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蕊娜

作品数:38 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2篇疗效
  • 10篇激光
  • 9篇真菌病
  • 9篇甲真菌
  • 9篇甲真菌病
  • 8篇皮肤
  • 8篇ND:YAG
  • 6篇激光治疗
  • 5篇脉冲
  • 4篇皮肤病
  • 4篇痤疮
  • 4篇疗效评估
  • 4篇临床疗效
  • 3篇淀粉样
  • 3篇淀粉样变
  • 3篇癣菌
  • 3篇寻常痤疮
  • 3篇皮炎
  • 3篇疗效观察
  • 3篇免疫

机构

  • 3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南阳市第一人...

作者

  • 38篇张蕊娜
  • 21篇赵俊英
  • 12篇王莉
  • 12篇禚风麟
  • 9篇段晓涵
  • 8篇李邻峰
  • 7篇徐薇
  • 5篇林冠廷
  • 5篇钟珊
  • 4篇徐婧
  • 4篇王东坤
  • 4篇李妍
  • 3篇梅雪岭
  • 3篇许颖
  • 2篇孟悦
  • 2篇于思思
  • 2篇赵会
  • 1篇徐志莉
  • 1篇邱岳东
  • 1篇邱莹

传媒

  • 5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中国激光医学...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2012北京...
  • 2篇2016全国...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19
  • 1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鹏软膏治疗乏脂性湿疹疗效和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的自身对照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青鹏软膏治疗乏脂性湿疹的疗效,以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8例双下肢对称分布的乏脂性湿疹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方法,青鹏软膏组左下肢外用青鹏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组右下肢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其疗效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时,青鹏软膏组的有效率低于丁酸氢化可的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周:39.74%比58.97%,χ^2=5.77,P〈0.05;2周:60.26%比76.92%,χ^2=5.03,P〈0.05),但治疗4周时,青鹏软膏组和丁酸氢化可的松组有效率(80.77%比8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青鹏软膏组角质层含水量显著高于对丁酸氢化可的松组(P〈0.05),而治疗2、4周时,青鹏软膏组TEWL值显著低于丁酸氢化可的松组(均P〈0.05)。结论青鹏软膏治疗乏脂性湿疹安全、有效,作用稳定,利于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
李妍徐薇钟珊张蕊娜李邻峰
关键词:湿疹临床对照试验青鹏软膏皮肤屏障功能
长脉冲Nd:YAG 1064nm激光对红色毛癣菌生长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确定长脉冲Nd:YAG 1064 nm激光对临床分离红色毛癣菌Y生长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长脉冲Nd:YAG 1064 nm激光以200 J/cm^2、400 J/cm^2、600 J/cm^2能量体外照射含有等菌量的红色毛癣菌Y菌落,观察照射后菌落生长的变化,同时将激光照射前后的菌落制备成标本,分别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长脉冲Nd:YAG 1064 nm激光能量为400 J/cm^2时,可抑制红色毛癣菌Y菌落的生长,600 J/cm^2时,红色毛癣菌Y菌落停止生长。激光照射后的红色毛癣菌Y菌落,在扫描电镜下菌丝结构由光滑变为粗糙,延长变为皱缩、截短,膨大;透射电镜下菌体细胞壁及细胞器结构破坏。可见髓样小体及蛋白凝固体。600 J/cm^2处理组:菌体崩解、坏死。结论:长脉冲Nd:YAG 1064 nm激光可抑制或终止红色毛癣菌菌落的生长,改变菌体的超微结构。
禚风麟张蕊娜王莉赵俊英
关键词:YAG
不同激光设备不同方案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评估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应用不同设备不同方案评估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2011—2014年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门诊应用不同的激光设备对182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不同次数不同方案治疗后的疗效差异。Pinpointe^(TM) Footlaser^(TM)长脉宽Nd∶YAG1 064 nm激光(Laser M)治疗102例,分为4次治疗组、8次治疗组及12次治疗组;欧洲之星^(TM)靓甲^(TM) Nd:YAG1 064 nm长脉宽激光(Laser S)治疗59例,分为追加治疗组及8次治疗组;奇致^(TM)ML-3420型Nd∶YAG1 064 nm脉冲激光(laser N)治疗21例,均为4次治疗。结果:激光M:4次治疗组24周有效率为37.4%,8次治疗组24周有效率为44.0%,12次治疗组24周有效率为55.4%。激光S:追加治疗方案24周有效率为39%;8次治疗方案24周有效率62.5%。激光N:4次治疗方案24周有效率为52.6%。结论:3种激光设备治疗甲真菌病均有显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同一激光设备增加治疗次数可以提高有效率;相同的治疗方案,不同的激光治疗有效率有一定的差异,可能与医师操作手法及参数选择有关;治疗间隔不宜过长,应该在真菌恢复生长能力之前或增长至治病数量之前予以巩固治疗;轻中度甲真菌病患者或者病甲数目较少或患者有基础疾病伴有肝肾功能不良者可单纯选择激光治疗,重度甲真菌病或是病甲数目较多的患者应考虑药物和激光联合治疗。
张蕊娜禚风麟王东坤林冠廷徐婧于思思马李智赵俊英
关键词:甲真菌病
长脉冲Nd:YAG 1064nm激光对不同表型红色毛癣菌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长脉冲Nd:YAG 1 064 nm激光对临床分离不同表型红色毛癣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长脉冲Nd:YAG 1 064 nm激光分别以200 J/cm2、400 J/cm2、600 J/cm2能量体外照射含有等菌量的红色毛癣菌Y菌落(绒毛型)和红色毛癣菌N菌落(沟纹型),将激光照射前后的菌落制备成标本,分别在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对绒毛型T.rubrum Y菌落,随着激光照射能量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绒毛型T.rubrum Y菌丝的形态结构破坏明显。表现为SEM下,菌丝结构变得粗糙、表面有凹陷、局部形成膨大,皱瘪非常明显;TEM下,菌体双层细胞壁及细胞器结构模糊或破坏,胞浆内可见脂滴和空泡变性,髓样小体及蛋白凝固体(为凋亡的表现),甚至菌体崩解、坏死。对沟纹型T.rubrum N菌落,随着激光照射能量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沟纹型T.rubrum N菌丝的形态结构破坏不显著。表现为SEM下菌丝结构变得弯曲、粗糙,表面有少量凹陷,菌丝局部膨大,无明显皱瘪;TEM下,菌体双层细胞壁及细胞器结构模糊或不连续,胞浆内可见脂滴和空泡变性,无凋亡及坏死表现。结论绒毛型红色毛癣菌Y菌落在激光照射后,其菌丝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而沟纹型红色毛癣菌N菌落在激光照射后,其菌丝形态变化相对较小。
