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之 作品数:60 被引量:118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三五”战略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垂直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垂直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在每一预设悬停点采集四张垂直地质体照片;根据采集到的所有照片,构建所述垂直地质体的三维模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垂直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利用... 张鸣之 马娟 黄喆 薛跃明 石爱军 杨飞文献传递 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接入至少一个监测设备,接收由监测设备上报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并通过至少一个MQTT消息中间件将所述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转发至消息队列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MQT... 殷跃平 马娟 赵文祎 邢顾莲 张鸣之 杨飞 黄文进 陈瑶 叶思卿文献传递 基于稳健随机分隔森林的 GNSS位移序列粗差实时检测方法 2024年 受GNSS硬件设备、通讯链路以及观测环境等因素影响,GNSS位移监测数据往往包含粗差,无法反映真实的变形特征。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将稳健随机分割森林(robust random cut forest,RRCF)算法应用于GNSS位移监测数据粗差实时检测。仿真数据处理结果表明,RRCF算法粗差实时检测的准确率、精确率与召回率分别优于95%、98%、96%。地质灾害位移监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GNSS位移监测数据发生异常突变时,RRCF方法检测结果与实际异常值情况吻合且误判率较低。总体而言,RRCF算法对GNSS位移监测数据异常实时检测的准确率和可用性均较好。 张鸣之 张鸣之 赵文祎 吴明魁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webGIS及其地质环境领域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面向数字地球的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同时对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包括数字地球建模方法、可视化技术、VRML技术。在应用方面,回顾了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GIS应用现状,分析了地质研究应用领域使用... 薛群威 陈辉 曾青石 张斌 崔伟 张鸣之 周萌关键词:虚拟现实 地质灾害 地下水监测 浅谈新形势下重要时期地质环境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 2019年 新形势下,网络空间安全威胁多样化、复杂化,地质环境领域网络安全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阐述了重要时期面对攻击流量爆发式的增长,如何保障基础网络环境、关键业务系统、对外服务窗口安全稳定运行的方法和网络安全防控措施流程,及在重要会议期间地质环境领域网络安全保障的工作实践,以期能对相关领域网络安全工作提供参考。 殷铭 张鸣之 杨淑云 任晓霞 杨飞关键词:地质环境 防控措施 安全保障 全国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风险早期预警系统应用示范 2021年 我国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复杂,构造与地震活动强烈,气候类型多样,地质灾害突发、频发,截至2020年底,全国登记地质灾害隐患点32万余处,涉及威胁人口1,300余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核心的一环,2018年11月,既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创新研讨会后,国家启动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攻关工作.在此背景下,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牵头组织近30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工作,解决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感-传-知-用"各环节中存在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在全国2.5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运行实验,取得显著防灾成效.全国地质灾害风险早期预警系统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 无 张鸣之 马娟 殷跃平 邢顾莲 赵文祎 房浩 韩冰 黄喆 侯圣山 齐干 莫思特 马维峰 刘聪 李晓玲 刘芯朋关键词:气候类型 地质环境监测 地质调查数据实时传输系统运维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2015年 为保障地质调查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在远程会商与应急指挥时的及时响应和高效稳定使用,设计并实现了地质调查数据实时传输系统运维平台。该平台运用VNO、SNMP、WAF框架等技术,从智能监控、日志分析、流程调度控制、通知报警四个方面入手,实现了对系统的状态监控、卫星资源调度、日志综合分析、报警提示等功能,为运维管理人员提供系统相关异常错误信息以及提前预警信息。结果表明,运维平台对保障地质调查数据远程会商与应急指挥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 任晓霞 张鸣之 周萌 杨淑云 杨飞关键词:VNO SNMP WAF 基于信息量法的黔中岩溶区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2023年 在分析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典型岩溶区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地下空间利用地质模型,建立了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采用专家-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地下空间利用影响因子权重,利用ArcGIS平台实现了研究区分层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采用的专家-层次分析法、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及ArcGIS平台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典型岩溶区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推广性;研究区半地下、浅层、次浅层适宜地下空间利用面积占比分别为75.51%、67.02%、53.78%,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主要受断裂构造、岩石破碎程度、岩溶发育、地下水埋藏条件控制,研究区在垂向上从上到下开发利用难度逐步增大。评价结果为花溪大学城典型岩溶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地质环境问题工程处置、合理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强 李浩 张鸣之 李荣建 华兴 丁伟翠关键词:地下空间利用 层次分析法 星地一体地质灾害数据实时传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4年 我国是世界上突发性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4G/5G等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在复杂山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工作中受到诸多限制,开展基于星地一体的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综合运用IP宽带卫星、超远距自组网、无人机三维建模、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有效解决突发性地质灾害“数据获取难、数据传输难、数据分析难”等问题,将有效赋能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与应急处置工作。 无 张鸣之 薛跃明 黄喆 马娟 喻孟良 任晓霞 肖智林 张红强 弓永峰 韩明伟关键词:突发性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调查 数据实时传输 信息通信技术 三维建模 应急处置 地质灾害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监测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S1:选用GPRS连接服务器,判断GPRS连接是否成功,若GPRS连接成功,则执行S2;若预设阈值内GPRS连接均不成功,则执行S3;S2:利用GP... 张鸣之 黄喆 韩冰 黄文进 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