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调脂方案对大鼠动脉硬化模型肝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 徐艳玲张静
- 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NO,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 (AP)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32例老年AP患者及 2 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中NO和TNF 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老年AP患者血清中N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且随病情加重降低更为明显 (P <0 0 1 ) ;而血清TNF α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随病情加重升高更为明显 (P <0 0 1 ) ,NO和TNF α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结论 NO及TNF α是参与老年AP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 张明威王欣孙淑艳张静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
- 乳腺癌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前,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全球发病率居高不下,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全世界癌症新发总人数约为1810万例,其中,乳腺癌新发例数约为210万,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1]。近些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包括乳腺癌在内的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也相应地得到提高,乳腺癌患者整体生存时间整体延长。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其中,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蒽环类等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虽有效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等一系列心血管毒性反应,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也对乳腺癌幸存患者的远期预后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因此,乳腺癌化疗相关的心脏毒性有必要引起心血管及肿瘤科医师的警惕和重视,本文现就乳腺癌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防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崔鹏辉李俏曲云鹏史永锋王昱渊张静
- 关键词:心脏毒性乳腺癌化疗药物蒽环类药物
- 冠状动脉无复流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9年
- 急性心肌梗死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及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最佳的再灌注策略。但PCI后出现的冠状动脉无复流常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本文针对冠状动脉无复流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治疗作一综述,以期找到预防与在临床上解决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方法。
- 芦中林王宙李卓然张静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无复流
- 国产与进口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性质对比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对国产与进口的四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物化性质进行对比。 方法 分别对四种外观、粘度、浊点、胶凝点及游离膜的透湿性、抗张强度 ,各项性质进行测试。 结果 1外观四种HPMC均属合格产品。 2粘度 国产 (瑞泰 )三种均符合USP规定 ,而日本信越公司的产品粘度比标示值稍大。 3浊点 日本信越不及瑞泰产品准确。4胶凝点 日本信越不及瑞泰产品准确。 5自制游离膜透湿性瑞泰与日本信越产品相当。 6自制游离膜抗张强度HPMC有显著差异 ,但均达到包衣要求。 结论 国产的HPMC质量已达到了日本信越同类产品水平。
- 张静潘宁刘德胜王莉芳王蕾
- 关键词:HPMC包衣材料
-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9年
-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有可溶性ST2(sST2)和跨膜型ST2(ST2L)两种亚型,其特异性配体为白细胞介素(IL)-33。ST2L与IL-33结合能够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当血sST2水平升高时,其作为诱骗受体,可以阻断ST2L与IL-33的结合,从而对心肌造成损伤。sST2对心肌梗死严重程度、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该文介绍sST2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 王宙王天娇芦中林季朝红秦智峰张静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
- 自发性冠状动脉多发夹层1例被引量:2
- 2016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1年,加重2 d"于2015年10月3日入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该患者于21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就诊于当地医院,行溶栓治疗后好转出院。此后患者间断出现心前区疼痛,性质为闷痛,持续3~5 min,休息后可缓解,自行使用药物(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后缓解,活动耐力较前未见明显变化。
- 王冠薛洋沈静张静
- 关键词:冠状动脉夹层药物治疗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抗凝实践被引量:1
- 2021年
- 1例15岁男性患者因近期无明显诱因腹泻、便中鲜血、皮肤苍白、乏力收入我院。入院后,血管彩超提示双侧下肢静脉血栓(急性或亚急性期);腹部彩超提示结肠炎症改变,散在小溃疡斑。临床药师协助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在院期间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及用药指导,患者出院时已无黏液脓血便症状。出院后随访3个月,患者无异常出血发生,复查彩超见下肢血栓部分再通,预后良好。
- 高立娜张新茹宋扬张静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抗凝利伐沙班药学监护
-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9年
- 1966年,法国心脏病学家Dessertenne对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进行了描述,并将其中一种命名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其ECG特点为“尖端”围绕基线反复扭转。他同时指出此种室性心动过速与显著延长的QT间期间的关系。TdP通常可以自我终止,但也可进展为心室纤颤(室颤),进而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可能。起初的病例均为各种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人们将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定义为一种相对罕见的心律失常症状,主要由延长QT间期的药物引起,如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等。20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数百万患者服用的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特非那丁等抗组胺药,同样也可诱发TdP,医学界对于TdP的态度发生了巨大改变。服用其他药物而发生TdP的报道开始涌现,许多药物都有诱发TdP的潜在可能[1]。
- 曲云鹏刘洋张春鹏王宙王天娇季朝红秦智峰张静
-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非抗心律失常药物长QT间期TDP心电图表现心源性猝死
- 物质和精氨酸加压素在老年前期及老年期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动态改变被引量:1
- 1995年
- 观察25例老年前期及老年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P物质(SP)和精氨酸加压素(AVP)的3周内动态变化.结果显示,AMI发病时血浆SP(1517.39±352.91ng/L)和AVP(8.29±0.84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心肌的修复和病情好转而逐渐得以恢复。认为可把二者视为观察AMI病情变化及程度的一种临床指标。
- 赵吉光张静计秀生刘万车关丽华
- 关键词:P物质精氨酸加压素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