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畅
-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共同的怀乡母题 不同的文学书写
- 2012年
- 怀乡母题是中国文学一个重要且历史悠久的书写题。在大陆抗战时期乡土抗日小说和日据时期台湾乡土抗日小说中,怀乡母题的内涵各有不同:有审美意义上的怀乡、文化意义上的怀乡和精神意义上的怀乡;或者独立表现在文本之中,或者相互交叉重叠地出现。
- 张畅
- 关键词:台湾日据时期
- 论海峡两岸乡土抗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 2012年
- 战时大陆和日据时期台湾的乡土抗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不同社会历史环境下两岸人民所共同遭遇的反侵略求自由的历史命运和生活图景,各具鲜明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农民、知识分子、女性这三种形象塑造的分析,力图呈现出两岸乡土抗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不同特色。
- 张畅
- 关键词:农民形象知识分子形象女性形象
- 一样的苦难母题 不一样的苦难书写——海峡两岸乡土抗日小说母题比较系列研究之三
- 2011年
- 苦难母题是抗日战争时期海峡两岸经常出现的同一母题,但由于地域和历史际遇的不同,两岸乡土抗日小说中展现的苦难面向是各不相同的异质形态。内地小说中的苦难书写侧重表现在女性身上,台湾小说中呈现的则是区别于内地的殖民地苦难和精神困顿。
- 张畅
- 关键词:乡土抗日小说
- 共同民族精神下的不同书写——大陆战时乡土抗日小说与台湾日据时期乡土抗日小说比较
- 就大陆与台湾小说的比较来说,研究界从乡土小说和抗日小说这两个角度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但笔者认为,对两岸小说的比较研究仍留有相当大的空间。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日益频繁,原本处于分裂状态的中国文学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整合时机,...
- 张畅
- 关键词:文学母题
- 文献传递
- “五四”启蒙思想与战争政治功用颉颃的范例——对丁玲在解放区初期文学创作的一种解说
- 2010年
- 丁玲经历了地域的迁徙和生活的流亡,从上海到延安,她遭遇了思想、情感和身份认同上的困惑、焦虑。论文通过对丁玲在解放区早期序列文本的分析解读,可以看出这种困惑和焦虑来自于"五四"启蒙思想与战争政治功用之间的冲突。这在同时代面临相同问题和困惑的知识分子中具有典型意义。
- 张畅
- 言说空间的折叠:日据时期台湾小说中的隐喻——以赖和、杨逵、吴浊流为例
- 2011年
- 隐喻是日据时期台湾小说中的一种重要书写策略和修辞方式。通过以赖和、杨逵、吴浊流三位台湾作家的代表作为研究对象,从作品命名、文本情节、小说人物和事物等角度阐述日据时期台湾小说中的隐喻形式,并对这一修辞行为的历史语境作了考察。
- 张畅陈颖
- 关键词:台湾小说隐喻日据时期