响,形变马氏体含量反而有所下降。
张麦仓董建新曾燕屏曾凡
关键词:冷变形形变马氏体奥氏体不锈钢
Incoloy800H合金管材服役过程的开裂机制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光学金相、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手段对制氢转化炉Incoloy800H管材服役后的组织损伤特征进行分析,并借助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了管材服役过程温差应力与管材开裂的关联性。结果表明,Incoloy800H管材在服役过程中发生了晶界氧化、晶间腐蚀及元素偏聚现象,管材内壁附近出现3个区域(氧化区,贫碳化物区,碳化物区),其中贫碳化物区深度可达100μm;服役过程贫碳化物区晶界抗蠕变能力的下降及服役过程中管材内壁周向温差应力的综合影响导致Incoloy800H管材服役过程裂纹的萌生及扩展。
肖将楚张麦仓彭以超董建新
关键词:温差应力开裂
DD407/FGH95合金热等静压扩散连接反应层元素互扩展规律 Ⅰ.扩散连接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3年
建立了热等静压扩散连接的数学模型,利用DICTRA软件与Thermal-Calc软件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热等静压扩散连接界面反应层元素的互扩散规律与相分布情况,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建议的扩散连接工艺范围,为工艺参数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计算结果表明:与时间相比,温度对扩散连接界面的元素扩散影响更大.针对DD407/FGH95合金系,扩散连接温度应选择在1120—1210℃的温度区间内.综合考虑扩散连接的元素互扩散区宽度及界面元素富集情况,1120℃时扩散连接的合理扩散时间为3—5 h,1170和1210℃时扩散连接的合理扩散时间为1—3 h.
姚瑶叶建水董建新姚志浩张麦仓国为民
关键词:FGH95合金热等静压
DD407/FGH95合金热等静压扩散连接反应层元素互扩展规律 Ⅱ.模型验证及实验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对DD407/FGH95合金系进行了1120℃/120 MPa/3 h,1170℃/120 MPa/3 h和1210℃/120 MPa/3 h3个工艺参数下的热等静压扩散连接实验,实验分析互扩散区元素分配规律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利用DICTRA与Thermal-Calc软件结合计算扩散连接界面元素分布情况的准确性.进而给出了利用元素和相分布模拟结果对实验进行预测的依据,提出扩散连接温度应在1170—1200℃之间选择,可避免界面大γ′相出现.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建立了粉末高温合金与单晶高温合金HIP扩散连接工艺选择原则.
姚瑶董建新姚志浩张麦仓国为民
关键词:FGH95合金组织形貌热等静压
富Nb复合碳氮化物对22Cr15Ni3.5CuNbN奥氏体钢焊接模拟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Gleeble热模拟的方法,通过模拟焊接过程中快速加热和冷却的热循环过程,得到1150~1300℃不同峰值温度下22Cr15Ni3. 5CuNbN奥氏体钢扩大的热影响区组织,并对其进行冲击性能分析.对热影响区组织的研究表明,实验钢的母材中存在一定量富Nb复合碳氮化物,有效钉扎晶界,且与大量位错缠结.在焊接过程中,该富Nb复合碳氮化物经历溶解与重新析出的复杂过程:当峰值温度为1150℃时,仅小颗粒的富Nb碳氮化物发生了溶解,而峰值温度为1300℃时,富Nb复合碳氮化物经历溶解与重新析出,呈现网状的组织形貌,且其整体尺寸增加.富Nb复合碳氮化物的演化导致了冲击功的变化,经历焊接热循环条件的实验钢较母材具有更高的冲击韧性,随着峰值温度的升高,冲击韧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在峰值温度为1150℃时实验钢的冲击韧性最高.
黄一君张麦仓谢锡善
关键词:焊接热影响区热模拟冲击韧性
镍基高温合金GH141平衡析出相的热力学计算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应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对GH141合金的平衡析出相和非平衡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GH141合金的平衡析出相有γ、γ′、σ、μ和碳化物(M C、M_6C、M_(23)C_6);合金凝固过程中Mo、Ti元素正偏析比较严重,这会降低合金的初熔点;Al、Ti含量对γ′相的开始析出温度和最大析出量有很大影响;C是碳化物最大析出量的控制元素,且M C、M_6C、M_(23)C_6碳化物的主要富集元素分别是Ti、Mo、Cr。研究结果为合金的成分设计和热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徐敏杨武强张斌张麦仓孟晔胥国华郑磊
关键词:GH141合金THERMO-CALC软件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