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民
- 作品数:48 被引量:142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对话教育时代语文教师权威的消解、迷失与重塑被引量:1
- 2014年
- 对话教学的理念使语文教师的法定权威、传统权威、知识权威以及感召权威等方面都明显被消解。由于教师权威不断遭到责难与消解,对待教师权威,教师处于自我迷失状态,要么干脆放弃,要么牢牢抓住不放。教师在教学中自我权威的迷失致使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对话教育时代需要从法理权威与专业权威两个维度构建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师权威。
- 张青民
- 关键词:语文教师权威消解迷失
- 语文课“美育三环节”导读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 段全林成怡马建华赵会莉张青民徐曙明梁卫锋
- 在阅读课教学中,传统的模式是以讲析为主线。这种模式把着眼点放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以烦琐的内容分析为特征。课堂上教师以讲为主,穿插提问,学生以听为主,间或回答问题。教师把问题提完、讲完了,学生也就把课文学完了,结果学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教师培训
- 学科融合教学背景下的资源破界与整合被引量:28
- 2021年
- 学科融合教学以资源整合为前提,要满足教学需要,教师关于资源的整合必须突破界限,打破常规。学科融合教学中的资源破界和整合主要包括:突破单一学科边界,形成多学科资源整合;突破课堂目标边界,形成素养培养整合;突破时间空间边界,促成时空要素融合;突破教学书本边界,形成书内外资源融合;突破课堂评价边界,形成多元导向整合。
- 张青民
- 关键词:资源整合学科边界
-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 2015年
- 本文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探讨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认知负荷得到减轻,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设计,通过优化多媒体材料呈现、加强学生图片使用指导等降低外在负荷并适当加强关联负荷,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降低内在认知负荷。
- 张青民
- 关键词:认知负荷理论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 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作者构成的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从选文作者构成的角度对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分析,发现新作者多、外国作者多、中国古代作者多、不同身份的作者多等特点,而传统名家作者少、女性作者少、少数民族作者少、同龄作者少等不足。这些发现可为编审者、执教者、研究者提供参考,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弥补和改进,确保教学质量。
- 张青民
- 关键词:语文教材
- 内隐学习理论对语文有效教学的启示被引量:2
- 2012年
-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除显而易见的外显学习外,还存在着大量不易察觉的内隐学习。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内隐学习,充分利用"无意识认知"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 张青民
- 关键词:内隐学习语文教学有效教学
- 论教学的表演性
- 2012年
- 超越、愉悦、角色和生成是表演的内在品质。表演和教学密切相关。教学具有表演性是人发展的内在诉求。具有表演性的教学强调对人生命的关怀和引领,强调教学的愉悦、超越、对话与体验。
- 张青民
- 关键词:教学表演性意蕴
- 课堂组织能力提升策略探讨
- 2015年
- 课堂组织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通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以此来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才能有良好的课堂气氛。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才能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 张青民
- 关键词:课堂组织能力
- 主体、自然与情感的“点到为止”--韩东诗歌创作中的“融入”与“逃离”
- 2021年
- 诗歌创作来源于人类奇特而浪漫的想象,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里面蕴含了五彩缤纷的万物之灵。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世间万物,与万物合一,通过意象的罗列构织出动人心魄的意境,进而从多层面展现主体的相关情愫。正如诗人欣喜时,日月为其增辉,鸟兽为之歌唱;诗人伤心时,草木为之俱悲,风云因之变色,此情此景即是"万物与我合一"的艺术呈现方式。韩东在其诗歌创作中就紧紧围绕着内心的独特视角与周遭万物密切相连,试图通过语言的"融入"与"逃离"来感知这乏味依旧的世界,把自己的洞悉与哲思赋予世间万物,通过多重意境的勾勒,为读者营造出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感人图景。
- 张青民
- 关键词:逃离艺术呈现诗歌创作哲思点到为止意境
- 从作者构成角度对语文教材选文的分析
- 2010年
-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语文教材”、“选文”进行搜索可以发现,对教材选文研究的文章不少,但从选文作者的构成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的文章一篇也没有。笔者通过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7—9册)作者构成进行分析,提出“多”中的“少”这一问题,即:新教材体现出新出现作者多、外国作者多等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传统名家少、女性作者少等明显的不足。
- 张青民
- 关键词:语文教材选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女性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