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林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市博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妊娠
  • 2篇梅毒
  • 1篇血清
  • 1篇血清25-羟...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湿疹
  • 1篇妊娠合并
  • 1篇妊娠梅毒
  • 1篇湿疹
  • 1篇食物不耐受
  • 1篇特应性
  • 1篇特应性皮炎
  • 1篇体检
  • 1篇皮炎
  • 1篇梅毒患者
  • 1篇抗体
  • 1篇抗体检测
  • 1篇儿童
  • 1篇儿童特应性皮...

机构

  • 4篇中山市博爱医...

作者

  • 4篇吴剑波
  • 4篇张艳林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妊娠梅毒不同时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不同时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82例妊娠期梅毒患者,按孕期发现和治疗时间分为三组,A组(孕周<13周)27例,B组(孕周13~27周)28例,C组(孕周>27周)27例,均行苄星青霉素治疗,比较三组妊娠结局与新生儿血清TRUST结果。结果:A组足月分娩率高于B组和C组,早产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存活率高于C组,死亡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RUST阴性率高于B组和C组,弱阳性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强阳性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梅毒早期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可有效提高足月分娩比例,避免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发生,改善围产儿预后。
张艳林吴剑波
关键词:妊娠梅毒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预后因素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确诊后立刻给予治疗。观察不同孕期治疗、不同药物及RPR滴度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1)12孕周之前治疗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率均低12孕周之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母血清RPR滴度≤1:8患者的早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梅毒发生率均低于滴度≥1:16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青霉素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均低于红霉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治疗是防止妊娠合并梅毒发生先天性梅毒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治疗手段,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围产儿预后,对于改善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吴剑波张艳林
关键词:妊娠梅毒
婴幼儿湿疹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湿疹患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水平的检测,探讨婴幼儿湿疹与食物不耐受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02例食物特异性IgE筛查阴性的湿疹婴幼儿和52例正常健康婴幼儿例进行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结果病例组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88.23%,高于对照组69.23%(χ2=8.362,P=0.004)。病例组的牛奶、蛋白/蛋黄、西红柿、小麦、玉米、大豆、鳕鱼、牛肉和大米的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牛奶和鸡蛋;病例组中小于1岁患儿(婴儿组)多种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为44.44%,低于(1~3)岁患儿(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25,P=0.000)。结论婴幼儿湿疹患儿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水平较高,提示婴幼儿湿疹的发病与食物不耐受有关,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对预防和指导治疗婴幼儿湿疹具有重要意义。
张艳林吴剑波
关键词:婴幼儿湿疹食物不耐受
儿童特应性皮炎血清25-羟维生素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检测儿童特应性皮炎(AD)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52例AD患儿和46例正常儿童血清25(OH)D和总IgE表达水平,根据SCORAD评分法评估AD患儿疾病严重程度,比较两组血清25(OH)D及总IgE差异,并分析AD组血清25(OH)D及总IgE水平与SCORA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血清25(OH)D与SCORAD评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总IgE呈负相关性(P<0.05);AD组血清总IgE与SCORAD评分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AD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儿童,而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提示维生素D在儿童特异性皮炎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张艳林吴剑波
关键词:儿童特应性皮炎25-羟维生素DIG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