禚风麟张蕊娜王莉赵俊英
关键词:红色毛癣菌表型
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评估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PinpointeTM FootlaserTM长脉宽治疗仪(Nd:YAG 1064nm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观察不同能量对红色毛癣菌菌落生长的影响、超微结构以及活性氧的变化,从而试图探讨Nd:Y...
张蕊娜禚风麟赵俊英
文献传递
雄激素源性脱发及影响非那雄胺疗效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回溯性总结分析336例来自皮肤科门诊雄激素源性脱发(AGA)患者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其中口服非那雄胺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336例完整男性AGA患者病历及采取电话随访方式回溯性总结分析,并对其中口服非那雄胺患者进行病程、脱发类型、发病年龄、疗程等可能影响疗效的Logist回归分析,并统计不良反应事件。结果:AGA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精神神经因素密切相关;口服非那雄胺总体有效率为73%;Logist回归分析显示疗程与病程是影响治疗效果的2个因素。结论:AGA是一个多因素相关的疾病,从回访观察患者的自身评价得出:患者最早出现疗效一般在治疗3个月左右;持续口服非那雄胺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越早治疗疗效越好,且安全性高。
段晓涵禚风麟张蕊娜林冠廷赵俊英
关键词:雄激素源性脱发非那雄胺疗效
中国痤疮患者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明确中国痤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患者的认知对其就医和护肤品选择的影响,为痤疮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5月至7月,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对中国112家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6156例痤疮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其对痤疮发生、发展和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患病后是否首选就医和皮肤护理情况。分析影响患者认知的因素,认知对患者就医行为和皮肤护理的影响以及医师和患者对痤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一致性。结果受调查痤疮患者对"痤疮是一种皮肤病""并非只发生在青春期""该病可以防治"认知最好,分别占总调查人数80.65%、69.16%、65.49%。但对遗传、高糖及乳制品是痤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认知不足,其知晓率分别为48.72%、42.40%、18.25%。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病情、受健康教育情况是影响患者对以上3个痤疮发生危险因素主要认知,其中男性、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职业为务工/务农、健康教育缺乏者对遗传、饮食是痤疮危险因素认知差;年龄>36岁、病情为轻度者对饮食危险因素认知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情况对就医行为及皮肤护理的影响分析显示:认知越好的患者首选就医概率及选择功能性护肤品概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患对痤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一致性差(Kappa值<0.4),患者对重度痤疮的评估重于医师评估。结论患者认知水平可影响其就医行为及皮肤护理,同时还存在患者对自身病情评估较重的情况。临床需加强对痤疮患者疾病影响因素方面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痤疮的认知程度,有效防治痤疮。
杨舒云涂颖杨建婷金嵘郭燕妮林新瑜邱莹刘红霞解瑶栗玉珍项蕾红于波曾宪玉许昌春卢凤艳李兴杜华林向飞邱岳东朱飞飞方玉甫吕明芬张蕊娜胡信林焦林君冯红霞毕晓东张敏林碧雯刘巧路永红何黎
关键词:寻常痤疮问卷调查流行病学影响因素
足踝外侧小汗腺汗孔瘤1例
2011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左踝外侧淡红色皮疹7年就诊。患者7年前发现左踝部一绿豆大淡红色皮疹,无自觉症状,无破溃、渗液,逐渐增大。1年前发现皮疹表面粗糙,轻度瘙痒,搔抓后易破溃出血。
段晓涵张蕊娜孟悦
关键词:小汗腺汗孔瘤踝外侧红色皮疹破溃出血自觉症状
Nd:YAG1064nm激光治疗33例甲癣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宾波特Footlaser长脉冲治疗仪(Nd:YAG 1064nm激光)治疗甲癣的疗效。方法:将33例患者(154个病甲)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病甲根据SCIO评分系统各分为A(II度)、B(III度)、C(IV...
张蕊娜段晓涵王东坤赵俊英
关键词:激光治疗甲癣
过敏性皮肤病1774例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5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皮肤病、不同季节及不同性别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的差异性。方法用德国Allergy Screen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对177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进行检测。结果 1774例患者中,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736例(41.49%),5种过敏性疾病的吸入组阳性率分别为38.61%,37.11%,33.46%,36.36%和31.71%,食入组阳性率分别为13.88%,13.14%,8.09%,13.64%和7.32%;不同季节的阳性率分别为38.5%,78.92%,57.73%和23.79%。结论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皮肤病、不同季节及不同性别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不同。可根据疾病类型、季节及性别选择过敏原筛查范围,做好过敏性皮肤病的防治。
张蕊娜许颖段晓涵赵俊英
关键词:过敏性皮肤病免疫印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