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祥志

作品数:69 被引量:738H指数:16
供职机构: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环境监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理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6篇污染
  • 7篇色谱
  • 7篇相色谱
  • 6篇液相色谱
  • 6篇土壤
  • 6篇空气质量
  • 6篇高效液相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PM
  • 5篇多环芳烃
  • 5篇液相色谱法
  • 5篇色谱法
  • 5篇生态示范
  • 5篇生态示范区
  • 5篇水溶性离子
  • 5篇气溶胶
  • 5篇萃取
  • 5篇污染物
  • 5篇南京北郊
  • 5篇环境空气

机构

  • 67篇江苏省环境监...
  • 15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南京大学
  • 5篇江苏省地质调...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江苏省环境科...
  • 3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冶金科工...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上海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北京市劳动保...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环境保护...
  • 1篇泰州市环境监...

作者

  • 67篇张祥志
  • 20篇汤莉莉
  • 14篇胡冠九
  • 12篇秦玮
  • 12篇周春宏
  • 10篇赵永刚
  • 10篇章勇
  • 7篇李娟
  • 6篇陈素兰
  • 5篇李旭文
  • 5篇杨雪
  • 4篇范迪富
  • 4篇张璘
  • 4篇张蓓蓓
  • 4篇常卫民
  • 4篇厉以强
  • 4篇廖启林
  • 4篇汤蕾
  • 4篇许明君
  • 4篇王自发

