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春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密歇根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球同步
  • 1篇地球同步轨道
  • 1篇电位分布
  • 1篇卫星
  • 1篇航天
  • 1篇航天器
  • 1篇航天器带电
  • 1篇GEO卫星
  • 1篇表面充电
  • 1篇磁暴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马萨诸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密歇根大学
  • 1篇洛斯阿拉莫斯...

作者

  • 1篇钟俊
  • 1篇田天
  • 1篇焦维新
  • 1篇宗秋刚
  • 1篇张继春

传媒

  • 1篇航天器环境工...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磁暴条件下GEO卫星表面充电电位分布(英文)
2009年
文章利用1989-2004年间"Los Alamos"7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数据对不同磁暴条件下处于地球同步轨道高度等离子体片区域的卫星表面充电电位和热电子(0.03~45keV)温度随地方时的分布及随磁暴发生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对磁层顶电流修正后的Dst指数(Dst*)将磁暴分成弱磁暴、强磁暴以及超大磁暴。在随地方时的分布上,弱磁暴时卫星最可能在午夜后侧负向强充电(>800V);随着磁暴强度的增加,在超大磁暴情况下该区域会沿东西方向扩展到夜晚21时到凌晨4时的区域。在随磁暴发生时间的分布上,弱磁暴下卫星表面充电到高负电位主要发生在Dst*最低点前3h和后2h的时刻,强磁暴下主要发生在Dst*最低点时刻,而超大磁暴下主要发生在恢复相,持续时间达十几个小时。表面电位的分布规律和热电子温度的分布规律表现一致:卫星表面负电位超过100V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热电子温度大于2keV的区域,而表面负电位最可能超过800V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热电子温度大于2.5keV的区域。通过统计分析看出,对于那些极可能发生高负电位充电(>8kV)情况下的卫星表面电位分布与磁暴的强弱并无明显的相关性,但发现在弱磁暴情况下明显集中在正午前侧区域。
钟俊焦维新宗秋刚张继春Michelle F.Thomsen田天
关键词:航天器带电表面充电地球同步轨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