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福萍

作品数:2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学
  • 7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小说
  • 4篇余华
  • 4篇余华小说
  • 3篇大众
  • 3篇日记
  • 3篇文学
  • 3篇写作
  • 3篇写作状态
  • 2篇大众文化
  • 2篇颠覆
  • 2篇叙事
  • 2篇意象
  • 2篇影视
  • 2篇影视文学
  • 2篇诗歌
  • 2篇文体
  • 2篇美学
  • 2篇空间叙事
  • 2篇歌词
  • 1篇当代歌词

机构

  • 22篇广东技术师范...

作者

  • 22篇张福萍
  • 1篇许全欢
  • 1篇李高华

传媒

  • 5篇写作
  • 2篇电影文学
  • 2篇当代文坛
  • 2篇江汉大学学报...
  • 2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作家
  • 1篇戏剧文学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太原大学学报
  • 1篇写作(中)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幸福来自人的内心——《读者》的叙述模式之一
2009年
《读者》中大量的文章契合了同一个叙述公式:不幸-欲望+精神=幸福。可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公式:幸福本来人人都有的,只要割断欲望之绳及培养精神的自足性。《读者》因为避免根本矛盾,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选文缺少丰富性和复杂性,因而属于快速精神消费品的休闲类杂志。
张福萍
美国卡通大片的弱势英雄叙述——大众文化叙述策略研究之一被引量:1
2013年
美国卡通大片中的英雄在本质上是一群"弱势英雄"——他们个个都是渺小的凡人,在经历冒险、完成漫长的脱胎换骨之后才成为英雄。因其显示了英雄的产生与成长过程,而比"一开始便是英雄"的传统英雄故事更富有内涵,更富有人性。这种叙述不仅有小观众容易理解的好人如何打败坏人的模式,还有较为复杂的成人化的层面——人物内心如何成长的过程。这种弱势英雄之所以流行,是因为他们都是我们中的一员,他们都是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我们自己故事中的英雄。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故事中的英雄,这才是弱势英雄叙述的真正本质。
张福萍
论当代歌词的诗性思维——大众文化叙述策略之一
2013年
歌与词从来都是一体的。当代歌词的创作正在努力向诗性思维发展,形成更高的文章意蕴与审美价值。它常常运用浪漫类意象、古典与传统意象、意象的累积与反差来进行意象组合;在这些意象的运用下,当代歌词形成了具有想象力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多重传统审美空间。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叙述策略,当代歌词完成了其诗性回归。
张福萍
关键词:意象意境歌词诗性思维
“以作诗的方式填词”——方文山歌词创作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周杰伦对于华语歌坛的意义,不仅仅是成功地创立了一种新的音乐和演唱风格,而且改变了华语歌坛长期以来保守落后的整体形象,从而进入一个崭新的精神境界。周杰伦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与其歌的歌词创作者是分不开的。到目前为止,周杰伦大部分歌曲的歌词创作都是由台湾词人方文山完成的。方文山写词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说,他是以“作诗”的方式写歌词。这为周杰伦的“唱诗潮”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至周杰伦本人说,没有文山的词,我的歌不会这么成功。
张福萍
关键词:歌词创作填词周杰伦演唱风格精神境界
日记与自我幻象——大众文化叙述策略研究之一被引量:1
2012年
日记,一向以来被认为是一种"真实"的写作。然而,这种孤寂的写作,很可能有了他者"偷窥"的危险与理想的隐含读者,从而有自我文饰倾向,借助他人构筑自我形象。日记作为不与他人交流的封闭性文本,在强烈的情感作用下,很多感受与事实被想象、强化或扩大,成为最具有主观想象的写作。文章紧密结合拉康的镜像理论,对日记这种"自我幻象"性的写作进行深入分析。
张福萍
关键词:日记大众文化写作状态
论宋词的空间美学
2010年
宋词通过对窗、帘、栏干等具有分隔与渗透性空间的大量运用,在隔与不隔、分隔物层层累积、叠加中营造曲折、深邃、含蓄的境界,展现了从画面美、情趣美到意境美的美学特质。
张福萍
关键词:宋词美学含蓄
崔健摇滚:隐喻化的诗性叙述被引量:3
2007年
当人们回顾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时,许多人感叹诗没有了,诗进入了一个衰落阶段。人们似乎忘记了诗常常以另一种形态——歌的形态——体现它的生命力。在某种意义上,歌使诗的精神得以回归。摇滚乐的出现,它的激情与震撼便有力地证明了这点,可以说“摇滚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音乐,而是诗,是音乐化的诗。”
张福萍
关键词:摇滚乐隐喻化音乐化诗歌
循环叙述的类型性分析——以余华小说为例
2006年
在小说家们的努力下,循环叙述与其他艺术一样,在其内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类型。先锋试验作家余华小说的丰富性足以成为研究循环叙述类型的样本。我们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可总结出三种类型:首尾相连型A-B-C-D-……A;环环相扣型AB-BC-CD-DE……;原点跳跃型A-A-A-A-A……。它们显示了对正常叙事序列解构力度越来越大直至极限的一个过程。这种类型性分析是我们对艺术结构内部细致而深入的一种探究。
张福萍
关键词:余华小说
日记,一种“失真”的写作状态(上)被引量:1
2007年
日记,“记”为记录之意,记录的第一功能就是为了抗拒遗忘。可以说,记忆是日记存在的根本理由;“日”。是一个时间词。时间是日记言说的标志及其最主要的文体特征。如果说,记忆赋予日记文体以真实可信的内涵,那么,时间对于记忆的刻录便更强化了这种真实性。日记文体作为个人的、即时的一种“历史”,因其保留了往事的原生态和鲜活性,从而被人看做历史研究的补充。
张福萍
关键词:日记写作状态文体特征情感
日记,一种“失真”的写作状态(下)
2007年
随着接受美学理论的发展,接受美学创始人之一伊瑟尔相对于“现实的读者”而言,提出了“隐含的读者”的概念。他认为对本文来说,读者不是外加的,而是隐含的,是本文的形式,结构中就有的。这种读者不是真实的读者,但却是潜能的。因此他将之定义为:
张福萍
关键词:写作状态接受美学理论日记伊瑟尔创始人隐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