传媒

  • 11篇环境监测管理...
  • 8篇中国环境监测
  • 5篇环境监控与预...
  • 4篇土壤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
  • 3篇第八次全国环...
  • 2篇环境工程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科技资讯
  • 2篇三峡环境与生...
  • 1篇四川环境
  • 1篇环境保护
  • 1篇大气科学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农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20峰会期间宜兴市大气VOCs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应用TH-300B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仪对江苏省宜兴市大气VOCs进行监测,烷烃、烯烃、芳香烃、乙炔、氯代烃、OVOC、乙腈体积混合比分别为11.00×10^(-9)、1.93×10^(-9)、5.78×10^(-9)、1.23×10^(-9)、4.16×10^(-9)、10.37×10^(-9)、0.27×10^(-9),应用臭氧最大生成潜势系数计算,烯烃和芳香烃为OFP贡献最大的活性组分,VOCs中臭氧前体物NMHCs主要来源为工业排放(42.2%)、机动车尾气(17.9%)、油气挥发(20.8%)、溶剂挥发(7.0%)、植物源贡献(12.1%),结合条件概率函数分析,其中的人为污染源与西北、东南方向的污染源分布有关,植物源与西南山地丘陵区域有关.在大气污染物排放严格管控期(2016-09-01~2016-09-06),主要源于一次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NMHCs中工业源占比下降至30.5%,植物源占比上升至16.8%.
张璘张祥志秦玮茅晶晶秦艳红谢卫平史文科陈文泰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挥发性有机物二次有机气溶胶
南京夏季大气有机气溶胶老化过程在线观测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大气有机气溶胶(OA)老化过程的在线观测是气溶胶化学研究领域的难点之一.本研究应用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仪(ACSM)对南京夏季城区大气非难熔性亚微米细颗粒物(NR-PM1)组分进行在线连续观测,并利用ACSM观测出的特征碎片离子,即f44(m/z 44与总OA的质谱信号之比)与f57(m/z 57与总OA的质谱信号之比)间的函数关系(f44 vs f57)及变化规律来动态估计大气中烃类有机气溶胶(HOA)的老化过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NR-PM1平均质量浓度为19.87±8.46μg m-3,其中OA占比最大(51.8%),且OA中氧化态有机气溶胶(OOA)的贡献较大(72%±0.14%).OOA,Ox(Ox=O3+NO2)的质量浓度与OOA/ΔCO(ΔCO是去除CO背景值后的质量浓度)呈相似的日变化规律,表明OOA的生成过程主要受大气光化学活性的影响.在f44 vs f57中,OOA/ΔCO和Ox质量浓度随f44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而HOA/ΔCO和HOA/OA的大小随f44的增大逐渐减小.这些特征反映出HOA通过光化学反应作用逐渐向OOA转化的过程.此外,利用f57的变化规律估算大气中HOA所需的老化时间约为5~10 h.本文为外场观测中动态长期地研究大气气溶胶的老化进程及其寿命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方法.
张运江汤莉莉王壮于红霞张祥志周宏仓陈杨江蓉馨
关键词:有机气溶胶老化过程
江苏省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污染物入湖总量监测被引量:18
2005年
介绍了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污染物入湖总量研究性监测结果,提出了主要入湖河流总量核定办法和简易测流方法,并优化了监测频次。
黄卫张祥志朱泽华郝英群
关键词: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总量核定
江苏省“八五”环境质量声像报告书的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江苏省‘八五’环境质量声像报告书”是以江苏省“八五”期间近500 万个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技术制作的集声、像、图和文字为一体的环境质量计算机演示系统。该系统生动、直观地表征了江苏省“八五”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它的研制成功是环境质量表征技术的重要突破。文章对系统目标、系统研究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和系统的组成及内容等方面作了阐述。
张祥志范元中
关键词: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南京及周边区域亚青期间大气监控预警走航观测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2013年8月,为了解亚青会期间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时空分布和输送规律,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等15家单位,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夏季联合观测,监测区域覆盖江苏沿江8市以及安徽部分地区。该次联合观测,江苏首次利用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指导开展走航观测,实现了动静、水平与垂直相结合的立体式巡航观测,并初步揭示了现阶段江苏省大气污染主要特征,观测结果直接服务于亚青空气质量会商,为保障南京市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2014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积累经验。
张祥志王自发谢品华王晨波刘建军杜嵩山何源汤莉莉
关键词:环境空气预警
烟花燃放对空气中PM_(2.5)及水溶性离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于2013年2月9日—2月16日在南京城区连续观测PM10、PM2.5、PM1的质量浓度、能见度、PM2.5中水溶性离子浓度等参数,探讨了因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导致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出现短时峰值,同时能见度急剧降低,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研究发现:因烟花爆竹的燃放,PM2.5局地短时间浓度可达863μg/m3,能见度仅为1.2km;PM2.5中Cl-、K+与SO2-4浓度短时间上升,这与烟花爆竹中氧化剂、还原剂等组分的燃烧释放有关。由春节期间观测结果统计发现,因烟花爆竹燃放对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贡献约占50%。
秦玮葛顺张祥志陆维青杨雪
关键词:烟花爆竹PM2水溶性离子
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的五种磺隆类农药
本方法通过固相萃取(SPE)法提取、净化地表水中的五种磺隆类农药,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分析地表水中的五种磺隆类农药。五种磺隆类农药0.1~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92~0....
赵永刚李娟张祥志周春宏章勇丁曦宁胡冠九
关键词:地表水体水质监测色谱分析
文献传递
2011年南京市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2011年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对南京市鼓楼、建邺、栖霞3区8个采样点采集了TSP和PM10样品,进行颗粒物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以及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市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以PM10为主,不同区域颗粒物污染特点不一;水溶性离子以Ca2+、NO3-及SO2-4居多;无机元素以Ca、Fe、Al为主,Pb与Zn浓度较Ni与V高;市内EC浓度较高,可能与裸露堆煤场有关。有关研究结果提交南京市政府部门,供决策时参考。
张祥志秦玮严国梁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水溶性离子
江苏省不同典型生态示范区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比较
本文对江苏省南京、苏州市的典型生态示范区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作了比较分析,指出不同来源的多环芳烃具有不同的组分分布特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导致多环芳烃污染程度不一,且多环芳烃污染程度一定程度上受人类活动影响...
张祥志赵永刚章勇范迪富廖启林
关键词:生态示范区土壤监测多环芳烃污染分析
文献传递
南京地区一次灰霾天气的微脉冲激光雷达观测分析被引量:25
2014年
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MPL)对2012年10月南京地区的一次灰霾天气进行了不间断观测,结合地面气象要素和PM10、PM2.5质量浓度资料分析了此次污染过程颗粒物质量浓度、气象要素、气溶胶垂直方向光学特性和混合层高度(MLH)日变化趋势以及相关性并与11月11-12日非灰霾天气做了消光系数和 MLH 的比较.结果表明,本次灰霾天气颗粒物浓度与近地面消光系数日变化较相似,基本上呈现夜间高午后低的趋势;灰霾期间MLH峰值滞后于地面温度峰值2h,MLH与PM2.5呈现负相关关系,两者相关系数为-0.57;霾天MLH远低于非灰霾天;霾期间近地面消光系数大部分时刻大于1.0km^-1,远大于非霾日0.1-0.25km^-1范围的消光系数.
严国梁韩永翔张祥志汤莉莉赵天良王瑾
关键词:灰霾微脉冲激光雷达混合层高度消光系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